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机智的策略与研究

2018-05-14袭阳红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5期
关键词:机智心理健康心理

袭阳红

心理学上认为,教学过程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一个动态过程,受到教师、学生、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总是处在不断变化之中。所以,课堂教学总是充满着各种意想不到的变化和突发事件,也因此,教学机智在当今的课堂中扮演的角色尤为重要。教师要想自如地驾驭课堂这个繁杂多变的动态系统,顺利并有效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就需要掌握教学机智。那么如何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机智的生成,也就成为教育教学工作中值得研究的重要内容。

一、实施教学机智的原则

1.目标指向性原则

虽然课堂教学中存在着各种不确定因素,会发生我们没有预料到的事情,但那并不意味着,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随心所欲,讲多少算多少,讲到哪里算哪里,根本不考虑教学任务是否完成,教学目标是否达成。

2.问题开放性原则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创设情境,进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参予到活动中来,进而发现各种心理问题,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话题开放,学生就会有不同的观点和想法,这就需要教师自身有广博的相关知识,机智灵活地解答各种问题。

3.促进发展的原则

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其心理的健康成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则是在总目标的前提下,通过系统的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发展健全人格,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和学会生存。所以教学机智的应用还要遵循促进发展的原则,促进学生的发展是教育教学根本目的之所在。

4.激励支持性原则

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需要一种自由宽松的、民主与安全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下学生可以畅所欲言,没有太多的心理压力与负担,不用担心教师或其他学生批评自己说错话或想法很奇怪。这种支持性环境的形成,也需要教师有良好的教学机智。

二、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机智的生成策略

(一)用心钻研教材

课前认真备课,熟悉教材,广泛搜集相关材料,上课时就能信心百倍,胸有成竹。教材是课堂教学的依据,教师对相关的心理知识做到精益求精,这样在课堂上,才能灵活机智的解答和处理学生就提出的各种心理问题,才能就现场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流程。

(二)仔细分析学生的心理现状

了解学生,熟悉学生,教师就能从实际出发,因人疏导。首先教师要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掌握每个年龄段孩子会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知道他们能够接受的心理教育方法,然后在心理教育中,选择最恰当的方法,以便使心理教育课程达到最佳的心理疏导的效果。

(三)备课要精心

写好教案后,要将整个过程象演电影一样,在脑子里演习一遍,要把讲课的每个步骤仔细推敲、揣摩,选择切实能够促进学生良好人格的形成,具有科学的与现实的指导意义的教学模式。这样做教师能预料到当自己讲到某个地方,学生可能会提出什么疑问,自己又该如何解答,如果自己提出某个情境,学生又会何种反应。如果某一环节,学生一时不知如何作答,出现冷场现象,教师可以怎样引导,最后应该怎样回归到既定的教学进程。

(四)不断学习,积累知识

当今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令人惊讶。作为教师一定要有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加强个人修养和业务学习。良好教学机智的形成,也是以大量的知识储备作为前提的。

(五)配以良好的教学模式

1.短片导入

目的是诱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达到悦心的目的。兴趣是激发学习动机的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就会对所学知识产生强烈的渴求和掌握知识的愿望,因此,我根据本课的话题,利用学生的切身经历,在上课的学年寻找合适的小演员,组织拍摄录制成视频短片,上课伊始,播放给全班学生,一方面再现问题情境,导出儿童的心理困惑,引发他们想要知道如何排解烦恼,进而期待下一步的学习。另一方面,学生都喜欢当演员,因为是同学年的,更能吸引他们的兴趣,促进他们上课认真听讲,有机会在下节课当上小演员。

2.心灵碰撞

目的就是给学生适量的相关信息,激发其内驱力,把教育者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去完成某一行为,进而达到心理干预的目的。具体做法是课前让学生收集相关问题的材料,先在小组内充分交流后,请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这样做,可以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说出排解心理困惑的方法,也有听别人方法的机会,可以最大限度的资源共享。这种汇报是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展开的,有讲故事、演小品、看课件、绘画、唱歌、舞蹈等多种不同的方式方法,提高学生情绪,营造乐学的良好心理气氛。

3.尝试运用

目的是引导学生思考比较,分析争论与评议不同的见解,使他们明辨是非,引出正確的心理行为,懂得不良心理与行为的消极后果。具体做法是课件列出几个学生在生活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情境,小组成员根据本课所学,商量如何处理,能最大限度的解决问题,而且问题的双方都会有好心情。

4.自我宣泄

目的是让学生将心中积压的消极情绪进行适当的释放,表白自己与达到交心的效果,通过实际的操作活动来宣泄自己的情绪与表达自己的观点,以松弛紧张的肌肉,缓和焦虑情绪。具体做法就是指通过一定的行为或语言等方式,来减缓或释放心理压力,宣泄的表现方式及表现途径多种多样,并且有正面和负面之分。

5.心灵收获

目的是树立健康的心理行为,达到进一步正心的效果,教师加以小结点拨,强化观点,进行正确的心理导向,让学生提高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即认知正常、情感协调、意志健全、个性完整和适应良好,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最大潜能,以适应生活、学习和社会环境的发展与变化的需要,培养健全人格。

四、运用教学机智时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能够正确处理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

2.事先要预设课堂上可能发生的偶然性问题

3.擅长适时变换各种恰当的教学方法

4.注重教师自身心理知识经验的积累和总结

5.重视教师良好个性心理品质培养和提高

以上是我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机智的有关问题的初步探讨,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机智的操作策略的分析与研究,但关于教学机智,还有太多的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去探讨,还有太大的空间供我们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去研究。

猜你喜欢

机智心理健康心理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机智的妈妈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机智的警察
这个世界需要你啊,机智的少年
机智的回答
心理小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