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多动症儿童的研究现状及应对措施的浅谈

2018-05-14伏雪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5期
关键词:多动症注意力症状

伏雪

多动症,又称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简称ADHD)。表现为与年龄和发育水平不相称的注意力不集中和注意时间短暂、活动过度和冲动,常伴有学习困难、品行障碍和适应不良,是儿童期很常见的精神失调。据估计,约25%-40%的此类儿童有学习困难;30%-90%此类儿童同时患有情绪障碍。在7岁以下,约有3%至5%的儿童会出现症状,且有相关研究资料表明,我国多动症儿童发病率越来越高。由于对这种病症的认识增加,最近才发现这种病症同样出现在成年人身上。因此对于多动症儿童,在学龄期的干预,尤为重要。

一、多动症儿童的症状体征

(一)注意缺陷

主动注意保持时间达不到患儿年龄和智商相应的水平,是多动障碍的核心症状之一。这种小儿的注意很易受环境的影响而分心,注意的对象频繁的转换。他们对来自各方面的刺激都表现出注意,却很难集中注意力于一件事上面。

(二)活动过多

多数患儿从幼儿开始就格外好动。在有需要安静的环境中,明显表现出比一般儿童的活动量和活动内容多。活动多在幼儿时期就很明显,只是当时没有秩序纪律的约束,家长会觉得只是活泼好动,当进入小学后,因课堂规则秩序限制,儿童动作异于正常儿童,表现显著。

(三)冲动性

多动症儿童易受外界刺激而兴奋,缺乏克制能力,常做出不加思考的举动。表现出幼稚、任性,事前缺乏缜密考虑,不顾行为后果。他们情绪不稳,容易发脾气,时常会无故的叫喊或哄闹,又无耐心,做事都是急匆匆,毛毛躁躁的,一般正确率不高。

(四)学习困难

多动症儿童的智力水平大都接近正常或处于边缘智力水平,由于注意力缺陷和活动过度,患儿学习比较困难,不能有效接受课堂知识,不能及时完成作业。

二、目前我国多动症的研究现状

1.多动症要正确诊断,需多靠行为观察,再加上多种测试配合确认。正确诊断要依赖详细的病史,包括从父母、老师处获得的资料。然后依据DSM-IV-TR的标准,由受过专业训练的医疗者提供才行。同时(DSM-IV)根据症状维度,将ADHD分为3个主要亚型:

(1)注意力缺陷为主型(ADHA-I),主要表现为难以保持注意力集中、容易分心、做事有始无终等;

(2)多动-冲动为主型(ADHA-HI),主要表现为过度活动、喧闹等;

(3)混合型(ADHD-C),注意缺陷症状及多动冲动症状均较突出。

2.多动症的研究与治疗相对较晚,而后又多集中于经济发达地区,在相对落后的城市和乡村,对于多动症知之甚少。

3.很多家长对多动症的认识较少,矫正意识不强,认为只是孩子正常的活泼好动,错过对于儿童多动症最佳的干预时间。

4.多动症本身并无治疗最佳药物,现今最常用的利他林(Ritalin)有很大的副作用。

5.就目前多动症儿童发病越来越高的趋势下,教育资源不足,教育分配不平等的现状下,学校不能完全设置专门的教师和工作室进行关注干预。

三、多动症儿童的教育干预措施

(一)家庭教育环境干预

(1)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围

父母应该给孩子提供良好和睦的家庭氛围,学习解决家庭问题的技巧,减少家庭人际冲突;学会与孩子共同制定明确的奖惩制度,规范孩子的目标行为。可以采用行为主义的阳性强化法,及时对于孩子正确的行为给予鼓励,或采用消退法消除孩子的不良行为,即对不良行为不给予关注,不重视,减少反馈。

(2)减少外部环境刺激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本来就比一般孩子难以集中注意力,需要家长有意识的培养孩子的注意力。避免去人多吵闹的大环境,多进行集中注意的训练,同时当孩子专注于一件事的时候尽量不打断孩子的思绪,减少房间多余的刺激,增加孩子一个人独处的时间。

(3)有意識的专业培训

多动症儿童,不同于一般儿童,家长需要对孩子有意识的专业培训。例如:游泳、舞蹈、围棋等等都是较好的选择。奥运会游泳冠军菲尔普斯,曾就是多动症儿童,通过其母亲不放弃的信念,利用他本身的优势取得成功。因此,家长在平时的生活中,要善于发现自己孩子的优势和爱好,着重培养。

(二)学校教育环境干预

(1)老师要正确引导

目前对于多动症儿童倡导随班就读,融合教育。在老师方面,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学生的个别特殊,我们可以再上课时将他调整到第一排,以利于监督指导,减少不必要的多余动作。其次,我们也需认识到他们是普通的学生,给予他们足够的耐心和支持,不厌烦不放弃。最后,我们也要引导班级学生的正确态度。让他们感受到来自班集体的温暖。

(2)学校专门机构的设置

在多动症儿童随班就读的学校中,需要设置专业的部门人员,针对多动症儿童,开展专门的干预活动。

(三)社会环境干预

(1)社会的正确态度

多动症本身是一种病症,并且可以矫正,需要我们提高认识,帮助多动症儿童及时矫正自己的问题。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我们需要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相互信任,友爱的环境,不歧视不漠视,互相支持,帮助。

(2)社会机构的设置

在多动症的的家庭,对父母家庭来说,本身是一种不幸,如此需要社会给予这样的家庭、孩子更多的关怀,成立服务于多动症儿童的社会机构,矫正多动症儿童的干预机构。可以建立有关多动症儿童研究交流的学术组织,及时交流经验信息,提高防治水平。

四、关于儿童多动症的思考

当今,父母们对教育孩子都有一些研究,他们尊重孩子,放手让孩子们自己活动,但有一部分片面追求“自然后果教育法”,对规则性的东西强调少了,很少明确对孩子树立活动规则,即对孩子说“不许”“不行”这样命令,这样必然导致孩子活动行为的增加,如果过度片面追求这样的教育,容易造成多动症。因此,作为父母,需要我们全面提升自己的教育理论,改进教育方法,多关注自己孩子的行为表现。

总之,多动症儿童需要来自父母、学校以及社会的共同关注,我们仍需携手努力,让他们拥有一个快乐的学生时代,灿烂的明天。

猜你喜欢

多动症注意力症状
胆结石的症状有哪些日常护理知识需知道
让注意力“飞”回来
小学多动症儿童的成因分析及教育干预策略研究
People with ADHD(多动症)have Different Brains
赶走“多动症”的小恐慌
A Beautiful Way Of Looking At Things
原来我们都有病
阅读理解两则
儿童多动症治疗问题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