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地基施工若干问题研究
2018-05-14李斌
摘 要: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各界对房屋建筑地基施工的质量要求越来严格,为了适应社会大众的日常生活发展要求,必须创新房屋建筑地基施工策略,实现社会大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维护。在建筑工程实践中,地基项目是房屋建筑正常运行的基础,地基项目的整体质量与房屋的综合性能状况密切相关。为了适应现阶段建筑工程质量的发展要求,必须创新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技术方案,实现工程施工质量的有效性提高。
关键词:房屋建筑;地基工程;施工技术;技术特点
1 地基工程施工概念
地基主要指未经处理或已经处理过的土层,建筑地基基础主要指承重建筑结构荷载力的工程项目。房屋建筑地基即具备一定深度的土层。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房屋建筑发展规模逐渐扩大,人们的生活质量水平越来越高,对于房屋建筑的综合使用性能要求越来越严格。在建筑项目发展过程中,地基项目是基础性的房屋建设项目,地基的整体施工质量与房屋建筑工程的整体安全性密切相关,特别是近些年来高层建筑的不断兴起,对于高层房屋结构的应用质量要求更为严格,需要做好高层房屋建筑的地基施工工作,提升建筑物地基的整体稳定性[1]。
2 工程施工特点
在地基基础施工模块中,房屋地基施工存在一系列的发展特点。这具体表现在地基施工形式的差异性方面,由于我国各个区域的地形条件差异性,地基施工具备复杂性的特点,比如在我国东北一些区域,淤泥土地基、熔岩土地基等较为普遍,相比于普通区域的施工区域,有些地震活动较为频繁的区域,其地基施工状况更为复杂[2]。
在地基基础工程实践中,其工程项目具备事故多发性的特点,如果基础工程出现施工及设计上的问题,将会导致施工安全事故的出现,比如建筑物上部结构塌落问题,不能进行上部建筑物的有效性承重。当地震发生时,稳固性的地基基础能够实现上部建筑物的有效性承载。地基施工项目具备一定的隐蔽性,地基结构是比较特殊的结构,能够增强建筑物的整体稳定性及抗震性,能够避免由于纵向应力问题、横向应力问题等造成的建筑坍塌现象,在房屋建设施工中,地基基础施工具备非常重要的施工地位[3]。
区别于普通的建筑工程施工项目,地基基础工程施工具备一定的隐蔽性,其施工程序比较复杂,需要根据实际施工环境,进行具体施工程序的选择,从而进行地基类型的优化选择,实现工程施工难度的控制,在这个过程中,如果质量监控不过关,就容易加大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地基基础施工项目虽然属于地下建设项目,但其地基承载作用比较显著,对于建筑物质量的提升影响深远。随着高层建筑规模的逐渐扩大,如何做好地基施工处理问题,成为房屋建筑施工的重难点,一旦处理不当,会出现一系列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问题,其影响波及范围比较广泛[4]。
3 地基施工常见问题
在地基基础建设中,混凝土是重要的应用材料,如果不能进行混凝土质量的有效性控制,将会降低地基项目的应用性能。在基础项目实践中,混凝土结构裂缝是客观存在的,在工程实践中,导致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因素诸多,比如枕木垂直线问题,混凝土结构受力不均匀性问题,混凝土搅拌不均匀问题,在水泥反应过程中,如果不能进行水泥配合比及反应状况的控制,就容易大量热量的产生,这会加大混凝土结构的内外温差性,导致混凝土裂缝的出现。如果混凝土外部水分蒸发过快,就容易导致混凝土结构的缺水性问题,导致巨大拉应力的产生,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拉伸强度时,会导致混凝土裂缝的出现[5]。
施工材料的应用质量与建筑地基的整体质量状况密切相关。这与施工者的工作素质也存在必然的联系,有些施工者不具备良好的材料筛选意识,使用综合性能、质量较差的钢筋、水泥等材料,这不利于提高房屋地基的整体施工质量及施工强度,不能适应现阶段建筑项目的施工发展要求。在房屋地上部位建筑过程中,极易出现建筑事故隐患问题,导致地基安全效益的下降。在地基施工实践中,有些施工者缺乏严谨的工作态度,不能就地基施工现场状况展開详细及认真的了解,不能进行施工区域地质状况、地形状况等的综合性考虑,不能根据工程实际施工状况,进行恰当性施工技术方案的选择,难以提高地基施工的整体质量,导致房屋整体建筑质量的低下[6]。
在地基工程实践中,需要做好施工信息的记录工作,做好土层的加固工作。在注浆实践中,为了提升项目施工水平,需要就地基承受力状况展开考察,将地基压力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做好地基土层的加固工作。但在注浆过程中,有些施工程序往往存在漏浆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进行调查及调整,将不利于地基施工的安全性及稳固性,不利于提高地基施工的整体质量[7]。
4 地基工程施工方案
4.1 地质勘探优化方法
为了提升地基工程的整体施工效益,必须优化地质勘探优化策略,做好工程建设前的准备工作,针对工程施工地点的水文状况、地质状况、土地使用状况等展开勘察,进行工程地质信息的动态性了解,根据实际施工状况,进行地基施工方法的选择,切实提高工程的施工效果及应用质量,从而推动房屋建设工作的正常开展,确保勘察工作的真实性、细致性、认真性。在软性土工程建设中,需要进行钻孔深度的合理性选择,满足地基工程建设的发展要求,避免出现房屋开裂问题、扭曲问题[8]。
4.2 房屋结构设计模式的优化
