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课堂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2018-05-14宋振宏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5期
关键词:主人主体意识

宋振宏

我们教學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数学教师的任务是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具有持续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以适应时代的要求。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呢?

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倡“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人的能力并不是靠“听”会的,而是靠“做”会的,只有动手操作和积极思考才能出真知。因此,我们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做“听客”和“看客”,要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动口、动手、又动脑,亲身参与课堂和实践,包括知识的获取、新旧知识的联系,知识的巩固和应用的全过程。

一、在课前活动中培养自信

学生的已有经验是获得新知识的基础,只有熟练掌握旧知识,才能学好新知识,而旧知识的复习又是学生自我展示的最好舞台。因此,课堂上教师抓住课前复习的机会,开展课前活动,让学生在参与课前活动中展示自我,培养自信,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课前一练中,把课堂复习的全过程都交给学生,既能督促学生自觉总结、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同时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因此,在课前一练中,我采用学生主持,小组竞争的方式进行。上课铃声一响,一名学生走上讲台,微笑着说:今天的课前一练由我主持,然后公布课前一练的规则。这一举动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在课堂中的主人地位。接下来由主持人提问上节课所学内容及与这节课学习有关的学习内容,其他同学抢答问题,答对了,给小组加分,答错了,给小组扣分,获小组总分第一名的,给小组成员一面小红旗。这样既为学生营造了参与竞争的氛围,搭建了张扬其个性的舞台,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增强了学生知识,更展示了自己,锻炼了自己,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同时为新知识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在兴趣盎然中参与学习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引导学生步入知识宫殿的向导,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新课伊始,教师用新颖的语言,美妙的故事,有趣的活动导入新课,为课堂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的参与意识。例如,讲简易方程时采用了猜谜语活动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学们,今天我们做个数学游戏:你们现在每人心里想好一个数,用这个数加上 2乘以2得出的积减去5,再减去原来想好的数。好了现在只要你把最后的结果告诉我,我就能立刻猜出你心里的那个数。”踊跃的游戏以后,不失时机地推出板书课题“简易方程”。在讲“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时我采用设置悬念引入:先让学生在纸上画几个任意的凸四边形,再要求把各边中点顺次连接起来,观察构成什么图形,当学生看到不管怎样的凸四边形都构成了平行四边形,既兴奋又惊奇,他们非常想知道其中的奥秘,这时老师再提出三角形中位线问题,从而把学生的学习引入一个新的境界、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也调动起来了。

三、在小组合作中掌握知识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作为向导领着学生踏上那条艰难的求知小道,要让学生知道发现真理的是他们自己,你只是他们的助手,但他们缺了你又不行……”课堂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小组的八名同学在小组长的带领下通过阅读教材,小组研究掌握知识。能让学生观察的让学生观察,能让学生思考的让学生思考,能让学生表述的让学生表述,能让学生动手的让学生动手,能让学生探究的让学生探究,“书本让学生读,问题让学生提,思维过程让学生说,难点让学生议;规律让学生找;结论让学生下。”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课堂上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例如:教学《数怎么不够用了》一课,在学生急于知道数怎么不够用了时,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己阅读教材37至42页,看看自己能学会什么。同学们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认真阅读。片刻,教室里立刻出现一片七嘴八舌的交流声;小组内8人不禁“交头接耳”,自以为想法很好的同学,手指着书本,口说着,手拿着图形比划着。同伴听后,或说自己的想法,指出同伴的不足,有的还为区别争论起来。经过8—10分钟后,每名学生都掌握了有理数意义等本课教学内容。

四、在展示汇报中表现自我

要想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发挥其主体地位,必须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即学生对于自己学习主体地位、主体能力、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而要唤醒和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必须营造平等、民主和和谐的课堂气氛。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能促进师生双方交往互动,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能真正把教师转变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把学生转变为真正学习的主人。

五、在总结练习中提高能力

陶行知先生说过:“真正的教育必须培养出能思考会创造的人”。善于思考、归纳总结是创新学习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能力。每节课结束时的课堂教学总结我让学生来完成,提问: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大家互相补充,把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完整。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的了解,也提高了学生概括总结能力。同时也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综合上所述,数学课堂教学要考虑到学生怎样学,怎样思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是一种开发学生潜能的教育,能有效地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习能力,培养创新意识,从而发展学生的数学素质。同时,素质的提高又为高一层次创新意识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当今是信息高速发展的社会,在这竞争时代,社会要求人类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今天的学生也就是明天社会的主人,作为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而在这浩瀚的知识海洋里,我们不可能在有限的时间里把一切都教给学生,但我们有责任帮助学生成为那宝贵的45分钟的主人。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善于引导,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去参与学习,成为课堂的主角,成为学习的主人。

猜你喜欢

主人主体意识
论碳审计主体
磨课活动中多元主体需求的深度挖掘
如何培养孩子的节约意识
例谈概率统计备考的五个意识
何谓“主体间性”
主人有的我也有
租赁房地产的多主体贝叶斯博弈研究
租赁房地产的多主体贝叶斯博弈研究
弓的主人
初一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应从“理解”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