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电子传媒与学生教育

2018-05-14李思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5期
关键词:媒介信息孩子

李思

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网络的发展,电子信息的繁荣昌盛,使得电子传媒逐渐成为大众传媒中的最主要部分。电子传媒,又叫电子媒介、电子媒体,是指运用电子技术、电子技术设备及其产品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介,主要包括广播、电视、电影、网络、录音、录像和光碟等等,而其中最为人们喜爱的便是网络。

电子传媒具有开放性、信息量丰富、形式类型多样等特点,它能够满足广大的兴趣爱好各不相同的人们的需求,当然也包括我们的学生的需求。但对于我们的学生而言,电子传媒无疑是一把双刃剑。弃之,可惜;用之,需慎。

一、电子传媒的积极作用

电子传媒能够扩大学生知识面,拓展思维。科技的发展使得电子媒体中的信息丰富、庞杂。学生通过观看或者浏览电视、网络,能夠快速地阅读到大量的信息,如一些趣味知识、生活常识、当下时事等,这对于学生知识的丰富和思维的培养的很有帮助的。甚至,能够通过网络媒体,培养与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

电子传媒能够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促进学生们的成长。当今社会竞争力大,广大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因此,学生们除了繁重的课业之外,常常周六日假期也需要参加各种美术班、舞蹈班、书法班、竞赛班等等,生活单调而枯燥。那么,合理地利用电子传媒,既能够帮助学生放松身心,也能够借此学到一些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电子传媒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乐趣。在我们的网络平台中,存在着许多赋予趣味性的学习形式。比如一些做题闯关小游戏、网络课堂、电视节目,这均是学生比较乐于接受和感兴趣的学习形式,能够让学生在单调课堂学习之余进行轻松的学习,增强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习的效率。此外,通过网络平台,还能让学生在学习时查阅需要的相关资料,或者利用聊天软件与老师、同学探讨一些问题,也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二、电子传媒的消极作用

然而事物皆具有两面性,电子传媒对于学生教育虽然有以上的好处,但是其中的弊端和隐患也是不容忽视的。

首先,电子传媒中的信息鱼龙混杂,部分的商家或网友为博人眼球而上传一些低俗的、暴力的,或者黄色的等不良的信息。而学生的思想比较单纯,涉世浅阅历少,但对事物又往往充满着好奇心,因此,非常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蛊惑和欺骗,损害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

其次,学生常常不能够很好地控制自己的上网和看电视的时间。少年儿童由于年龄较小身心各方面都未成形,还处在发展时期,因此普遍的自控能力都比较差,面对自己非常喜欢的节目或游戏往往会没有节制,容易沉迷成瘾。故而,学生使用电子传媒需要家长和老师的教育与监管,否则会对学生的身心成长都造成不良的影响。

最后,电子媒体也会对学生们世界观与价值观的形成产生消极影响。当下我国的学校教育较为地枯燥和乏味,因此,学生很容易被网络上宣扬的外国的文化和价值观所吸引,对外来的文化价值有新鲜感或者崇媚心理。这样一些言论与观点会对学生意识形态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是非常有害的。

三、优化利用电子媒介

电子媒介的普及的当代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无论是学校或家庭,还是教师或家长,都应当加强对于学生使用电子媒介的指导与教育,帮助孩子学会如何更好地利用电子媒介进行。优化利用电子媒介,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受教育,更好地成长。

学校在教育过程中要引导孩子正确地认识电子媒介、对待电子媒介。电子传媒在教学中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推动教育改革,扩充学生知识面等等方面的优点。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好电子媒介的优势,同时要引导孩子认识到电子媒介的负面影响,从认知层面让学生充分了解到网络不良信息对其成长的危害性,提高学生对于网络信息的辨别能力。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鼓励学生从网络中学习更多的知识,拓宽视野,同时又要加强防范,坚决抵制不良信息的侵蚀。

家庭教育中,家长则要对孩子的上网和看电视电影的时间和内容进行有效的监管。第一,帮助孩子合理地安排好学习和娱乐的时间,劳逸结合,也以防过度沉迷电脑电视。第二,指导孩子去观看一些有益的节目或玩一些益智的游戏,杜绝一些暴力刺激或是阴暗黄色的节目或游戏。加强对孩子的关爱,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优化地利用电子媒介,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此外,为了避免孩子沉迷网络,还应当鼓励孩子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回归现实,多与同龄的伙伴一起玩耍。

而在社会上,相关管理部门要加强对于网络或电视节目中不良信息与不良价值观等的监管力度,减少对于少年儿童成长不利的信息。如严厉打击市场上相关产品的制作、传播;制定和完善网络法律法规,规范网络行为。相关传媒信息的制作者也应该具备起码的良知,不要被金钱与贪欲蒙蔽了双眼,一味追求商业上的利益而毁了我们祖国的下一代。

时代进步,电子传媒与学生的教育已经是息息相关。能够认识到电子传媒的影响以及优化利用电子传媒对于学生的成长是非常有益的。然而,真正优化利用起电子传媒却不是一两个人的事,更不仅是老师家长的事,而是全社会人们的事。学生是我国未来的支柱,保护学生的健康成长是我们每一位长者共同的责任。

猜你喜欢

媒介信息孩子
虚拟社会化与批判缺失:代际媒介观演进与媒介素养研究
辨析与判断:跨媒介阅读的关键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订阅信息
论媒介批评的层面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展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