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育乳用犊牛的几项关键性措施

2018-05-14张国兴

现代畜牧科技 2018年5期
关键词:犊牛培育措施

张国兴

摘要:在奶牛养殖生产中,犊牛培育好坏直接影响后备母牛的生产,影响扩群增量工作,为了探讨乳用犊牛培育问题,笔者根据多年生产实践,逐步摸索出乳用犊牛培育的一整套技术措施,仅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犊牛;培育;措施

中图分类号:S82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9737(2018)05-0014-01

1 适时哺喂初乳

初乳有很好的营养作用,母牛产后5~7天分泌的乳汁为初乳,营养丰富,易被犊牛消化吸收,是普通乳不能代替的,干物质含量比常乳多10倍,常乳干物质为2.5%,初乳为25%,蛋白质占干物质的18%,比常乳多4~5倍,且大部分是由白蛋白、球蛋白、酪蛋白构成,钙、磷、锰等矿物质比常乳多1倍。另外,还有比常乳多5倍的胡萝卜素,是维生素A 的来源,初乳还含有溶菌酶和抗体,溶菌酶能杀灭多种病源微生物,含有抗体的球蛋白可以抑制很多细菌的繁殖,还含有K源凝结素,能拮抗特殊品系的大肠杆菌,所以,对于预防消化道疾病有特效,犊牛出生后胃肠黏膜上无黏液,易被细菌穿过。如吃到初乳后,初乳可代替黏液,比较黏稠,可防止细菌的侵入;另外,初乳具有40—50T的酸度,能在胃内形成酸的环境,可抑制胃内有害细菌繁殖,所以,初乳的防病作用很大。还具有舒肠健胃的作用,进到胃后,可刺激消化腺,分泌消化酶,可早期促进胃肠运动;还因为初乳含有镁盐,俗称泻利盐,具有倾泻作用,可促进犊牛排出胎粪,防止消化不良的发生。因此犊牛出生后要尽快使之吃上吃足初乳。犊牛在生后2h站起就可以喂给初乳,不能无故推迟喂给时间,更不能把初乳扔掉,喂量根据出生犊牛体重大小,一般35 kg重的犊牛每日可喂给1~1.5 kg,以后日给量相当于体重的1/7—1/6,次数5~6次为宜,初乳挤出后要及时补喂,如果温度低可加温到38—39℃,否则易发生下痢,所喂的初乳应该是亲生母牛的初乳[1-2]。

2 科学哺喂常乳

犊牛生后1周开始哺喂常乳,哺乳期2~4个月,哺乳量为500—800 kg,建議前1.5个月喂常乳,后1.5个月喂脱脂乳,每天喂的次数为4~6次,保持不烫手的温度,最后夜间加喂1次,随日龄增长可逐渐减少,向饲料过渡。

3 早喂植物性饲料

干草。犊牛出生7~10在牛栏内放置一些易消化的青干草,任其自由采食,目的是促进瘤胃早期发育,防止舔食脏物,同时也得到一些营养。

精料。犊牛生后10—15天补喂精料,开始喂一些麸皮、燕麦粉加一点盐,煮成粥状喂;1周后可用玉米面、大麦面加一些盐做成混合饲料饲喂,开始时喂20~30 g,慢慢增加到100 g,到1个月可以增加到250 g,2个月时可以达到500 g,以后随体重增加逐渐加料,并保持营养含量。

生后20天后在混合精料中加胡萝卜 20—30 g,2个月时可增加到1000—1500 g,以后随日龄增加逐渐增加。

青贮饲料:生后2个月龄开始喂100—150 g青贮饲料,3个月龄增加到2 kg,4个月龄达到5 kg,同时要给犊牛充足的清洁饮水,一般在生后前半个月饮凉开水,以后再饮正常水。

4 犊牛的卫生护理

4.1 哺乳卫生

生后前3周内要用哺乳瓶来喂奶,当犊牛用力吸吮人工乳头时,由于刺激分布于口腔感受器,可使食管沟反射完全,闭合成管状,乳汁就可以全部流到真胃,如果前3周用哺乳桶喂,食管沟闭合不全,乳汁易流入前三胃,此时前三胃发育不完全,易造成异常发酵,轻则造成疾病,甚至死亡。所以,3~4周后再用哺乳桶来喂犊牛。哺乳用具一定要保持清洁卫生,喂完奶后,应将犊牛嘴周围的奶汁擦净,防止互相乱舔,养成舔癖。

4.2 牛栏卫生

生后母子分离,独居一栏——保育栏,面积充足,阳光要充足,保持空气良好,达到冬暖夏凉,要经常更换垫草,清除粪尿,坚持消毒制度,保持舍内适宜湿度,切忌冷、湿、脏。4.3运动

犊牛活泼好动,喜欢奔腾跳跃,每天要有4h的运动,上下午各2h,多晒太阳,夏天炎热要搭凉棚,冬天注意保温保持合理光照。

4.4 刷拭与保健护理

犊牛与成年牛一样,要经常刷拭牛体,这样可以保持皮肤清洁,促进血液循环,消灭体外寄生虫。另外,还可以对犊牛进行调教训练。每天上下午各刷拭1次,注意观察犊牛的精神状态、食欲、粪便的变化,以便随时采取一些保健措施。

参考文献:

[1]姜红,浅谈农村奶牛养殖的困惑与思路[J].养殖技术顾问,2013(12):232.

[2]张铁英,阜新市奶业发展的促进措施[J].养殖技术顾问,2013(12):228.

猜你喜欢

犊牛培育措施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几种常用措施
小型牛场在犊牛饲养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犊牛传染性腹泻的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
求函数零点个数的措施
解答高中数学问题的几个常用措施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
蟑螂
肉牛犊牛脱水症咋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