通过对地基基础建设方案的优化,有利于提升房屋的建设效益,为了提升房屋的综合应用性能,需要根据实际施工状况、房屋结构状况等进行施工场地地质状况的分析,实现房屋建筑结构的优化,提升建筑物的整体承载力,避免建筑结构出现裂缝、变形等问题。在房屋设计过程中,需要进行所施工场地综合施工环境的动态性分析,进行地基建设状况的反复性确认,根据社会大众的生活要求,进行地基承载力结构的控制,提升建筑物的应用效益,增强建筑物结构的稳定性。在建筑工程实践中,如果房屋由于地基问题而出现沉降或倾斜现象时,需要立即停工,及时制定解决策略,这需要引起勘察人员、设计人员、施工人员的充分性重视,参与者间需通力协作,避免建筑物结构出现损坏问题[9]。
4.3 地基类型的选择
在地基类型选择過程中,需要根据施工技术、房屋结构、施工土质等状况展开分析,遵循因地制宜的施工方案。如果房屋建筑处于竖向系统压力传向环境,其地基基础的承载力将不能满足建筑物的使用要求,需要进行独立性地基基础的选择。如果房屋结构基础比较薄弱,可以选择筏形基础地基结构,实现地基稳定性的提高。如果处于土质状况较好的施工区域,则可以选择支撑式钢筋混凝土施工模式,针对土质较为松软的状况,需要进行沉井基、桩基的选择,提升房屋地基基础施工建设水平,提升房屋建筑的综合施工效益,切实解决房屋建筑质量及安全发展问题[10]。
4.4 分段施工环节
在分段施工模块中,需要遵循科学性的施工选择,由边缘至中央夯向,夯向完毕后,需要进行推土机等设备的使用,做好整个场地的整平工作,在进行放线的定位,进行夯击次数的控制。在强夯法工作实践中,需要遵循相关的加固性原则,深入贯彻先深后浅的施工原则,针对其深层土状况、表层土状况等展开加固。如果施工条件允许,可以进行小夯锤击方法的选择,严格遵循强夯技术应用参数标准,确保夯位的精确性。在夯击过程中,如果坑内留有积水,则需要展开立即性排除,避免夯击过程中,积水问题的产生。
在进行分段施工时,首先要坚持由边缘向中央夯向,在夯向了一遍以后需要利用推土机来将整个场地整平,再进行放线以此定位,其后进行夯击。一般情况下,其强夯法中的加固原则就是进行先深后浅,再对其表层土、中层土以及深层土进行一次加固。再夯完了一遍之后就要应用低能量将其再满夯再进行一遍,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应用小夯来进行锤击。除此之外,要严格依照试验当中所得出的强夯参数来进行夯击,并且夯位要准确还要使落锤得以平衡。如果在夯击的坑中含有积水,需要立即进行排出,如果在夯击的地区中含水量太大,就需要先将砂石铺好再进行夯击,而且要在夯击完了一遍以后,再用周围的土以及新土将出现夯击的坑填平,最后再进行一遍夯击。
4.5 强夯法
在强夯法应用过程中,需要积极做好预压工作,进行推土机的使用,做好对平整地基的预压工作,进行科学性试验方法的选择,实现施工材料质量的控制,做好夯点的定位工作,进行具体测量方案的优化。在这个过程中,若地基间水量较高,需要进行排水法与沙石填充法的结合,做好砂石的填充工作,针对粗砂及砂石展开垫层工作,避免地基及设备出现塌陷问题,确保设备的正常运作,保障强夯过程中,孔隙水压的消除。为了保障强夯后场地的平整性。在强夯过程中,需要遵循从四周往中间的施工路线,利用夯锤展开夯击,实现地基地面的整体均匀性,增强地基地面整体承载力。
4.6 注浆法
在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实践中,注浆模式的应用范围比较广泛。为了提升工作效益,需要做好应用前的准备工作,做好钻孔尺寸、深度、位置等的计算工作,数据计算完毕后,再对浆液展开配比,实现注浆法配比方案的优化,根据地基实际状况,进行科学性配比方法的选择,提升基础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
5 结语
现代房屋建筑工程体系具备复杂性的特点,随着高层建筑物发展数量的不断增加,社会各界提升了对建筑物安全性的重视。由于不同的施工环境、施工技术条件,地基基础工程施工难易性高度不一,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参考文献:
[1] 林兴敏.现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的探讨[J].低碳世界,2015(1):214~215.
[2] 路培强,王光辉.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探究[J].河南科技,2013(24):131.
[3] 于春雨,陈家驹.关于现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的探讨[J].民营科技,2016(5):142.
[4] 刘建设,张卫国.探讨现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4):196~197.
[5] 宋兆阳.房屋建筑地基基础施工技术及应用[J].技术与市场,2012,19(12):51~52.
[6] 王振波.探讨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与现代房屋建筑[J].科技与企业,2013(1):205.
[7] 陆德宁.试论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的有效运用[J].建材与装饰,2016(7):47~48.
[8] 张文君.关于现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研究[J].四川水泥,2015(5):127-127.
[9] 杨万华.浅谈房屋建筑地基基础施工技术及应用[J].四川建材,2012,38(1):182+184.
[10] 朱珊.浅析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5(49):39~40.
作者简介:
李斌(1982-1-24),男,本科,中级、工程师,研究方向:建筑工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