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细读的妙处

2018-05-14肖复兴

润·文摘 2018年5期
关键词:白莲花耗子紫藤

肖复兴

读书从来有粗细快慢之分。

读书细的功夫,是阅读的基本功之一。读书要细,这个“细”,说着容易,做起来很难。已故的老作家汪曾祺先生的短篇小说《鉴赏家》,或许能够从阅读的细这方面给予我们一些启发。

小说讲述乡间一个名叫叶三的水果贩子,跟城里一个叫季陶民的大画家交往的故事。这个大画家家里一年四季的时令水果,都是叶三给送,所以他和画家彼此非常熟悉。有一次叶三给画家送水果,看见画家正画着一幅画,画的是紫藤,开满一纸紫色的花。画家对叶三说我刚画完紫藤,你过来看看怎么样。叶三看了这幅画,说:画得好。画家问:怎么个好法呢?

我们特别爱说的词是:紫藤开得真是漂亮,开得真是栩栩如生,开得真是五彩缤纷,但是,这不叫好,更不叫细。叶三只说了这样一句话:您画的这幅紫藤里有风。画家一愣,说你怎么看出来的呢?叶三说:您画的紫藤花是乱的。

这就叫细。紫藤一树花是乱的,风在穿花而过。读书的时候,要格外注意这样的细微之处,这是作者日常生活的积累。作者在平常的日子里注意观察、捕捉到这样的细微之处,才有可能写得这样细。细,不是只靠灵感或者才华就可以写出来的,而是日常生活在写作中自然的转换。而对于我们读者来说,在文本阅读中读得仔细,会帮助我们在生活中观察得仔细;同样,在生活中观察得仔细,也会帮助我们在阅读中读得仔细。

又有一次,画家画了一幅画,是传统的题材,耗子上灯台。画完了以后,赶上叶三又送水果来,画家说你看看我这幅耗子上灯台怎么样。叶三看完以后说,您画的这只耗子是小耗子。画家说奇怪了,你何以分出来?叶三就说:您看您这耗子上灯台,它的尾巴绕在灯台上好几圈,说明它顽皮,老耗子哪儿有这个劲头,能够爬到灯台上就不错了,早没有劲头绕了。

这就叫细。

又有一次,畫家画了一整幅泼墨的墨荷,这是画家最拿手的。他在墨荷旁又画了几个莲蓬。叶三又送水果过来,画家问他画得怎么样。画家也跟小孩儿一样,等着表扬呢,因为叶三是他的知音呀,但是这次叶三没表扬,他对画家说:您呀,这次画错了。画家问,我错在哪儿了?叶三说我们农村有一句谚语:红花莲子白花藕,您画的这个是白荷,白莲花,还结着莲子,这就不对了,应该是开红花才对呀。画家心下佩服,他想,叶三一年四季在田间地头与农作物打交道,人家的农业生活知识比自己来得真切!画家当即在画上抹了一笔胭脂红,白莲花变成红莲花。

细,还在于生活的积累。没有生活知识的积累,只凭漂亮的词语是写不好文章的。“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细读,锻炼我们的眼睛,让我们的眼睛能够看到文字背后的细微之处;也锻炼我们的心,让我们的心在日常生活之中能够细腻而温柔。

(秋水长天摘自《中国纪检监察报》)

猜你喜欢

白莲花耗子紫藤
紫 藤
狗咬耗子别议
那些永不过时的“骗局”
每个矮个子女生都有一部心酸史
当代青年的9大特征
一路落花香(下)
耗子事件
欢迎狗咬耗子
做一只循规蹈矩的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