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加坡的“小”与“大”“小”在国土与人口,“大”在多元与卓越

2018-05-14李育

留学 2018年6期
关键词:南洋理工大学商学院

李育

身在亚洲,心向世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商学院依靠多元、卓越的办学理念,在飞速变化的世界经济形势下,瞄准中国,逐浪而上。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离不开卓绝的人才与卓越的教育。而卓越教育的背后,是历史的沉淀,是时间的积累,是几代人携手奋进,是一个国家和社会的共同塑造的成果。

人们常说,教育需要厚积薄发,但从古至今,后来居上者亦不乏有之。在20多年的时间里,是什么让一所学校冲出亚洲,走向全球,走在世界的前列?

“身”在亚洲 “心”向世界

3月的中国,正是乍暖还寒时候,而新加坡的天气,时而闷热,时而凉爽。走在地形奇异的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起伏”的校园里,放眼望去,郁郁葱葱,苍翠欲滴,车辆与行人井然有序,氛围和谐安宁。

三三两两的学生行走在绿意盎然的校园里,无人驾驶电车、20秒充电校车、智能教室……环保和生态处处可见。

就在《留学》探访南洋理工大学的第二天,学校正在紧张的筹备一场重要活动:阿里巴巴正式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成立联合研究院,在人工智能领域开展全方位合作。研究院的成立开启了南洋理工大学的又一个国际合作项目,也让学校与中国的联系越发紧密。

这是一所年轻的科研密集型大学,建校不过数十年,南洋理工大学在2017—2018QS世界大学排行榜中已位列第11名,亚洲排名第一,在QS全球顶尖年轻大学排行榜中第四度蝉联冠军。

以如此的高速跻身世界顶尖一流大学,凭借的是什么?

“我们的竞争对手,从来都是世界级的卓越大学。”南洋理工大学商学院副院长刘万燊思忖片刻,说出了这样一句看似简单,却饱含深意的话语。

南洋理工大学之所以有今天的成绩,原因在于其极重科研。学校教授大多毕业于国际知名大学,拥有多国教育经历,而学校领导人的选拔范围更是遍及全球。“前任校长是瑞典人,现任校长是美国人,作为拥有世界背景的人才,领导人的观念、愿景以及对科研的重视程度都位于世界前沿。除此之外,世界级人才领导下的学校会带来更为多元的活力与人才网,更加有利于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刘万燊向《留学》讲述道。

金融发展与人才建设统一 互助共荣

新加坡曾经被誉为“亚洲四小龙”之一,根据2017年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新加坡是继伦敦、纽约之后的第三大国际金融中心,也是亚洲重要的服务和航运中心之一。

有如今的金融地位,人才的作用不可忽 视。

从始至终,教育一直是新加坡的关注焦点,获国家政策倾斜,社会关注。“新加坡政府领导人都毕业于海外名校,视野开阔,深知教育的影响深远,因此新加坡政府对于人才的投入、关注以及支持从未间断,在世界数一数二。”南洋理工大学商学院金融硕士学位课程主任吴原向《留学》介绍道,学校秉承“创新高科技,奠定全球性卓越大学;全方位教育,培养跨学科博雅人才”的长远愿景与使命持续发展,培养的是全方位、跨学科的博雅人才。

新加坡的客观状况,必然决定南洋理工大学从建立之初,就不会,也不能偏安一隅。

新加坡教育“熔炉”东西方教育模式的结晶

新加坡位于马六甲海峡,千百年前就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枢纽。这里汇聚了欧洲大陆的深厚文化底蕴,也借鉴了北美洲自由开放的精神。同时,作为东方国家,新加坡在历史长河中汲取了来自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越南、菲律宾、缅甸、马来西亚的特色文化,贯通东方,形成了如今丰富多样的“自有”东方文化。

新加坡不提供单一纯正的文化,而是提供多元多方向的环境。

作为多种族移民国家,新加坡具有强大的包容性,其多元文化形成了如今纷繁复杂的教育模式。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是东西方教育模式的大熔炉。”刘万燊这样对《留学》讲述:“南洋理工大学吸收借鉴了北美、欧洲与亚洲的优质教育模式,形成了新的特 色。”

刘万燊表示,与他一样,南洋理工大学商学院的教授大都具有多国的教育经历。他们来到南洋理工大学后,去各国模式之糟粕,取教育经验之精华,形成多元化的教育模式,适合有多种教育需求的不同学生,其商学院的教育先进程度毋庸置疑。

