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策略分析
2018-05-14周期
周期
摘 要:新时期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建筑工程又关系着现代化建设的程度,工程管理作为建筑工程建设的核心环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新时代给了建筑工程无限的发展机遇,但是在实际工程管理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影响着建筑工程的良性发展。因此,本文深入探究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对这些问题的策略,希望能为促进建筑工程发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供帮助。
关键词:新时期;工程管理;存在问题;应对策略;分析
1 新时期工程管理的重要性
新时代赋予建筑工程新的拓展领域,不断向智能化、信息化与产业化的发展方向变革。建筑工程建设涉及方方面面的问题,内容专业而复杂,工程管理作为建筑行业的核心环节,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的兴衰成败。工程管理的水平,决定着工程项目各阶段目标的达成,有利于建筑工程效益最大化的最终实现。如对于工程制度的管理,越是实行健全完善的规章制度,越能促进稳健有序的施工作业;对于工程质量的管理,越是把控好质量观,工程质量问题出现的几率越小;对于工程安全的管理,越是严格控制安全风险问题,建设中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越小;对于工程成本的管理,越是注重投资成本的控制,工程效益收获的利润越大。良好的工程管理会惠及建设项目的始终,而低水平的管理势必会制约着建设工程的发展。
2 新时期工程管理存在问题分析
2.1 工程制度管理问题
由于我国施工企业,管理层普遍意识不高,对于管理制度的体系建设很不重视,导致企业工程管理方面的制度十分不健全。制度始终是规范行为的措施,工程建设良性运行的保障。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拿何来谈工程管理,所有工作都将停滞不前。如在实际管理中,没有成型的制度来约束,管理人员没有合理的依据来指导工作,缺乏严格的制度来惩罚不良现象,一人多岗、工作拖沓的情况时有发生,管理工作将杂乱无章,不具备说服力。同时由于观念陈旧,管理的方式还处于传统的固定模式,缺乏创新性的理论实践,不能跟上实际建筑工程建设的总体需要。传统的管理模式与现代化的建筑工程体系不相匹配,复合型的管理人才较为缺乏等,都制约着管理向高端、高效的方向发展,最终影响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2.2 工程质量管理问题
工程质量是最终需求群体最为关心的问题,影响着建筑企业的声望名誉。但是目前,我国部分建筑工程管理中仍存在着严重的质量问题,相关质量控制检查体系不够健全,质量管理的制度也不够完善。这样就给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的行为留下了空子。从施工材料采购、进场、存储到吊运,各个环节,都缺乏相关的实地调研,缺乏质量方面的监督检查。企业只是把简单的质检工作抛给管理部门,并且相关质检人员素质不够,技术水平有限,不具备检验材料质量的能力。对一些关键或是隐蔽的部位,更是难以做到详细核查,势必会给内容庞大的建筑工程埋下巨大的质量隐患。
2.3 工程安全管理问题
人命大于天,安全管理的责任也重于一切。建筑工程中的安全管理一旦出现疏漏,将会给人们的生命安全带来威胁,也会影响着施工的质量、进度乃至最终经济效益。但是有些施工企业仍然存在侥幸心理,置国家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于不顾,充样子做形象工程,不能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落实安全生产的管理。主要表现在不能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一些人员对于自身的职责不明,责任心不强;企业管理人员缺乏对员工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职工安全意识淡薄;企业安全管理中应该包括消防工作、卫生工作、防暑工作以及文明施工等项目,很少有企业能够做到完善;企业缺乏行之有效的安全应急预案,大多都是流于形式甚至根本没有。
2.4 工程成本管理问题
建筑行业的工程管理问题还体现在对成本核算不够重视方面。在整个招投标到施工业务中,工程成本的管理起着相当关键的作用,影响着最终经济效益的实现程度。成本管理是一项敏感的问题,指导着其他项目的有效进行。但是很多施工单位目光短浅,只注重合同总额价款、工程的进度与施工的方式,很少关注工程质量、工程阶段与工程价款的结合;工程建设缺乏统一性的评估标准,管理思想混乱导致成本测算无序;成本管理对土建、装修、装饰、消防、避雷等项目难以细致的分门别类再汇总,做不到动态监督......成本核算管理问题种种,最终会导致企业经济的严重亏损。
3 应对工程管理问题的策略探究
3.1 完善工程制度管理
企业的管理体系制度建设必须放在建筑工程最开始的环节。建立健全工程的管理体制,前期对市场进行充分调研,结合本企业自身特点,以及施工工程的具体实际来出具稳健可行的管理制度。通过不断提高管理者的管理素质,以及对于工程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以专业高效的业务水平发挥管理的真实作用。建立完善的岗位责任制,企业内部管理人员各司其职,提高管理的效率。用完善健全的管理制度,来促进企业正常运行,指导管理工作的开展。规范不同施工单位之间的技术交流,企业内部技术研发。
3.2 严格工程质量管理
将工程质量的管控当做首要工作来对待。从思想上,重视质量管理工作,灌输质量管理与监督的思想,提高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水平;从技术上,拓宽质量管理技术的深度,管理人员要加强自身质量检测技术的学习,注重理论结合实践;从标准上,建立完善的质量监督体系,针对实际施工中转包或分包到的包工队,要提高施工的质量管理水平,实行择优聘用劣质淘汰制;从责任上,强化相关管理人员之间的管理责任制,將其绩效与工程质量监督挂钩,一旦发生质量问题,第一时间找到相应责任人追责。
3.3 加强工程安全管理
首先,建筑单位要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管理部门要加强法律的宣传,制定本单位的具体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来规范日常安全生产行为;其次,管理部门要加强安全教育的宣传,提高广大职工的风险防范意识;接着要做好具体防暑、防火、防水、防电措施,随时发现工程施工中的安全问题,防范于未然;同时,还要设置实际有效的安全应急预案,并经常进行风险防范逃生演习,提高应急能力。从各个方面维护单位的工程安全管理,保护人身及财产安全,以及日后建筑物的长远安全问题。
3.4 控制工程成本管理
在保证建筑质量及安全管理的基础上,最大程度的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是施工企业较为核心的管理目标。因此,要加强工程成本核算的管理深度。施工企业要以实际情况为出发点,制定工程项目成本核算目标,编制施工过程的成本预算定额;过程中要加强成本核算监督管理力度,完善内部监督管理机制;注重管理型财务人才的招聘培养,借助先进的财务管理软件,真正实现以财务指标指导施工作业的开展。
4 结语
新时期,建筑工程面对日益凸显的管理问题,要重视制度、质量、安全、成本各方面的管控,制定行之有效的方法策略。以高科技为依托,结合工程单位实际,发挥各类人才优势,形成系统化、专业化、信息化的管理模式,全面提高整体工程管理的水平和效率,最终服务于企业效益和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国忠.新时期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策略[J].工程管理,2016(12).
[2] 罕荣.建筑工程管理现存问题与解决策略探析[J].门窗,2016(11).
[3] 陈位.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探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16).
[4] 张彬,于德国.探析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J].门窗,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