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现代教育技术在语文课堂中的应用对提高学生兴趣实用性

2018-05-14江显帼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5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语文课堂

江显帼

现代教育技术,简单说来,就是教育教学中的理论与技术。它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理论与技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技术,通过对教学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学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将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于语文课堂,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学,不仅突破“一支粉笔、一本教案、一张嘴巴、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模式,使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由静态的灌输变为图文声像并茂的动态传播,还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时间利用效率,有利于拓展学生思维,促进想象与感悟能力,从而发展学生的感性和理性思维能力,推动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发展。

通常人们对现代教育技术有两种理解:一种指新出现的教育技术,与之对应的是传统教育技术,这种理解强调对传统的革新;另一种指正在使用的教育技术,它包括传统教育技术和新出现的教育技术。由于第二种提法的范围比第一种广泛,本文把第一种称为狭义理解,把第二种称为广义理解。一般意义上而言,教育的现代信息技术包括:⑴模拟音像技术;⑵数字音像技术;⑶卫星广播电视技术;⑷计算机多媒体技术;⑸人工智能技术;⑹互联网通讯技术;⑺虚拟现实仿真技术。基于奎林(M.R.Quilian)的语义网络理论,现代教育技术使语文学习不止于线性,而是以网络结构将各个知识节点相连,形成相对自由的安排学习模式,学生可以就在课堂上学到的内容进行深入了解,而课堂上的“冰山一角”的知识则点燃他们求知的火花,从而达到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热爱学习的目的,为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考方式提供有益的帮助。

一般说来,语文课程具有很强的人文性、综合性、开放性、实践性。直观情境能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时的创新欲望和潜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导入新课,能通过情景画面,以情激趣,使课堂教学生动、 形象、直观、 感染力强, 全方位地调动小学生的视觉、 听觉、 触觉,多角度地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动机。

例如2013年我在广州市花都区红棉小学见习时,听了两堂语文课,分别是二年级学生的《从现在开始》和五年级学生的《狼牙山五壮士》。第一节课中,教师在幻灯片中播放出鹿、老虎、袋鼠、猴子等动物的图片,然后让学生上台扮演角色,念课文中动物们说的话。这样一来,孩子们兴趣高涨,纷纷举手参与课堂。有两个男生到台前照着课件念出课文,然后边念边在地上模仿袋鼠跳。老师问,跳来跳去的感觉怎么样?学生甲说,好累啊!老师又问,如果让袋鼠当大王,大家都要听他的不停地跳,那你觉得大家会不会同意呢?学生乙说,肯定不同意!我们会累得趴地上的。于是,孩子们从这样的角色扮演环节感悟到不能强人所难的道理,而课件上提供的课文文字和图片给学生们也留下了深刻印象。学生们学习的热情高涨,积极主动地加入课堂,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在识字教学环节运用动画生动展示,同时教师也在黑板上板书,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在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能够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第二节的语文课是《狼牙山五壮士》,五年级的学生比起二年级的学生,课堂发言的积极性明显降低。但是教师采取的教学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他让学生们分成几个小组,进行小组学习汇报,所有的组员上台发言,台下学生提问或点评学生。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有效锻炼,有的学生还用自己做的课件展示学习成果,发表学习感受。他们有的刚上台比较紧张,说话磕巴,说着说着就不再胆怯,自如地运用成语进行语言表达,简洁生动,说得慷慨流畅。然后是教师点评,并就疑点难点问题进行讲解。为使学生更深切地感受到烈士们的爱国精神和壮烈情怀,教师播放了一段狼牙山五壮士的电影视频,然后课件切换到烈士们图片顺时针播放的页面,同时播放着像《黄河大合唱》《东方红》之类的背景音乐,教师开始提问学生,让学生自由畅谈观看视频的感受,大家都沉浸在一种对烈士们充满缅怀和敬意的氛围中,仿佛亲眼目睹了烈士们的壮举。

教师将现代教育技术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辅助手段的确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视听结合的立体教学模式大大提升了学生的接收知识效率,毕竟小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通常在“多种感官并用,学习效率最高”,从而体现现代教育技术的实用性。

诚然,现代教学技术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有利于激发学生感悟和想象能力,提高课堂效率,埋下创新思维的种子。比如,教师可以节约黑板板书的时间来增加对学生口头表达和笔头堂上训练的机会,在实践训练中获得灵感,合作开展小组碰撞思想和智慧的火花。而且这种教学方式有益于从课文内涵和课外延展拓展学生感性与理性思维,化抽象为具体,贴近生活,扩大教学内容容量,启发学生开动脑筋深入思考,培养探究精神,以点带线,以线带面,以面带网,构架起一个任学生自在驰骋的知识体系网络,提高学习能力和知识素养。

但是,根据测量研究,学生不产生疲劳的适当学习时间分别是:6~8岁为30~40分钟,9~12岁为40~50分钟。小学生年龄集中在6~12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必须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精心设计好每项内容,而每一个环节如果无法让学生感到学习是有趣的愉快的轻松的,那么学习对他们而言就会变成没有意思的事情,有没有意思常常是能否吸引儿童兴趣的重要层面。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发挥出极大的实用性,尤其随着社会科技和教育的进一步发展,电子白板教学逐渐登上现代教育技术舞台,目前已相当普遍使用于现代企业会议及某些时事焦点分析类电视节目中等等。翻转课堂也将逐渐尝试于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因为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的确能极大地改变教学效果,尤其对中等学生,即對大部分教学对象有利。我想,只要不让现代教育技术“喧宾夺主”,让现代教育技术切实服务于教学目的和内容,其实用性不言而喻,教学效果也将事半功倍。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语文课堂
巧用应答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实效
浅谈游戏化教学提升低年级语文课堂实效的策略研究
欢乐的课堂
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语文课堂生成资源运用例析
“表现性”语文课堂风景——建瓯市东峰中学课改观摩侧记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写字大课堂
一条鱼游进了课堂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