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流行元素让课堂灵动起来

2018-05-14王慧芳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5期
关键词:胡歌辩论挫折

王慧芳

初中生十分关注流行元素,因此将流行元素运用到政治课教学中将备受学生喜欢。如何在政治课堂上巧用流行元素,改变传统的说教与灌输,让政治课堂更加灵动、富有生命力,教师灵动的教,学生灵动的学,在追求灵动的教学艺术中,提升学生的政治学科素养,这是政治教师不懈的追求。下面我以七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战胜挫折需要坚强的意志》第一课时为例,谈谈如何巧用流行元素让政治课堂灵动起来。

一、流行话题导入,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抓住令学生兴奋的信息点对于一节课来讲至关重要,就像是长跑前的热身可以帮助学生马上进入学习的状态。

在讲授《战胜挫折需要坚强的意志》一课时,恰逢电视剧《琅琊榜》热播,很多学生在课余都讨论胡歌是怎么怎么的帅,演技是如何的到位。于是我在课前就列举了影视明星胡歌的相关信息,开展“众里寻他千百度”的人物竞猜游戏,同学们跃跃欲试,气氛热烈,从而顺利进入新课的学习。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亲自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当一个不仅在认识世界,而且在认识自我的时候,就能形成兴趣,没有这种自我体验,就不可能有对知识的兴趣。”可见用流行话题导入对课堂教学的重要作用,利用明星的效应开场,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流行素材辩论,明辨是非

导入新课后,通过展示胡歌车祸后因深陷整容传闻进入事业低潮期和复出拍摄《射雕英雄传》《仙剑奇侠传3》等影视作品的材料进行对比,抛出问题:胡歌这场车祸对他事业发展是好还是坏。随后将学生分为正反两方,让学生带着问题,指导学生开展一场以“挫折是好事还是坏事”为主题的辩论赛。课堂上刀光剑影、唇枪舌剑,通过辩论增强了学生的思辨、语言表达、组织协调等能力,同时促使学生自然生成知识,全面、辩证地看待“挫折的两重性”,引导学生实现思想上的转化,突破“挫折具有两重性”这个教学难点。辩论结束后我将两则材料以及针对辩论情况进行点评,得出挫折具有两重性的结论。

在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政策指导下,教育教学的重点更加倾向于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培养学生观察,操作,讨论,质疑,探究的综合素养。《意见》指出,“在培养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中,要强化对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好奇心、想象力和创新思维,养成创新人格,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大胆尝试,创新创造。” 辩论就是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创新思维,通过辩论前学生收集资料、思考辩题,辩论中学生自主获取知识,更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也顺理成章突破了重点。

建构主义也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三、流行人物剖析,升华情感

课堂最后播放一则视频,视频内容为胡歌经历车祸后涅槃重生,凭借《琅琊榜》《伪装者》再创事业高峰,并在第22届上海电视节中凭借《琅琊榜》夺得视帝。结合视频内容提出问题:胡歌从事业低潮到再创事业高峰的经历对我们生活有何启示?其次,根据问题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并请小组长代表发言,最后,根据合作探究情况归纳总结,进而得出面对挫折的不同态度有不同结果,关键在于态度这个结论。借助对流行人物的剖析,联系学生生活的实际,让学生回归生活,自然生情。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思想品德课应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坚持正面引导,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中的思想要求和道德规范。本环节从流行人物的剖析最终回归到学生的生活,学生结合胡歌的经历,对比自己的生活实际,纷纷畅所欲言,本节课的难点就此突破。同时,知识内容生活化,在认识、体验与践行中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升华他们的情感。

初中生喜欢流行,喜欢时尚,这要求政治教师也要做时尚达人。多关心学生讨论的焦点话题、多关心社会的流行事物,在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的基礎上,用初中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组织、实施教学,改变传统的说教,让政治课堂不再严肃死板,巧用流行元素让课堂灵动起来,这门课就会有不可思议的魅力。

猜你喜欢

胡歌辩论挫折
Holism in Education
Debate breaks the mindset 辩论打破思维定式
受之有愧
挫折
胡歌的一跪
胡歌续用罪司机
完美蜕变
同影子辩论
终身不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