接力跑教学设计
2018-05-14赵科
赵科
一、指导思想
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按体育与健康水平三的目标进行设计,引导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体验、主动参与并获得成功的乐趣,从而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培养他们自学、自练、自评的能力以及勇于合作拼搏进取的精神。
二、教材分析
接力跑是在田径运动中依靠集体合作,运用传接棒技术,用最短时间跑完一定距离的集体项目,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和健身性。它既要发挥个人快速跑的能力,又要充分体现互相配合,密切协作的集体精神。在进行接力跑中,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提高学生的位移速度。
接力跑教材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要求。接力跑教学是在學生学习快速跑技术之后,从学习各种接力跑游戏开始,使学生对接力项目特点有所了解,然后开始学习迎面传接棒方法和各种起跑技术。最后学习掌握在跑进中的传、接棒技术和进行全程跑的练习和比赛。
三、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为五年级学生,男女生共各50名。这些学生普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朝气蓬勃、富于想象力,有很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具有较强的耐受挫折的能力。但由于个别学生的身体、心理、素质等差异,对体育的兴趣不高,但通过教师的引导、帮助以及学生自己的努力后,经过教学比赛,表现学生追求成功,尝试冒险、挑战,靠努力和奋斗赢得胜利,超越自我的心理倾向。也可使学生心情愉悦,以乐观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困难和挫折。
四、教学目标
运动参与目标: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乐于探究,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的乐趣。
运动技能目标:使85%以上的学生学会不同的传接棒的方式要领。
身体健康目标:促进学生身体协调发展,提高身体反应能力。
心理健康目标:培养自强不息及团结协作的精神,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
社会适应目标:在体育运动中尊重对手,能和同伴和谐相处,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
五、教学重难点
(1)重点:接力跑的传接棒方式
(2)难点注意掌握传、接棒的配合时机
六、教学方法
(1)教法
采用讲解与示范相结合;口令组织练习,及时评价;比赛法、集体练习、及时评价、纠正错误动作。
(2)学法
采用模仿、慢速、重复等方法;学生互练互评、自我评价;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比练习。
七、学习资源与环境
器材:25根接力棒
场地:操场
环境:适宜的天气条件
八、评价量规
1.通过测量脉搏来评价运动量的大小。预计运动负荷:练习密度:35±5,练习强度:中等,脉搏平均在110—125之间。
2.通过篮球游戏来了解学生技术掌握的情况。
接力跑教案
教学环节
课的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组织形式
设计意图
开始部分
(10′) 一、课堂常规
二、准备活动
1、沿操场慢跑两圈
2、徒手操
a扩胸b振臂c腰部d体前屈e正压腿f侧压腿g手腕踝关节。
基本部分
(25)
学习接力跑的传接棒方式:
上挑式的技术要领:接棒人手臂自然向后伸出,掌心向后,虎口张开朝下,传棒人将棒由下向上挑,送入接棒人手中。
下压式的技术要领:接棒人的手臂后伸,掌心向上,虎口张开朝后,拇指向内,其余四指并拢向外;传棒人将棒的前端由上向前下压,放入接棒人手中。
教师讲解动作要领并示范
1、认真听讲并观看老师的示范动作。
4、积极模仿练习,有不懂的地方及时请教老师。
要求:教师讲解声音洪亮,动作示范到位;学生认真仔细观察,对动作形成初步印象。
通过讲解,使学生初步了解接力跑的传接棒的方式
基本部分
(25) (1)两人一组,持棒原地摆臂,按口令做上挑式和下压式传、接棒技术练习
(2)分组做从走动过渡到慢跑中的传、接棒练习
(3)游戏:看谁传得快
教师指定一个学生为“第一棒”,然后传给他前面的同学,依次进行,最后接力棒传到教师指定的学生手中为胜,最后完成的一组表演节目。(先上挑式比赛、后下压式比赛)
(4)组织接力比赛
教师巡回指导并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
同上
教师讲解游戏规则、口令指挥学生进行比赛,并用语言鼓励
教师明确比赛规则,发令开始比赛,并用语言鼓励 学生认真练习、模仿、自我评价
同上
学生遵循游戏规则并认真完成
学生遵循比赛规则并认真完成
组织方法同上
通过不断地练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传接棒的动作要领。
通过游戏、比赛的形式让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传接棒的方式。
结束部分
(5′) 1、放松:游戏“照镜子”
2、点评本节课内容的完成情况。
3、回收器材。
4、师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