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

2018-05-14罗映雪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5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课堂

罗映雪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及内驱力。据心理研究表明,兴趣是一个人探究事物的积极态度,是优先对一定事物的注意倾向。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及良好习惯,尤其是小学语文课程,小学语文课程是小学教育阶段最为重要的奠基课程,是学习其他课程之母。小学语文涵盖着深厚人文知识,精美而通俗的语言,真挚而深厚的故事等,这些知识点并非语文课堂教学能逐一涉及的,需要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去挖掘。然而,学生的学习语文的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断唤起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因此,作为一线的小学语文教师,我们怎么让学生感到语文学习的兴趣?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期培养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及提升学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素质,也为广大一线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提供借鉴。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课堂的教师的主阵地。教师要充分发挥好课堂的作用,具体在教学过程中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能够在愉悦、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中收获学习语文知识的快乐,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课程知识的求知欲、积极性和主动性,以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比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允许学生开放、自由、平等地“辩论”,让学生体验到自己是课堂的学习的主人,其次,我还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敢于提问、敢于质疑的学习品质,启迪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学生发表个人独特的见解。因而我在课堂上提倡七个允许:答错的允许重答;答得不完整的允许补充;有疑惑的允许发问;没想好的允许再想;意见不同的允許争论;老师有错的允许质疑;有争论的允许自由发表意见。

二、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引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向师性是小学生最明显的特征,教师的一句话,一个举动对小学阶段的学生都能产生深远的影响。小学阶段的教学中,往往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学生喜欢某位科任教师,其在这个科目上的成绩往往较好,相反,则成绩总是不乐观。由此可见,教师对学生的心理、学习行为、学习动力的改变有多大,具体到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求我们语文教师要关注自身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构建平等、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在平等的基础上构建一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实现教师与学生生命的相互敞开,与学生共同成长。当小学语文教师与学生在敞开的心灵与平等的关系中对话时,语文教师的知识素养、人文情怀、人格魅力将会感染学生,对学生向往、追求语文知识的学习将形成重要影响,将会在这种耳濡目染的环境中投入学习的热情以及学习的兴趣,而教师也会在这样的对话中感受到自身的价值继而追求更高层次的发展。因此,我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丰富自己的教学知识,始终以学生为本,以高尚的师德、广博的知识、幽默风趣的教学风格、娴熟的课堂驾驭能力去感化学生、影响学生。例如:在运用教材方面,我善于从多角度、多层次地分析教材,品赏课文内容,并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形成这样的视角去挖掘语文深厚的知识底蕴,以培养多向思维的学习习惯。

三、唤起学生的真实体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长期以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都是遵循一个教学模式,把学生思维、情感、语言能力塑造成工厂流水线产品的标准样品。尤其是写作教学中,把学生的写作思维、写作情感定格在一个方向,机械地套用开头模式及范文,以致使学生失去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无法与语文知识进行对话,更无法形成对语文学习的追求,这与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倡习作教学要以“培养学生乐于动笔,自由表达”为遵循是严重脱节的。基于此,我以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为准绳,提倡学生写:“放胆文”,让学生以自己的真实体验为主,以敢说、敢写真话为核心,将学生的真实体验与语文知识的学习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到学习语文知识的益处、乐趣、兴趣。

四、协调课内与课外,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当今世界的人才观,要求人才素质与时代发展的步伐相协调,尤其注重人才的全面素养,这一时代发展的特征必然会反映在当前教育领域中。社会是个大课堂,是学生开拓视野,丰富知识,陶冶情操,披露悟性、灵性的最佳环境。我擅长将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打破课内教学与课外学习的壁垒。我非常重视拓展学生的课外活动空间,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问题的能力和尊重学生多元见解的心声。例如,我在课内训练了“春联”知识,就组织学生参加搜集中国传统“对联”文化的自愿者活动,以培养学生了解中国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欣赏各种对联意蕴的兴趣。又如,我分小组,并引导学生坚持每天一新闻活动,要求人人充当小记者,留心观察校园及校外周围的人、事、物,只要学生认为是新奇、新颖的就行并于每天课前十分钟分小组在讲台上分享简要新闻。这样,既培养了学生从不同侧面了解周围事物的能力,锻炼了学生辨别真、善、美、假、丑、恶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胆量和语言能力。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是小学语文教学关键而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求知欲,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记得日本有一位心理学家对“天才”一词有独到的认识。他认为:“天才就是强烈的兴趣和顽强的入迷,有了强烈的兴趣自然会入迷,入了迷自然有毅力地忘我、勤奋”。的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引领学生愉悦学习及永恒追求的内驱力。基于此,本文根据自己多年教学经验的分享,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提出了一些拙见,希望与大家共勉。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教学课堂
欢乐的课堂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写字大课堂
一条鱼游进了课堂
我的语文书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