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视角下小学一年级新生入学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研究
2018-05-14宋易燃
宋易燃
【摘要】文章对国内外的教育情况进行探究,采取了调查问卷的手法,调查了沈阳市浑南区一所小学一年级的50名家长,同时也与学生、家长以及教师进行了沟通,了解到儿童入学之后的学习适应性,并且统计分析了影响儿童学习适应性的多种因素,就此对教师、家长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幼小衔接;小学一年级;适应性;影响因素
一、引言
教育的发展最本质上的体现在于教育本身在社会发展和个性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整个教育系统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基础教育在整个教育体制中的战略地位体现在它在个体全面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它在整个教育体制中具有基础地位。幼儿园与小学教育在我国教育中具有基础性的作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书中也明确提出,儿童的基础教育可确定为启蒙教育,是必不可少的走向生活的通行证。
二、研究的理论背景
(一)儿童心理发展阶段论
发展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发展观中的阶段理论认为:第一,心理发展过程是连续的;第二,每个阶段有其独特结构;第三,各阶段出现有一定次序;第四,前阶段是后阶段的结构基础;第五,两阶段间非截然划分;第六,新水平的构成。
这个理论是由发展心理学家皮亚杰研究出来的,主要表现在阶段发展的理论基础上,大致可以分为几点:学生的身体发展与心理发展是有一定的连续性的,每个阶段有其独特结构;各阶段出现有一定次序;前阶段是后阶段的结构基础;两阶段间非截然划分。这个理论主要说明了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不是断断续续的,而是呈现出阶段性的连贯。每个年龄段都有自己的年龄特征,但是这个年龄段的特征并不是固定的,而是会有推迟或者提前的情况,先后的顺序是不会变化的。学生在幼儿园的外部环境与学生换教师、换教室等内部环境的变化是会受到一定的影响的。每个年龄阶段的变化都是由最低到最高的,这是不能改变的,也不能够任意交换。从儿童身心发展的本质上看,儿童身心的前一阶段发展对后一阶段会造成影响。这两个阶段性的发展是有着本质上的差异的。另外,儿童身心的发展并不是单纯地呈现阶梯式的,而是连贯、一气发展的过程。
依据皮亚杰的思想,儿童的身心发展不是任意改变的,也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着一定的规律性的变化。这是量的积累,是质的飞跃,从量变到质变。当量积累到一定水平的时候,就要发生本质上的变化,一次的变化可能不会改变什么,但是经过长久的变化就会出现本质上的改变,这便是量变到质变。质的改变取代了量的积累,形成了一种新的物质。
我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朱志贤研究发现,儿童的心理发展需要经过几个必经的阶段,主要有:母乳期,刚出生的婴儿不到一岁的阶段,这个阶段的婴儿都是吃奶、睡觉,家长偶尔也会播放一些音乐或者用古诗来对孩子进行胎教式启蒙教育;婴幼儿时期,这个时期的孩子一般是一岁到三岁之间,这个阶段的孩子正处于牙牙学语的时候,模仿能力特别强,家长在这一阶段要格外关注孩子的生理变化;学龄前期,具体指的是孩子三岁到六七岁之间,这个阶段大多数孩子都步入了幼儿园,能够初步了解到数字知识、汉语拼音知识、基础汉字的知识等初等知识;学龄初期,一般是指六七岁到十一二岁的年龄段,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已经步入到小学,主要任务是学习必须必备的文化知识,这个阶段的学生适应环境的能力也有所提高;学龄中期,是指学生从十一二岁到十四五岁之间,学生在这一阶段步入了初中阶段;学龄晚期,一般是指十四五岁到十七八岁之间,这个阶段属于高中阶段。与此同时,我们还发现了学生在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是相互联系的,虽然它们各个阶段之间都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但也有必然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不同的年龄都有着差异,我们不能把幼儿园阶段的儿童看作小学一年级的学生。
(二)素质教育观点
全面的素质教育主要是指人们的思想政治意识的增强、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经济发展效率的提高、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心理因素的提高等。这些都需要在素质教育的基础上得到满足。这里所言“素质”之主体是由人组成的民族和每一个学生。以提高民族和学生的基本素质为宗旨,正是体现了教育作为以影响人的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之内在规定性,是提倡“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观在教育领域中的具体表现。理论指导着生活实践,拥有了充足的理论才能不断地开拓创新,促进我们身心健康发展。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有著本质上的区别,素质教育的精髓是关注学生本身的发展,素质教育是与只重视考试成绩的应试教育相对的。素质教育代表着教育的高水平、高层次。素质教育研究的不仅仅是一个人,而是每个学生的身心素质特征。
(三)终身教育理论
终身教育具体指的是在人的一生中要不断地学习发展,始终去寻找学习机会,保证学习的精神和能力,是一种渴望学习的动力。终身教育的概念,最重要的一点是教育要贯穿于人生的始终,所以要使教育和生活密切地结合起来,它对制度化的教育提出挑战,注重人们个性发展的全面性和连续性,比传统教育更加能够凸显每个人的个性。一个人从出生以来到生命终结都在不停地看书学习,“活到老学到老”,这才叫完全教育,真正意义上的教育。
现今社会,拥有单一的知识或技能,并且享用终生的时代已经过去,学校教育已经不再是教会学生获取知识,而是教会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拥有健康幸福的人生。
