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语文教育中小学生语文素质的培养

2018-05-14凌晓云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5期
关键词:素质学会能力

凌晓云

《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学生在学习其他学科时,必须具备一定的识字与理解能力,故而,语文课堂必须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明确语文学科的基础性,明白小学生语文基础能力即语文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在课堂设计中,开设相关教学环节,渗透并体现学生语文素质的培养。

一、小学语文素质的内涵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改革,语文教育中对学生语文素质的培养也提出了要求。首先,要求学生具备较好的文字接收与理解能力,有良好的思维能力,能够自主阅读,进行思想交流;其次,要求学生要学会做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能够勇敢地面对困难,迎接挑战。再者,要求学生具有较好的听说读写能力,注重语言积累和表达能力的培养。最后,要求学生有正确的审美观念,自主探索,积极创新,主动接受国内外优秀文化,形成文明素质。

语文教育着要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在语文课堂中潜移默化地进行育人教育,教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创新,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二、如何在语文教育中落实培养

(一)语文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1.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机会

现代教育理念告诉我们,儿童的发展由始至终都是儿童的自我调节、自主吸收的活动,教师只在其中扮演着指导者的角色。所有的教学活动、教学环节均由学生主体实践得以实现。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自主消化的机会。让学生养成靠自己学习的好习惯。

2.为学生训练实践提供机会

学习过程中,训练和实践是最好的巩固方式。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各学段学生特点,设计教学环节,强化训练。对于低年级学生,学生以识字学习为主,从拼音道字形结构,再到笔画笔顺;中年级学生则应落实朗读,在读中体会,读中感悟;而高年级学生则应以综合学习为主,读写结合,综合拓展。教师在教学中要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重视学生的读说能力的培养

在语文学习中,阅读教学非常重要。古语有言:书读百遍其義自见。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分析能力,首要做到的是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语感能力能够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产生“顿悟”之感,从而体悟文章的情意。小学语文新课标指出:“朗读所发展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情感,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加深。”所以,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学生的朗读训练,通过各种形式各种手段让学生多读多想,在读中体会,读中感悟。

而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是基于阅读与理解能力的培养。读多了,看多了,心中有墨,自然能够畅所欲言。但语言能力的培养同样需要一个训练的过程,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自我表达的机会,鼓励学生多说多讲,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积极培养学生的读说能力,让学生读准说好。

(三)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培养正确价值观

教师被人们称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意味着我们不仅肩负着传道授业的责任,更承担着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工作。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曾说:“所谓培养一个人,是培养一个人的个性。”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好教材,通过教材中一系列伟人的思想和品格来教育学生,影响学生。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习别人身上优秀的品质,与人为善,助人为乐,养成良好的行为和生活习惯,以微笑与积极的态度迎接每一天的生活。此外,还应教育学生学会做事,锻炼学生形成一颗能吃苦,肯吃苦的心。勤奋刻苦,积极向上,勇敢坚强,不畏艰难,不惧挑战。再有,要教育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与辨别是非的能力,明确道德的准则,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教学中关注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状况,培养正确的价值观,最终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

(四)培养学生学习自觉性,拓展阅读,拓宽视野

在学生的教育中,教师的学校教育是一方面,而更重要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现代教育与时代发展均要求人们必须形成终身学习的观念。学生在校接受教育的时间毕竟有限,而学会自主学习,养成学习的自觉性才能让他们在人生道路中不断发展,不断进步。

在平日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学到的知识也是自己的收获,要主动学习。第二,要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介绍一些相关的有益而趣味的书籍给学生,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拓展思维,拓宽视野,也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三,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习,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有了一套良好的方法,能够建立起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让学生肯学,爱学。

(五)更新教学观念,提高教学水平

时代在进步,观念在更新,作为传播知识的师者,更应该不断学习,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学习日新月异的时代文化,丰富知识,提高教学水平。教师的学习首先体现在知识的学习上。当今时代,网络发达,一些网络用语或者时代发展下产生的全新的认识,教师若是不积极了解,便无法跟上学生的思维,也不利于教学的开展。其次,教师的学习体现在教学观念上。新课改背景下,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前,教师要做到吃透大纲要求,主动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吸取前辈教者的经验教训,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课中,教师需要时刻谨记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合作与探究能力。课后,教师要做到及时反思、总结,以不断进步与发展。

总之,在语文教育中,小学生语文素质的培养是重中之重。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结合学生心理成长的反复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主动探索,不断创新,及时总结,提高自身教学能力,使学生热爱语文,帮助他们健康成长,也能令语文教育不断发展,保持蓬勃的生命力。

猜你喜欢

素质学会能力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公关摄影师必备素质
学会分享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学会分享
学会尊重
素质开发完全图册
数学素质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