“作为全球资本进出亚洲的重要纽带,新加坡在西方现代文化和东方传统文化之间取得了健康的平衡,形成了如今独具特色、备受尊敬的教育系统。”刘万燊告诉《留 学》。

在新加坡面试在世界就职

新加坡很“小”,也很“大”。

国际大型企业及其总部聚集的地方,无疑是世界金融中心。目前,亚洲区域的汇聚地点以中国上海、香港,日本东京和新加坡为主。因此,在新加坡的工作机会不计其数,在这里工作,就意味着学生可以直接进入国际金融 圈。

而在新加坡面试,不单单意味着在新加坡工作,极有可能在国外入职。

“很多新加坡人都不在新加坡工作,因为很可能面试的岗位是企业总部设立在他国的分支机构。”在加入学术界前曾任职于国际会计公司和新加坡银行界数年的刘万燊对于新加坡的就业情况了如指掌,他认为,金融中心的优势就在于可以顺利谋求进入世界级金融机构和跨国企业的工作机会。

金融圈需要源源不断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行业人才,南洋理工大学商学院毕业的学生常以其优质的学术水平被各大企业争相录取,这与商学院高质量的教学与就业对接有直接的联系。

“在录取学生之初,我们就本着为学生、学校、企业、社会负责的态度,选择从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兴趣爱好都符合个人与行业未来发展的人才,在招收硕士学位学生时,虽然偏重理工科背景,但并不局限。”吴原讲述道,南洋理工大学商学院自始至终的办学目标就是吸纳优秀学生,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进而对社会产生贡献。

长久以来的世界级金融中心地位让新加坡具有浓厚商业氛围,南洋理工大学商学院早就形成了独立的就业指导体系。除了入学初期的讲座,内部就业管理系统CareerFIT外,还有一对一辅导,面试技巧、履历写作、形象装扮等纷纷包含其中。

“我们辅导时甚至细化到学生的穿着打扮。不同企业文化下的员工状态是不一样的,仅看穿着,就能大致猜出他是哪个公司的职员,因此提前了解企业文化相当重要。”刘万燊表示,熟悉不同企业的各种企业文化,是学生脱颖而出的关键。在竞争激烈的时代,面试前必须对企业文化有深入了解,才能提高成功率。

中英文金融硕士留学新加坡意味着瞄准中国

新加坡的官方语言为英语,但双语教育一直是其特色,不同肤色的学生时而用英语交流,时而用母语谈笑。

有专家预测,在可预见的前景下,中国将会是世界级市场,会创造更多机会,也需要具有国际视野和能力的人才。随着中国经济地位的上升,中国金融市场以及中国政府金融政策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影响全世 界。

刘万燊与吴原一致认为,正是结合世界经济局势的变化,南洋理工大学商学院除了原有的硕士课程外,在2002年开办南洋EMBA中文课程(第一批获中国教育部批准的中外合作项目),而在奥运会前夕的2007年又开办了中英双语授课的金融硕士学位课程。

吴原介绍,除了基础知识外,金融硕士学位课程设计在极大程度上配合学生需求及时代的发展。金融硕士学位课程分为三个学块,基础学块和进阶学块是保证学生学习高质量系统知识结构的学块;除此之外,我们还有一个与时俱进的选修学块,比如区块链、大数据等,我们就在选修模块及时地跟进。“所以你会发现,我们既有很扎实的金融基础的培训和结构性的学习,又有跟时代接近的最先进的概念和选修课,这是我们的特 色。”

在教授国际层面知识之余,有针对性的研究中国市场,活学活用于中国金融行业是南洋理工大学商学院金融硕士学位课程的又一重要设计愿景。

“中国的情况和美国有相似之处。研究美国的金融课程时,我们必须知道联储局的政策,因为它影响的不是美国,而是全世界。同样的,中国人民银行的政策也会影响全世界。所以我们必须了解中国政府的金融政策处在什么情况,也必须让学生了解。” 刘万燊向《留学》表示,中国的金融界愈发开放,金融行业需要一批精通双语的国际人才,学院开设中英双语金融硕士的原因就在于此。

除了中国金融政策外,商学院还专门邀请大型跨国公司、世界银行等高层管理者开设谈论中国金融市场现状以及与国际接轨的讲座。并从2018年开始,带领学生在假期前往中国著名银行、金融机构、财富管理公司实地学习。

非灌输式授课模式缓冲初来乍到的文化差异

美英加澳一直是中国学生的传统留学目的国,但全然陌生的环境,不甚流利的语言,还有差异明显的异国文化,都给初到异国他乡的留学生带来巨大的心理冲击。近年来频出的留学生因压力过大,而产生心理疾病甚至危及生命的案例,一直是留学生家长的心头之患。