根据以上论述,教育工作者要更加重视基础教育和素质教育,在幼小衔接的发展阶段培养学生适应学习与生活的能力,这样才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研究概念因素
(一)概念界定
1.幼小衔接。美国将幼儿园看作正式学校教育的开始。美国的教育工作者认为“过渡”是家庭教育到学校教育的过渡。我国则将幼儿园与小学分属于不同的教育机构,两者之间有不同的教育形式和教育内容,可以说没有必然的联系。
不同的教学方式会对儿童在幼儿园到小学这一阶段的学习适应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幼小衔接阶段可以定义为:幼儿园与小学两个教育阶段之间有一个过渡期。在这一阶段中,儿童表现出两个阶段的特点同时并存。这就要求大班的幼儿尽快适应小学的生活,同时小学教师应该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帮助儿童尽快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
2.学习适应性。郑日昌认为适应性就是心理适应能力,即个体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与周围人们相互交往的过程中以一定的行为积极地反作用于周围环境而获得的心理平衡能力。学习适应性指儿童在新接触的学习环境中学习,能够自己主动地调整自身的心理状态,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学习适应性主要包括儿童的学习态度和课堂上的听课方法,以及儿童自身的独立性和毅力。
(二)研究现状
关于幼小衔接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帮助儿童快乐学习,健康生活。国内外学者们对此分别有自己不同的见解,应从学习的准备和入学的准备两个方面进行探讨。学习准备是指学习某一科的基本知识的发展过程;入学准备是指儿童入学前在其他方必须掌握一系列技能。
国内学者张远丽认为,幼小衔接教育对培养儿童良好的适应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对幼小衔接研究的不断深入,我国学前教育方面的专家在研究中对儿童入学准备的内容做了更科学的总结,归纳为三个方面:一般发展和知识技能、儿童主动性的培养以及交往能力。这种划分方式进一步将儿童入学准备的内容具体化了,内容涵盖了身体、知识、心理等方面,使得学校和家庭帮助儿童做好入学准备更加有据可依。
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幼小衔接阶段教师和家长具体的行动方法,同时对儿童学习适应性的发展状况也有所研究,学习适应性与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以及儿童学习适应性与幼小衔接的关系揭示出小学生学习适应性对学业成绩的影响,从而引起对幼小衔接中儿童学习适应性的关注。但也有一部分国内外研究者为了解决儿童所面临的入学学习适应性困难,在幼儿园提前让幼儿学习小学的知识,导致幼儿很难理解,学习的知识难度过大。因此,研究分析影响儿童学习适应性的影响因素,帮助幼儿顺利适应小学的学习与生活,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 提高儿童学习适应性的建议
基于以上结果的分析,为了使儿童能够顺利适应小学一年级的学习,应该从环境、教师、家长几个方面共同提高儿童的学习适应性。
(一)物质环境和文化环境的改善有利于提高儿童的学习适应性
应该为儿童创设适于学习的环境。在物质环境方面,应为儿童提供宽敞明亮的教室,应该做到空气清新,并且桌椅干净整洁;在文化环境方面,教室的布置应简洁温馨,教室环境利于儿童学习,满足儿童的精神需求,使儿童在教室中学习感到轻松、愉快。
(二)教师应该正确看待儿童,发挥儿童的主体地位
由幼儿园步入小学,与儿童在学校每天朝夕相处的人就是教师,教师的言行对于儿童的入学适应将产生重要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了解每一名学生的具体情况,对于较特殊的学生应该给予特殊的关照,清楚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情况,尊重每一名学生,认真观察学生在学习时的细微变化,注重营造活泼、灵动、注重启发的课堂氛围。在布置家庭作业时应该减少读写算的比例,增加动手操作的作业,增强儿童学习的主动性。
(三)家长应注重儿童的细微变化,提高儿童的学习适应性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教育对儿童非常重要,家长的教育对于儿童的学习适应会产生很重要的影响。首先,家长应该注重幼小衔接工作,为儿童的入学适应性打下良好的基础,对于儿童不文明的行为,应该及时发现并批评指正,培养儿童文明的行为习惯。其次,家長应该为儿童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帮助儿童树立时间观念,养成主动学习的好习惯。再次,家长在观察到儿童有反常的变化时,应防微杜渐,及时与学校教师联系,了解儿童在学校的情况。
五、结论
笔者认为幼小衔接得好坏最根本的问题是提高儿童的适应性,提高儿童的学习适应性最有利于儿童接受并且喜欢小学的学习,儿童学习适应性的提高并不只是儿童个人主观的意愿能够改变的,这需要学校、父母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增强儿童的学习适应性。其中,学校方面应该注重幼小衔接,幼儿园教师与小学教师应该密切联系,及时对幼儿的在校情况进行沟通。由于时间及笔者水平的限制,在分析儿童适应性的过程中除了学习适应性还应该包括社会适应性,两种适应性都会对儿童的学习造成影响。此篇论文重点讨论了儿童的学习适应性及其影响因素,并没有对儿童的社会适应性进行深入的研究,这也为笔者今后的论文研究指明了方向。
【参考文献】
[1]黄济.基础教育战略意义浅议[J].集美大学学报,2004,5(04):3.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丛书.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09.
[3]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100.
[4]持田荣一.终身教育大全[M].龚同译.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19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