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书育人用真心

2018-05-14洪华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5期
关键词:小东纪律后进生

洪华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要拥有一颗真诚的爱心,具有崇高的人生追求、高尚的师德情操、无私的奉献精神。爱学生就是要对每一个学生发自内心的真爱,爱得深,爱得严,这样才体现为师者育人之真心。

一、用无私之心铺就事业之路

教师对学生的爱应该是无私、宽广的,也是无微不至的。真诚沟通,可以感染学生积极进取。教师只有在全面、系统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客观、准确地分析和评价学生的进步和成绩,缺点和错误,寓教育于各种活动之中,才能增强他们的纪律观念,从而使他们懂得遵纪守法的道理。

班中有一位姓吴小东的男生,纪律散漫,成绩较差,还有小偷小摸的行为。有一次,他偷了文具店一盒水笔,被店主抓到了,要求老师好好教训教训他。我先答应店主,领回小东同学,微笑地对他说:“小东,笔是写字的学习用具,你要这么多笔学习,老师表扬你,但偷拿别人的就不对了。”他听了后惭愧地低下了头,小声说:“老师,我错了,我爸爸病倒在医院住院,妈妈又下岗了,家里没有钱买菜,想偷笔卖了才有钱给家里买菜。”我心里一惊,原来如此,我又和气地说:“小东,你真有孝心,但用这种行为来表达是不可取的,我相信你妈妈知道了,心里会比你爸爸的病还痛苦,更难过。我这里有100元钱,你先拿去买菜解决燃眉之急吧!”小东激动得哭了,说:“老师,我以后要好好读书,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好好报答你。”从此,小东真的变了,返校正常,勤奋学习,成绩不断提高,学期末还被评为三好学生,优秀少先队员。

二、言传身教、严格要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催化剂

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育实践表明, 教师的道德品质、治学态度、工作作风、生活态度,乃至一言一行,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的心灵。教师要在学生心目中树立崇高的威信,首先必须具有渊博的知识和严谨的治学态度。教师的言行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有时简单的一句话会给学生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

记得有一个学期,我班有一个名叫李志勇同学,他个性独特,特别爱面子,批评他时决不能当着同学们的面,否则他会不顾后果当场顶撞,他就是那种吃软不吃硬的典型。轻描淡写地批评他,他不以为然;若严肃地批评他,他就“横眉冷对”。有一次我布置作文,题目是《我最尊敬的人》。全班同学只有他一个写最尊敬的人就是他自己,文中列举了许多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根据他的思想与心理实际,我对他深入细致的了解。我先赞许他的作文基础不错,值得表扬,但若能改掉自身的那些不良习惯,就会显得更加完美。此时的他流露出喜悦、自豪、自信的表情。接着,我趁热打铁,指出他迟到、早退等等事,同時又说事虽小,但影响了自己的成长进步。只有自觉遵守学校的制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成为优等生。再后我经常找他交流思想,谈谈人生,鼓励他刻苦奋进,急起直追。由于我采用恰当的教育方法,他的精神面貌改变了,不但学习刻苦,而且自觉遵守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他参加全镇的读书竞赛活动,荣获二等奖。

三、给后进生倾注真爱

我经常这样扪心自问: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对待后进生最重要的是采用什么方法?优美的语言,广博的知识,还是丰富的经验?终于,我发现,这些都是一名优秀教师不可或缺的优秀品质,但更重要的是有爱心,它是熊熊的火炬,能点燃学生的梦想;它是指路的明灯,能照亮学生前进的路程……这颗爱心,就是为师者赤诚之真心,如春风化雨,点点滴滴滋润学子心田。

如我班的吴豪同学。原来纪律散漫,会欺负女同学,无心向学,性格傲慢,常去电子室。刚接教他时,我没有正面批评他,没有嫌弃他,而是给他说理教育,可是收获不大。我看谈话不行,又另想方法。机会终于来了。有一天,正在上语文课,吴豪趴在桌子上呻吟,我走近一看,发现他面色苍白,头冒冷汗,一问才知道他肚子痛。我布置好同学自习后,马上送他到卫生院治疗。在医院,我寸步不离地给他擦汗,问他好点没有,又给他倒开水吃药。吴豪看到我忙前忙后,他眼眶湿润,激动地说:“老师,对不起,我以前错了。”我抚摸着他的头说:“知错能改,还是好孩子。”他向我表示,以后一定痛改前非。我也相信他,并期待他转变。有了这次特殊的经历,吴豪彻底改掉了坏习惯。为了提高他的成绩,我给他买资料,并从浅到深辅导他学习。对他的点滴进步,还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他,同时他的进步也得到了同学认可。可见,班主任对后进生倾注真爱,只要当好正确政治方向的引导者和高尚心灵的塑造者,再顽固的学生也会被感化。

四、挖掘闪光点,转化后进生

后进生大多都有自卑感,觉得周围的人看不起自己。所以我认为对后进生多宽容,少责备。学生做错了事,老师在批评或处理时要三思而后行,不能粗暴,更不能用冷漠的情感、消极的态度、讽刺挖苦的语言对待后进生,这样既损害教师形象,又使教育效果适得其反。 对他们的缺点,不能采取恐吓的方法,而是耐心引导他们,使他们晓之以理,达到转化的目的。

我曾经教过一位学生,他追求吃喝、抽烟、破坏纪律。他虽不爱学习,但较聪明;对待批评有对立情绪,但在参加集体活动时表现积极、热情、充满活力。我教育他时,十分注意方法和言词,用与人为善的态度,引导他正确认识自己的错误,让他带队与别的班级进行篮球赛,回到学校后,我在全班赞扬了他的才干,并决定破例请他做体育委员。从此班上文娱生活、学习等方面焕然一新。实践证明,只要班主任老师充分挖掘后进生的闪光点,不断鼓励其争取上进,就会取得显著的教育效果。

猜你喜欢

小东纪律后进生
洗澡
妈妈的爱
浅谈转变“后进生”
为啥总挨骂
转化后进生的策略
香蕉皮的家
纪律
转化数学后进生的四个途径
纪律是所有成功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