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进“00后”的内心,教育思维与时俱进

2018-05-14曹燕飞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5期
关键词:班主任思维孩子

曹燕飞

“00后”是泛指公元2000年后全部中国公民,即中国的儿童及青少年群体,这一群体成为中国目前中小学教育的主要对象。他们基本都是独生子女,成为中国目前中小学教育的主要对象。他们都是可爱的孩子,生活在一个物欲横流的年代,现在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地去呵护和引导呢?现如今的教育之难,难在我们的教育有太多的悖论和问题需要面对。而首先要面对的问题,便是我们是否了解现在“00后”的孩子?本文通过一个小学教育工作者的视角,对“00后”的心理行为特征以及教育对策做一些讨论。

一、“00后”学生的心理特点

(一)他们出生在“非常6+1”时代

“00后”学生自从出生的那一天起,就开创了“非常6+1”时代,也就是6个家长面对1个小孩、围着1小孩转,是整个家庭的中心,对于他们的要求父母都尽量满足。这让他们习惯性地在家庭消费、家庭活动等事项中积极发表自己的意愿,进行自我判断和选择,长此以往就培养了他们任性、依赖、骄横、自私的性格,适应生活能力差,社会交际能力弱。

(二)他们是一群“孤独”的“00后”

在我们“70后”那个年代的假期是十分美好的:放风筝、捉鱼、跳“大海”、烤地瓜等。相反,这些“00后”的孩子们为什么会变得“孤独”呢?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他们从小就比我们多了一个“伙伴”——网络,网络对他们的吸引力远远超越钓鱼、烤地瓜。在网络的世界里他们并不“孤独”,他们喜欢用这样的交流方式。还有喜欢在虚拟的游戏世界,组建自己的团队,打造自己的帝国,尽情地厮杀。除此之外,各种补习班也把“00后”孩子们的时间给剥夺了,家长认为宁可对自己苛刻一点也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这让他们不得不“孤独”。

二、“00后”孩子的主要特征

“00后”孩子们背负着空前的学业压力,沉重的情感负担,老师在学校里不停强调考试、学习。孩子回到家,家长也在强调考试、学习,跟焦虑的人在一起,会疲惫不堪。因为他们浸润在爱当中和物质丰厚的时代里长大的,所以知识面宽广,都很善良。他们在现代化的网络世界里生活,现实感很弱,但对个性化生活要求非常高,对话语权要求也很高而不受到前代人的压制。我们小时候被教育成“你是大海里的一滴水,你是沙漠里的一粒沙”,现在的孩子是“我来过了,雁过留声,你们怎么可以不知道我来过?”他必须要展现个性,我们要充分满足他的个性展现,因此,我们的学校德育活动要有这样的意识。

三、“00后”学生的教育对策与管理方法

(一)情感陶冶教育法:用“00后”思维管理“00后”学生

情感陶冶法是利用各种情境中的教育因素,特别是教育者自觉创设的教育情境,对学生实行潜移默化,使其耳濡目染,心灵受到感化,以培养提高学生思想品德情感陶冶法的一种方法。作为新时代的班主任,我们的教育思维需要与时俱进。现在的学生学習途径多种多样,教师要从以前的“高高在上的授课为主”变革为跟在学生后面“促进他、帮助他、鼓励他”。教师只有用“00后”思维管理“00后”学生。因此,要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就要好好利用网络聊天工具:QQ群或微信群。这一功能可以“没大没小”教育民主化,一方面拉近老师与学生与家长的距离,与他们交朋友;另一方面我还能从侧面去了解学生的想法,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我相信每个班主任只要愿意让自己以“00后”心态去面对学生、用“00后”思维去管理学生,学生也会愿意亲近我们的,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不论对我们班主任工作还是教学工作都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二)榜样示范教育法:做一名学习者起着示范作用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写过一本书叫《给教师的100条建议》,中,谈到了我们的每个老师都应当对我们的学生实施个别教育,要用某一件事引起他的兴趣和爱好,鼓励他激励他,激发他的独一无二的个性得到表现。因此,我认为每个班主任都应该是个“首席学生”,成为一名学习者。可以养成随时随地搜集身边故事的习惯,当学生犯错误的时候,我们旁敲侧击,用生活中的真实案例去说服学生、感化学生;也可以在闲暇之余多翻阅一些与教育有关的报刊杂志或上网了解相关信息,多关注新闻媒体,有时候无意间的一个新闻报道都可以成为我们教育学生的素材。所谓“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就应该具有良好的素质和深厚的知识。只有学习型的老师,才能不断充实自己,不断超越自我。

(三) 行为感化教育法: 以无为而达到无所不为

行为感化教育是对思想问题较多和犯有过失错误的人所采取的用行动影响或言语劝导,促使其向好的方面转化的一种教育方法。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最好的教育是教学生自己做自己的先生。”不管是对于管理者还是被管理者,最理想的状态是被管理者能够自觉,管理者大胆放开,因为每个人都不喜欢被约束,尤其是这些“00后”们。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可以运用到“无为而治”的思想。当代教育改革家魏书生先生,有着几十年的班主任工作史,他带班的一个最重要原则是:凡是普通同学能干的事,班委不干;班委能干的事,班长不干;班长能干的事,班主任不干。做到了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没有不干事的人,也没有没人干的事。这也刚好巧妙地运用到“无为而治”的管理方式,重在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做到“以无为而达到无所不为”!陶行知说:“教是为了不教。”其思想从根本上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教育管理中的主体作用,做到“管放结合”。

尊重教育是教育规律的内在要求,符合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和国际教育发展的大趋势,体现了我国宪法和法律的精神。尊重教育是对教育现实的反思,认为传统教育存在的重知识教育、轻精神培养,重专业训练、轻人性教育,师道尊严等现象,是严重违反教育的“育人”本质的。总之,我们要根据时代的脚步来优化自己的教育方式,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学会走进“00后”的内心、转变教育思维,加强学习,投其所好,才能与他们健康快乐共成长!

猜你喜欢

班主任思维孩子
我的班主任①
当一名轻松的班主任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我们的班主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