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产业迎来新一轮洗牌期
2018-05-14
本报讯 11月21日-23日,第6届中国(青岛)锂电新能源产业国际高峰论坛在青岛西海岸新区星光岛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秘书长于清教在论坛上表示,在新能源技术与市场发展的热潮下,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百花齐放,能源革命新时代已然开启。
2018年,随着补贴新政实施,新能源行业进入后补贴时代,双积分政策接棒,资本寒冬正蔓延至新能源制造行业,产业链企业面临资金、技术、市场多方面的空前压力,全产业深度洗牌已开启,出局者将越来越多。
“欧美日等国家把产能利用率长期低于78%的现象认定为行业产能过剩。动力锂电池的整体产能利用率已连续多年低于78%,即从行业整体上看存在严重的产能过剩。”欣旺达集团副总裁兼动力电池板块总裁梁锐表示。
他还提到,当前TOP10企业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高,行业集中度提升,国内高端产能的市场需求量不断拔高;而除TOP10企业之外的其他动力电池企业合计拥有约13%的市场需求量,却占有约55%的行业总产能,且其中大部分产能属于低端产能,其产能利用率仅仅约为10%,拉低了行业产能利用率指标。
梁锐提醒,在上游原材料涨价、下游要求降价的“双重夹击”下,动力电池企业如果不具备成本竞争优势,只有出局。动力电池企业必须要练好“内功”,推动产品技术升级,抢占高端市场份额。
在新一轮行业洗牌与深度较量中,国产化与规模化均在提速,越来越多国内新能源电池产业链企业开启全球化战略布局,出口比例提升,汇兑损益增加,海内外客户和市場开拓效果显著,跻身跨国巨头供应链。
“我们中国企业的生产能力与创造力从来不容被低估,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早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制造大国。”于清教认为,如今,我国正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由“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升级,向世界展示新能源的“中国力量”。这对于新能源汽车、电池产业链来说,是最好的发展契机。
我国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锂电池产销市场,锂资源消费量占全球40%以上,碳酸锂供给偏紧;钴价由于需求上涨及国际局势的影响也持续狂飙,在过去两年翻了两番,仅去年涨幅就在130%以上。
2018年以来,钴、锂资源价格虽然有所下调,但在新能源汽车、储能领域中长期的巨量需求预期下,从正极材料企业到车企、电池企业,对于矿产资源的博弈仍在不断升级。
同时,据行业专家预测,2018年后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将进入规模化退役阶段,预计到2020年累计将超过20万吨(24.6GWh),如果按70%可用于梯次利用,大约有累计6万吨电池需要报废处理。
因此,不少企业把目光投向“城市矿山”,寻求废旧电池回收与电池材料再造的投资机遇。
此外,中国主导汽车新能源化的新时代已开启。
真锂研究创始人墨柯表示,全球经贸形式的变化以及在此背后的大国竞争日益激烈和残酷,可能会推动中国政府加大发展电动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力度,尽最大力量减少对传统能源石油的依赖,同时,也会迫使不少企业和资本转向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墨柯预计,2021年全球锂电市场规模将达到450GWh,是2017年150GWh的3倍,年均增幅继续保持在30%以上,将确定超越铅酸电池而成为用量最大的二次电池产品。
他还表示,2021年锂电市场规模将达到227GWh,全球份额依然会维持在50%偏上的水平。如果中国政府制定的2020年两大目标(电池系统能量密度260Wh/kg且价格在1元/Wh以内)能够顺利实现,同时将安全事故数量控制在合理范围的话,中国电动汽车市场会迎来更快发展期,对锂电市场的壮大将更为利好。“挑战仍在,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