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下高校安保工作信息化

2018-05-14黄杨

今日财富 2018年5期
关键词:办公自动化安保部门

黄杨

信息化对于高校安保工作的开展,一方面带来了机遇,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挑战。当前,信息化已经成为高校开展安保工作的重要途径。由于高校大部分实行开放式管理,高校的安保工作管理对象多而杂,除了师生等人员,还包括广大师生的机动车辆和校园内部的监控设施、消防设施等。“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各行各业的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变革,对高校的影响也是如此,涉及到高校的安保工作管理方面,就要变革传统的人工管理模式,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一、高校安保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一)高校信息化建设现状

20世纪90年代就有学者提出了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概念,各个高校开始进行信息化建设。截止目前,各大高校的电脑持有量每年还在不断上涨;半数多高校建立了自己的校园信息化系统;校园网在高校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上的覆盖率高达90%多;校园信息管理平台和专业的信息化管理队伍在95%以上的高校建立;30%多的高校已经实现了集教学、科研、人事管理、财务管理于一体的信息化系统。在短短二三十年间,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取得上述成绩是值得自豪的,但是同样弊端重重,主要表现为信息化建设的覆盖面小,仅限于学生的管理方面,在高校保卫工作上的信息化建设进程缓慢。

(二)高校安保信息化现状

目前我国高校开展安保工作主要是通过设置安全保卫部门来维护学校内部的教学、生活秩序,按照国家对高校保卫的规定,高校保卫部门的职能是进行高校的安全管理,但是不具有相关的行政执法权,没有权利处理治安和刑事案件。所以,高校保卫部门在具体开展安全保卫工作的过程中,尤其是处理治安行政事件时,由于并不具备行政执法权而受到多方面的限制,难以发挥实质性的作用。我国高校的保卫部门需要落实多项安全防范措施,保证学生和学校的安全,现实中,高校领导对保卫部门的重视程度较低,保卫部门的发展水平较为落后,不同的保卫部门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不一,由数量有限的人员管理范围广泛、对象众多的安保工作,负荷较大。为了提高高校安保工作效率和高校的管理效率,保卫部门信息化建设刻不容缓。

二、“互联网+”时代给高校安保工作的挑战和机遇

(一)“互联网+”时代给高校安保工作的挑战

1.网络宣传的负面信息具有极强的煽动性。“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的主要特点是传播快捷、内容丰富,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很快地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信息。对于尚处于缺乏认知能力和见识的阶段的高校学生而言,他们的价值观还未完全定型,不具备很强的辨识能力,从而很容易受到网络上负面信息和国外文化渗透的不良影响,在煽动性强的反动性、负面信息面前,可能会被谣言左右,做出不利于学校和社会的安全管理的举动,破坏高校的安保工作。

2.互联网犯罪情况突出。“互联网+”时代下的信息所具有的特点还有虚拟性、隐蔽性,这样的特点可以承载互联网当中的虚假信息和有害信息。一些不法分子为了获取钱财,可能会通过互联网进行网络犯罪;一些人出于各种各样的动机采用不法的手段侵入并破坏掉别人的计算机网络系统;还有一些人躲在网络的幕布后边,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肆意传播网络病毒,以损害他人利益当做自己的乐趣。

(二)“互联网+”时代给高校安保工作的机遇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网络技术在发生着飞速的变革,高校安保工作可以借助网络技術获得巨大推动力,加快实现高校安保工作信息化、现代化、高效化。以网络技术为媒介,高校能够通过互联网同安保工作的深度融合,打造现代化高校安保工作管理平台。高校搭乘“互联网+”的快车,可以建设高校安保管理智能化体系,依托校园网络平台和手机平台,借助现代智能化系统,深度挖掘高校安保工作大数据,推动“互联网+高校安保”的全面开展。

三、“互联网”+时代下高校安保工作信息化的建议

(一)普及安保的数字化

高校安保工作数字化的开展要从实际出发,将高校安保需求同互联网思维结合起来,建立包括门禁系统、监控系统、报警系统在内的完整安保系统。门禁系统是安保系统的第一道防线,能够进行对出入人员的智能化管理,建设完整的闭路电视监控信息系统可以对车辆和人脸加以辨别,以便形成联动效应。作为实时监督的监控系统,可以动态地呈现出被监视场所的状况。报警系统同监控系统的联系性很强,二者可以发生联动效应,共同保护高校的安全。

(二)实现办公自动化

办公自动化是一种现代化的办公方式,在多个领域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国外发达国家的高校安保工作已经实现了办公自动化,相比之下,我国高校的安保工作发展水平较为落后,尚未完全实现办公自动化。高校安保工作的办公自动化内容主要是对各项治安事件完成入档,所以要在高校保卫部门增设办公设备。考虑到高校安保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不一,学历水平较低,操作先进设备和办公软件的技能薄弱,需要对相关工作人员展开定期的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水平,打造具有专业素质的高校安保梯队。

(三)法制宣传教育信息化

高校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一方面使广大师生在教学方面获益,另一方面,网络中的各种负面、低俗信息使高校学生遭受到心灵的荼毒。高校保卫部门可以通过校园网和微服务平台建设将信息技术融合到校园法制的宣传教育中,做到信息资源的互享,增强高校法制宣传教育的时效性。安保人员需要建设自己的站点,开设法制栏目,以此获得网络话语权,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强化遵纪守法的观念。此外,高校保卫部门可以开通BBS论坛专栏,方便学生对校园治安问题、大学生安全教育问题等展开充分的讨论。

(四)安保工作管理信息化

高校的校园环境随着同社会融入度加深变得越来越复杂,高校安保部门的管理工作需要跟上时代的发展,适应不断变化着的新环境。建议高校保卫部门建立高校内部信息系统,在系统内建立常住教师、学生数据库、流动人口数据库、重点人口数据库和机动车、自行车数据库以及刑事、治安案件数据库与高校内违法犯罪人员数据库等。能够灵活运用信息系统数据库中的数据,可以对其进行随时查询、调用和删除等操作,最大化地利用数据的价值,为高校安保工作的开展提供便利。

四、结语

互联网在为人们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它也具有很大的安全风险,“互联网+”时代对高校安保工作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互联网+”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本身具有很强的转化作用和带动作用,在高校安保方面,利用好互联网技术可以更高效地开展工作,有助于全面实现高校安保工作的信息化。本文在对高校安保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从普及安保的数字化、实现办公自动化、法制宣传教育信息化、安保工作管理信息化这四个角度提出了“互联网”+时代下高校安保工作信息化的建议。(作者单位为江苏商贸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办公自动化安保部门
跟踪导练(一)
102个中央部门公开预算过“紧日子”成关键词
办公自动化的发展
办公自动化环境下医院档案管理
论办公自动化在实践中的分析研究
“猴”安保
89家预算部门向社会公开
年终总结
大部门体制改革周年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