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的注意力

2018-05-14沈惠文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5期
关键词:专心入学注意力

沈惠文

注意力是指人的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某种事物的能力。学习注意力是指学生在学习时,他们的意识,指向和集中在书本、教师、同学等教学过程中,是对学习的一种积极的情感状态。注意力是最重要的基本学习能力。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是否集中,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及终身学习习惯的养成。特别是刚入学的小学生天真无邪,懵懂无知,对未知世界充满了好奇,如果不形成良好的注意力,那将会对他们今后的学习造成极大的影响。为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取多种有效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注意力,为学生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关爱每一位学生,增进师生情感,激励学生的注意力

我们大家都知道,喜欢一个人,就会喜欢听这个人说话,孩子也不例外。初入学的孩子,刚脱离父母的怀抱,还沉浸在妈妈温柔的叮嘱中,脑子里是美丽的童话。他们来到学校,什么也不懂,什么也不会,一切从头开始。切忌面对这些懵懂的、不会听话的孩子大声呵斥,或者他们来寻求帮助时毫不理会,这样,学生对你会敬而远之,毫无兴趣,对你的课也不会感兴趣,更谈不上集中精力了。我们老师一定要抓住孩子刚入学这一契机,关爱每一位学生。说话时语调要柔和,态度要和蔼,消除他们在未知学校里的害怕情绪。亲和学生,抚摸一下他们的小脸,牵牵他们的小手,问问他们:“学校的饭还吃得惯吗?”“热不热?”“谁来接你?”“有什么不知道的尽管来找老师。”“你好可爱。”等等,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喜欢他,他也会自然而然地喜欢老师,从而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对于喜欢的老师,孩子们就会喜欢上他的课,上课时,就会很专注。即使偶尔有不专心的时候,老师一个暗示的眼神和手势,学生就能感受到老师的提醒,马上会心领神会,把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上来。这种师生之间的情感,不仅会让学生上课时专心听讲,甚至会让学生喜欢上你所教授的这一门学科。

二、关注学生的视听觉感受,养成注意力集中的好习惯,增强学生的注意力

注意力是一切智力活动的基础,是人的智力活动、学习活动的总调度师,注意力是知识的窗户,没有它知识的阳光就照不进来。注意力包括视觉注意力、听觉注意力和综合注意力。一年级的孩子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学中,教师可采用直观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视觉,将学生的注意力按教师的教学思路进行转移。如:充分利用电脑动画、录音录像、投影等电教手段,这些色彩艳丽、形象生动的画面能有效地刺激学生的视觉感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专心学习。还可以用讲故事,或播放优美的音乐的方式来进行课堂教学,或看情景图请小朋友们自己编故事,或者说:“小朋友们,今天我们来讨论一个问题,大家一起出主意,好吗?”等等,以此来吸引孩子的听觉感官。并要求学生把看到的,听到的说给其他小朋友听。还可以以玩游戏的形式,拿学具操作,一边动手操作,一边看,一边听,一边说,有效的调控好学生的注意力。

另外,要重视培养学生看和听的好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小学生的学习特别重要。初入学的孩子,经常出现观察不仔细,抓不住要点,老师讲课或同学发言时,他不听,无所事事,等问到他时,他又一脸茫然,这会严重影响他后续的学习。因此,教给学生看和听的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看图或看黑板时,要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有顺序的认真看。眼睛一定要跟着老师,老师说到哪儿,指到哪儿,就要求学生的眼睛要看到哪儿。同时老师还要及时提醒那些不专心的孩子,表扬那些注意力集中的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特别是表扬那些在看书或读题时,能做到一边看,一边读,小手还能一邊指着的小朋友,以此来提示全体学生,让那些做的不好的学生能及时改正。对于“听”,老师也要提出具体的要求,首先,要专心听老师讲课和同学发言,听清楚他们说的每一句话,脑子里不能想其他事情,眼睛必须看着说话的老师或同学。其次,别人发言时,不要随便插嘴,要耐心的听完别人的发言,再发表自己的意见;当别人的发言有错时,要学着用恰当的语言评价同学的发言,做到不重复别人的想法,自己的意见要建立别人发言的基础上,或者提出自己与别人不同的想法;当别人的想法与自己不同时,要虚心接受,一边听,一边更正自己的观点,不盲从,要有选择的接受,做到一边说,一边听,一边想,从而增强学生的注意力。

三、恰当的运用组织教学,建立良好的课堂秩序与和谐的教学氛围,调整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组织教学是指教师在课堂上运用适当的方法,集中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建立良好的课堂秩序,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一系列工作。新入学的孩子由于年龄较小的特点,注意的集中性和稳定性还很弱,课堂上往往不能集中注意力听课,老师的组织教学就越发显得重要。小学一年级学生的特点是活泼好动,有意注意持续时间短,自制力较差。科学家对儿童的研究表明:7-10儿童连续注意力最长只能坚持20分钟左右,大脑就会出现阶段性疲劳。如果将他们的学习当作单调的教师讲、学生听的过程,将会使他们的兴趣荡然无存,课堂上表现为无精打彩,注意力分散。据此,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恰当的运用组织教学,建立良好的课堂秩序与和谐的教学氛围,调整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从课堂常规训练入手,调整学生的注意力。要求学生课前要做好充分的上课准备,把上课要用的书、课本、文具准备好,放在规定的位置,再出去玩,以免上课了,同学们都静息好了,他还在翻书包,影响全班同学。一旦上课,就要求学生要保持安静,坐姿端正,听从老师的引导。其次,在教学中,教师只有把教学活动组织得生动活泼,形式多样,氛围和谐,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注意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要靠长期的坚持与训练。从课堂入手,通过课堂教学内容和活动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恰当、灵活的组织教学维持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促进学生注意品质的良好发展。

猜你喜欢

专心入学注意力
哲理漫画
让注意力“飞”回来
入学通知书
五行真经
入学面试
A Beautiful Way Of Looking At Things
废寝忘食
入学第一天
专心的小玛妮雅
阅读理解两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