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批评”角度分析《沙尔套山上》
2018-05-14陶慧
摘要:本文从新批评的角度分析阿苏的诗《沙尔套山上》,通过文本细读的方式,在文本中发现矛盾、解决矛盾。主要从诗的结构、形式以及诗歌的张力、意象等方面进行细致的分析。
关键词:结构 张力 隐喻
通过细读阿苏的诗《沙尔套山上》,本文将注意力集中在结构和形式方面,排除一切外部因素,致力于文本的细读,从字词意义出发,逐字、逐节、逐段地研读文本。在文本内部发现矛盾、解决矛盾,最终在对立的调和、张力的消除以及矛盾的解决之中获得意义。通过细读我们可以发现,作品中存在着可以统领全局、将画面连接在一起的整体意象,也有着诗歌极富张力性的有机整体结构。
一、整体和细节之间的焦点转换
该诗由各种细节拼凑而成,同时又有着某种组织原则。通过文本细读发现,在“右边哈萨克斯坦/左边格登碑/中间流淌着沉默的苏木拜河/河的对岸:向西是异国的远方”中,整个空间环境被看作是一个整体,由“右—左—中间”“近—远”,形成了一个极有逻辑的空间结构,到了“一片片村落坐拥/辽阔的宁静/日光,堆上祖国的沙尔套山/敖包肃然/石头冰凉”时,整体很快又被划分为了具体的细节。诗人把每一个意象都独立出来放到大的空间背景之下,形成了一幅幅独立的画。但因为在此之前已经建构了一个有逻辑的空间结构,所以这些独立的意象又被放置在大的空间中,犹如无数拼图拼就了一幅画,呈现出一个张力性的有机整体。把这个空间的整体印象打碎为单个碎片之后,诗人又把它们重新组织了起来。“此时在松拜的山巅,我伫立/凝望——/看见神幡举起长天/酒碗举起泪水,歌声举起星星的神辞”“白云之下,青草之上/三只奔忙的蜜蜂……而一万匹骏马逶迤在/草原的最深处……”通过一个人的凝望,再次把一个个破碎的、模糊的、单个的图片放置在了同一个空间里,我们又一次感受到这个纵图被组合成为了一个横向展开图,近处的景色一目了然,而远处的整体场面又难以完全入眼。因此,诗人加入了“声音”以弥补“视觉”感官的不足。形成了一场壮阔的视听盛宴。不仅诗人创作的整个画面有机地组织了起来,而且看到这些蜜蜂、骏马暫时成为独立的个体,它们忙碌、奔驰,可忽然又被弹回到了它们应有的位置,形成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集结,如“马背上的时光,像闪电一样/疾驰,远去”,在整体之中失却了个体的身份,给予读者一种极鲜明的感觉。于是,这种由整体到细节的焦点转换,在无形之中给读者一个感觉的线索。
二、深沉的张力和矛盾
这里要着重分析第三节“凝望”一词后面的破折号,这一破折号似一个悬念,其后的“看见神幡举起长天/酒碗举起泪水,歌声举起星星的神辞”看似是给了凝望一个交代,可仔细咀嚼,发现诗人又卖了个关子:神幡举起长天、酒碗举起泪水、歌声举起星星的神辞。这是一种陌生化的写法,可以说是主谓宾的不合理搭配,也可以说是“神幡、酒碗、歌声”的拟人化,这样的搭配突然迷惑了我们的眼睛。正是在这几种不同意义的摇摆不定之中,新的意义被激发出来,使其意蕴有了自由想象与驰骋的空间。这种强烈的张力和矛盾,使人在阅读的过程中从迷惑而到达顿悟,产生强烈的阅读快感。
由于张力总是涉及对立与对照,因此它似乎与辩证法有着某种联系。诗歌中蜜蜂奔忙搬运着的,是一朵野罂粟花的香气。这里的罂粟花与蜜蜂搬运的香气就形成了对立效果。罂粟花食用后易致瘾,它的香味中就带有危险的因子,因此罂粟花与香气就构成了潜在的危险。这看似在情理之中,又似在情理之外,让人不免要深究其中潜在的、复杂的矛盾。
三、具体意象的隐喻效果
诗歌中的意象以空间结构划分,主要可以划分为两类,一类是大地意象,一类是天空意象。诗歌中山、河、石几个意象综合起来可以概括为大地意象,大地是承受者,它伸展着承受人类筑造和栖居的岩石和水流,承受动物、植物和其他一切的存在。我们从大地那里获得生存的根基,因而这些意象便有着生命根基的隐喻。石头会让我们联想到大地的坚韧与厚重,诗中的“石头冰冷”,石头中隐藏着冰冷与痛苦,痛苦在石化的过程中自行保存到了岩石的封闭状态中。因而,岩石闪现着从最早的寂静冰冷中而来的古老渊源。日光、白云、星星等都可以笼统地概括为天空意象。天空中的太阳、星星、白云都是遥不可及而又神秘的,像时间一样看不见、摸不着却又真实存在着。“站在离神最近的地界/我的心,被清洁的风反复吹渡/一遍又一遍……”最后所有的意象都凝结成一个人的感受,踏实的大地和神秘的天空都在这离神最近的地界,所有意象都归于宁静。
总而言之,在细读这首诗时,我们最先看到的是诗歌的语言,以及由于诗歌语言的特性而产生的内部结构的复杂性、矛盾以及张力。然而,当细读过程结束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所有被打碎的细节最终都归于整体,所有的含混与矛盾都被消除。
(作者简介:陶慧,女,研究生在读,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责任编辑 葛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