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挥完中学科联合教研优势提升初高中政治教学衔接实效

2018-05-14徐志敏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5期
关键词:科组初高中教研

徐志敏

《教育规划纲要》关于推进教师职业发展中强调要“强化教育实践环节”、“开展教育实践研究”。从学校教育校本研究来看,就是一线教师的教研应该将焦点集中在学校自身的教学资源的应用和开发上,促进学生的学习发展和学校的学科教学发展。我们学校是二、三类生源的完全中学学校,初、高中按照学科安排教师科组办公和教研,如何提高我们学校政治学科教学实效,这成为我们政治学科校本教研的重要探索目标和实践内容。

一、跨年级教学观摩常态化,化解初高中“教”隔膜

北京师范大学肖川博士认为:现代社会重要的素质是批判性的思考力、开拓新生活的能力、选择与合作的能力。我们规划实现高、初中教学的有效衔接,以“教”的衔接为出发点。

首先,确立跨年级教学观摩的常态化,作为我们完全中学联合教研的重要活动形式,用活动牵动初高中政治老师教学上的“我高中”、“我初中”等“局域化”或“封地化”思想观念,用变动的思维指导教学实践活动。例如,在每个新学年的伊始,我们政治学科就基于初一和高一两个年级他们都有共同的年级特点:刚到一个新的陌生的学习环境,对于新的学习任务、目标不太明确,学习方法、学习习惯需要改变与适应。科组组织两个备课组就“如何促进学生适应新环境,开始新的学习”进行共同研讨。

其次,合理规划学科联合教研的内容,让教研成为政治老师职业发展的催化剂。在每一个新学年,我们政治科组就会根据新学年的教学要求开展教研规划,例如,课型研究,一般程序是:对学生课堂学习进行反馈→选择具体教学内容→全体集体备课并选择教学策略→集体整合授课内容教学资源并设计教学流程→推荐授课教师→拍摄授课过程并反思研讨→规范这一课型的校本年度模式要求。因此,教师们逐步有了中学“教”的整体观念,在跨年级听课时就成为教学的一部分,是教学的参与者,而不是一个旁观者。

二、整合初高中课程教学知识,以知识的贯通推动教学衔接

美国著名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提出,要判断学生的学习是有意义的必须了解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的联系(简称为新旧知识的联系)的性质。新旧知识联系的性质既受学习者原有的知识背景的影响,也受要学习的材料本身的性质的制约。因此,我们对中学政治高初中课程的教材内容进行相同或相近内容比对,比对方面有:概念、道理(原理性的)、案例例举情况、出现的年级或模块、课标相关内容要求等【见表】。

概念或原理

基本含义

课标要求

案例及问题

年级或模块

测试要求

初中

高中

通过科组全体成员几年的比对工作,我们基本把握了中学政治课各年级学生真正各阶段课程序列已学知识的要求,初步能够把握学生知识学习缺陷的历史性原因。促进教师对教材、课程、课标、学生学习等理解,促进年轻老师的成长。

三、鼓励教学方式多样化,于无声中化解衔接障碍

相对于初中的学习,高中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复杂,教学容量更大,学科知识结构更加严谨,客观上增加高一的学生学习难度。课堂教学要科学分配和组织各个环节的教学时间,丰富课堂教学方式,优化各种教学要素结构,促进学生学习。

(1)课堂“舞台”化的教学,教师转变角色,从“台前”走到“台后”,从“台上”走到“台下”,积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让学生以“角色”的心理来对学科知识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注、感受和体验,并在“角色”化中发展能力。

(2)课堂“课吧”化的教学,学生思想自由,思维活跃,创造平等自由宽松的氛围,让学生联系生活,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发展创新思维。在“市场配置资源”中“市场交易原则---诚实守信” 课题教学时,师生围成一圈,没有主次分别,也没有主讲,围绕主题轻松交谈。对于市场交易中的欺行霸市、制假售假、商業贿赂等丑恶现象,大家深恶痛绝,纷纷批判。学生在交流中分辨是非,初、高中知识在这里得到了链接,在交流中师生情感又融洽了一步。

(3)课堂“现场”化的教学,由于中学面对的是日益社会化的“准成人”,既要关注将来升学学生的需要,也要关注将要就业学生的需要,促进学生开展相对于学校学习的社会学习活动,让学生在适当条件下走向社会。在高一《经济生活》“银行的业务和作用”的教学过程中,我根据银行的三大业务,将全班分成三组,分别到不同的行业了解“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这三大系统的工作流程和现状,然在课堂上分别汇报调查的情况。通过创设这一教学情境,真正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学生参与了知识的“同化—顺应—平衡”全过程。进而以亲身的体验实现有关银行知识在学生头脑中的主动建构。

(4)课堂“影院”化的教学。视频资源把音和像结合,是现代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资源之一,一些时政性的视频资源本身就是活的教材,利用视频资源的丰富性、直观性、动感性,缩短教材与现实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产生新的学习动机,增加课堂的活力、吸引力、震撼力、感染力。在七年级下册《为坚强喝彩》,运用年度道德模范人物记录片与学生共享,效果显著。

总之,校本教研必须关注初高中学生学习异同,并通过不断努力变革教师的教学方法,适应学生的发展实际,这样感觉学生适应性加快了,进步也快了,师生课堂关系更融洽了。

猜你喜欢

科组初高中教研
新高考模式下初高中化学教学有效衔接的探究
众人拾柴火焰高
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问题指向:学校教研品质提升的实践转向——以福建省尤溪县教研实践为例
课题引航,研训促发展
平凡工作育优秀数学科组
关注教研活动提升教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