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篮球——行进间运球》教学设计

2018-05-14陈琳元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5期
关键词:运球篮球规则

陈琳元

一、指导思想

在新课改的指导下,本课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坚持“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生学习、实践为主要手段,让学生在自主互动、尝试体验的过程中学习运动技能、参与体育活动。体育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学习主体,重视体现课堂教学的手段多样性,积极创设符合学生身心、兴趣特点的体育教学课堂氛围,为教学目标服务。课的各环节都针对学生的不同差异,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使学生乐于参与,积极拼搏,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择水平二球类运动中的《篮球——行进间运球》内容。本课的教学内容采用以学习基本运球为主,以各种小篮球能力练习和小篮球游戏为辅,将小篮球的能力练习、小篮球游戏与小篮球的基本技术有机地结合,使学生能力和技术均得到提高。

三、学情分析

根据三年级学生身心发育特点,学生的模仿能力强,思维活跃有利于学生自主练习,由于个别学生的身体、心理、素质等差异,通过教师的不断引导、帮助以及学生自身的努力后,让学生产生对篮球的兴趣,并掌握篮球的基本动作要领,提高身体协调灵活能力,能和同伴密切配合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四、教学目标

运动参与目标: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乐于探究,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感受篮球活动的乐趣。

运动技能目标:使85%以上的学生学会行进间运球的动作,并掌握多种运球方式。

身体健康目标:促进学生身体协调发展,提高身体反应能力。

心理健康目标:培养自强不息及团结协作的精神,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

社会适应目标:在体育运动中尊重对手,能和同伴和谐相处,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

五、教学重难点

(1)重点:手指控制球时的部位与运球方向,按拍球的力量与身体协调配合。

(2)难点:跑动与运球的协调配合。

六、教学方法

(一)教法

采用讲解与示范相结合;口令组织练习,及时评价;比赛法、集体练习、及时评价、纠正错误动作。

(二)学法

采用模仿、慢速、重复等方法;学生互练互评、自我评价;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比练习。

七、學习资源与环境

50个篮球、篮球场、适宜的天气条件。

八、评价量规

1、通过测量脉搏来评价运动量的大小。预计运动负荷:练习密度:35±5,练习强度:中等,脉搏平均在110—125之间。

2、通过篮球游戏来了解学生技术掌握的情况。

九、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课的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组织形式

设计意图

开始

部分(10′)

一、课堂常规

二、准备活动

1、绕篮球场慢跑运球

2、球操

头部运动、伸展练习、胸前绕“8”字、腰绕环、胯下绕“8”字、左右拨球练习、原地高低手运球

基本部分

一、行进间运球

1、动作要领:向前运球时,目视前方,上体稍前倾,以肘为轴,用力按拍球的后上方,同时后脚蹬地运球前进,球的落点在同侧脚的侧前方,跑动的步伐与球弹起的节奏协调一致。手、臂动作与原地运球相同。

2、叫号追逐运球跑

二、齐心协力

1、手拉手运球

两名同学手拉手做运球练习。

2、运球抢球

2人一边运球一边伺机用手抢走对方的球或者用手打掉对方的球。每成功一次得1分。

3、球顶球

一个人两个篮球,将一个篮球垒在另一个篮球的上面。

1、讲解示范行进间运球技术动作。

2、组织学生练习。

3、巡回指导并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

4、学生示范,引导学生进行评价。

5、学生集体练习。

讲解示范游戏方法及规则,指挥学生练习。

1、讲解示范游戏方法和规则。

2、组织学生进行练习、观察。

3、评价、小结。

1、讲解示范游戏方法和规则。

2、组织学生进行练习、观察。

3、评价、小结。

1、讲解示范游戏方法和规则。

2、组织学生练习。

3、评价、小结。

1、认真听讲并观看老师的示范动作。

2、在练习的过程中体会原地高低手运球的动作方法及要领。

3、及时纠正对面同学的错误动作。

4、积极练习,有不懂的地方及时请教老师。

按“S”型路线顺时针跑,没有听到自己号数的同学原地持球站立。

1、认真听教师讲解游戏方法和规则。

2、服从教师的安排,各组之间有序的进行练习。

3、自我评价。

1、认真听教师讲解游戏方法和规则。

2、遵守游戏规则,认真练习。

3、自我评价。

1、认真听教师讲解游戏方法和规则。

2、自由组合练习。

3、自我评价。

要求:教师讲解声音洪亮,动作示范到位;学生认真仔细观察,对动作形成初步印象。

要求:根据游戏规则,完成游戏内容,注意安全。

要求:按游戏规则认真完成游戏内容。

组织:篮球场内散点式。

要求:

1、不许带球跑。

2、只能用手打或抢球,不能用脚踢球。

组织:散点式(篮球场内)

要求:篮球的接触部位仅限于手掌,身体部位不准碰篮球。

通过练习行进间运球动作,使学生掌握手指控制球时的部位与运球方向,按拍球的力量与身体协调配合。

采用游戏的形式活跃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在行进间运球时对篮球的控球能力。

通过游戏巩固学生的技术动作。

通过游戏提高学生对篮球的控制能力,改变学生低头运球的错误动作。

通过游戏提高学生对篮球的兴趣。

结束部分(5′)

1、放松:同学之间相互抖动手臂、拉伸。

2、点评本节课内容的完成情况。

3、回收器材。

4、师生再见。

猜你喜欢

运球篮球规则
完形填空一则
幼儿园大班篮球运球活动的实践探索研究
快乐篮球进山乡
拍篮球
让规则不规则
不如吃茶去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双人运球”乐翻天
二则
课例.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