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德育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2018-05-14区洁珊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5期
关键词:品德核心德育

区洁珊

在2016年9月13日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会上,相关专家提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其中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

毫无疑问,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的一项重要举措,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这就要求作为教育前线的学校教育必须明确方向,立足根本,全面改革教育教学,培养、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那么,对于小学教育来说,学校应该怎样做才能真正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呢?方法是多方面的,而其中,以《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为主要手段的德育教学则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

笔者认为,作为德育的主要手段,落实德育教学的有效性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本文将以人教版小学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为例,从“尊重学生成长规律,合理设置德育目标”、“提高教学效率,丰富德育教学方法”、以及“加强教学研究,创新德育评价”三个方面简述提高德育教学有效性的方式。

一、尊重學生成长规律,合理设置德育目标

通过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会,我们了解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其实就是要培养学生“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核心素养。在明确培养的目标和方向后,学校就可以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制定合理科学的德育目标,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正确的德育观以及良好的核心素养。

小学的德育教学也不例外,但我们知道,相较于青少年和成年人,小学生的认知水平相对有限,其德育观尚在形成阶段,他们对于事物的认知只有一个模糊的判断。因此,在小学阶段,德育教学的重点应该是帮助学生打好基础。在这一阶段,教师更应该深入、全面地了解学生的身心成长规律,循序渐进,因材施教,设置合理的德育目标。比如在培养学生“爱祖国”这一核心素养时,结合学生的成长规律,不同年级的德育教学应该有不一样的德育目标。

二、提高教学效率,丰富德育教学方法

1.讨论式教学方法

“讨论式教学方法是教师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普遍的能力水平提出某一问题,学生以小组讨论或全班集体讨论的形式对问题进行讨论,通过活学活用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加深对知识点印象的教学方法。”在笔者看来,讨论式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和思考的主动性,活跃课堂氛围,提高教学效率。

2.情境教学方法

所谓的情境教学方法,其实就是教师通过营造或创设一些与教学有关的典型情境,以调动学生对学习相关知识的热情,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的教学方法。对于小学生来说,情境教学方法不仅是有效的,也是必要的。

3.实践教学方法

顾名思义,实践教学方法是一种通过实践活动来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化,并以此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方式。进行社会调查、撰写调查报告、收集资料等都是实践教学方法的形式。小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判断能力和调查能力,适当地带领学生进行实践调查有助于学生实操能力的提高,也有助于深化学生对社会生活的了解。

三、加强教学研究,创新德育评价

在合理设置德育目标,丰富教学方法后,我们还需要创新德育评价,使之更好地为德育工作服务,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

首先,我们可以在原有的德育评价的基础上建立更完善的评价体系,形成以德育课程评价为主,德育实践评价为辅的双线评价体系。德育课程是学生完成国家德育目标的重要途径,在小学阶段,一到六年级都设有品德课程,一、二年级为《品德与生活》,三到六年级为《品德与社会》。学生通过完成课程任务逐步提升自身的道德水准,形成相应的道德品质。通过德育课程评价,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对道德的认知水平,并且及时纠正学生对道德的错误认知,这是德育教学对德育课程的基本要求之一。除了德育课程评价,德育实践评价也是一种有效的德育评价方式。仔细研读教材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出,德育教学极其重视学生的德育实践。因为只有通过实践,学生才能在实际生活中了解德育内容并将此内化为自身的行为,养成良好的德育习惯。因此,教师在重视学生的德育课程评价的同时,也不能忽略学生的德育实践评价,只有形成以德育课程评价为主,德育实践评价为辅的双线评价体系,德育教学才能落到实处,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才能实现全面的铺开。

其次,德育评价内容应该多元化。目前的德育评价,主要表现为对品德课程的考查以及班主任或辅导员的操行评语。这种评价方式其实是较为单一的,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德育评价的功效。因此,教师需要丰富德育评价,使德育评价的内容多元化。为了达到这一要求,教师在制定德育评价内容时,可以征求学生的意见,想学生之所想,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不断丰富、完善德育评价内容。当然,在尊重学生的意见的同时,教师还必须考虑德育大纲的要求以及德育的时代性和地域性,使得德育评价内容更具灵活性,更能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

最后,为了充分发挥德育评价的作用,进一步提高德育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还需构建完善的德育评价网络。将家庭、学校和社会有机的联系起来,为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提供必要的保障。学校和教师应该加强与家庭、社会的联系和沟通,达成统一的育人观念,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与社会氛围,大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提高德育教学的有效性能够更有效地实现德育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德育认知水平,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此,我们应该坚定信念,在新时期“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育人要求带领下,改革德育教学观念,着力提高德育教学的有效性,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品德核心德育
立德立言,为何重要
好学者贤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一图GET“党务公开”核心点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每月核心经济指标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参考答案
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