南洋理工大学商学院金融硕士学位课程的中英文授课方式其实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一名学生前往陌生国度的学习压力与生活压力,留有缓冲余地,尽可能避免更多的意外情况发生。

“地处伦敦、纽约等大都市,在文化差异性的区别较弱,情况稍好,但位于偏远城市的学校则会给予学生更大的压力。文化的冲击,语言的掌控问题,都会带来学习压力。”刘万燊向《留学》表示,金融硕士中英文授课的情景下,同时采取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会加速学生与环境的适应与融 合。

翻转课堂是商学院采取的新型授课模式,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学生在课前通过视频、阅读、讨论等方式完成基础知识的自主学习,教师不再占用课堂的时间来讲授。而课堂内的宝贵时间则专注于教师与学生共同研究解决无法明了的知识,从而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

“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不进行灌输式的教学。”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也能有更多的时间与每个人交流,吴原表示。

逐浪而上在挑战中共赢

培养具备国际视野、深谙国际金融市场规则、熟知中国金融市场、双语切换自如的优秀金融专业人才,是南洋理工大学商学院金融硕士学位课程的培养目标。

吴原表示,越来越多中国大学的课程与国际接轨,提供具有国际水准的项目和课程,作为新加坡的公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商学院需要思考如何继续吸引优秀的学生,并为他们提供更有价值的教育和培 训。

2017年,南洋理工大学商学院与北京大学签订了包括金融硕士双学位项目在内的《合作谅解备忘录》,正逐步落实双学位课程合作细节。

“中国的发展可以说是一种奇迹,在与中国大学的合作过程中,我们互相借鉴,互相学习,共同发展,共同进步,最终达到双赢的目的。”刘万燊告诉《留学》。

采访摘要

Q=《留学》记者

A=南洋理工大学商学院副院长刘万燊

B=南洋理工大学商学院金融硕士学位课程主任吴原

Q:个人兴趣与专业就业选择冲突时,如何取舍?

A:应该根据个人情况找到最可能的平衡点。任何工作要做好都必须是你喜欢的东西。如果你每天来工作,面对不喜欢的东西,那是很痛苦的一件事情。但除此之外,一个人也需要生存,所以你要确保你所做的东西让你适应生存,这是最重要的一个基本点,然后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东西,两者如果结合在一起,那才是最美妙的。

因此,最好能找到你喜欢的东西,而同时这个东西又能让你生存,所以这两者必须配合在一起。

Q:南洋理工大学商学院喜欢什么样的学生?

A:从业界人的角度来讲,学校是为一名学生的能力和所学到的知识做一个质量评估和论证的地方,这其中是有共生关系的,所以我们招收学生的过程是很严格的。标准化成绩是一定要考虑的,成绩在很重要的程度上能够衡量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但我们会全方位的评估学生,沟通能力、领导能力、趣味性都是很重要的因素。如果在其他方面出类拔萃,仅是语言能力略差,我们同样会考虑招收这名学生。

Q:中国留学生在学习中有何优劣势?

B:中国学生最大特点就是基础好,学习刻苦,目标明确,有明确的短期、中期、长期规划。但不足点是中国学生只愿意在自己的舒适圈子里,在公共场合下,沟通和表达能力需要进一步的提高。

作为教授,我建议花了这么多时间和精力离开中國,来到国外的中国留学生不要仅在中国人的圈子里,要敢于突破,结识更多来自不同背景、文化的朋友拓宽视野。这话讲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如果多做努力,一定会有收获。你也会发现对国外了解越多,你的看法越不偏激。

抽文:这是一所年轻的科研密集型大学,建校不过数十年,南洋理工大学在2017—2018QS世界大学排行榜中已位列第11名,亚洲排名第一,在QS全球顶尖年轻大学排行榜中第四度蝉联冠军。

作为全球资本进出亚洲的重要纽带,新加坡在西方现代文化和东方传统文化之间取得了健康的平衡,形成了如今独具特色、备受尊敬的教育系 统。

猜你喜欢

南洋理工大学商学院
巴黎高等商学院荣登《金融时报》欧洲商学院排名榜首
A Study on Oscar Wilde’s The Importance of Being Earnest
作品赏析(4)
法国公布2018—2019学年高等商学院排名
题蓝花楹
Research on Multimodal Discourse in College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How socioeconomic factors influence road crash fatalities in Australia
The Significance and Application of Business Etiquette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一位富家千金的虐心孽情
Mathematical models for the repairs of the Kariba D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