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生态文明理念视角下的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现实转化

2018-05-14王茂州

知识文库 2018年6期
关键词:思政因素文明

王茂州

近几年,生态文明理念在我国众多领域中都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并在此基础上取得了非常良好的效果,促进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其中,对于高校思政教育方面,生态文明理念的融入,更是为提高教学水平、发展创新教学理念等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基于此,本文对现阶段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现实转化的必要性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并论述了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中存在的不足,最后分析了基于生态文明视角下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现实转化的途径。

前言: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生态文明理念在我国经济社会中的运用越来越深入,政治、经济、文化及方方面面的社会建设中都融入了生态文明的相关理念。总之,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社会建设与发展的核心内容。因此,基于生态文明理念视角下,如何有效的促进高校思政教育的长期、健康发展,已经成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需重点考虑的问题。下面,本文就相关方面展开分析。

1 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现实转化的必要性

从专业角度进行分析,生态文明理念中最主要是强调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自然环境之间的良性互动,其本质上是指存在一定关联的两种或几种事物之间产生和谐、友好的互动关系。而基于生态文明理念视角下的高校思政教育,主要是建立和谐、平衡的思政教育体系,呈现出教师、学生及学习环境之间的友善关系,体现出“生态文明”的本质。不过,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的思政教育中还没有完全融入生态文明理念。因此,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必须向着现实转化,将生态文明理念有效的运用到思政教育中。

2 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中存在的不足

2.1 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目标性不强

高校思政教育的顺利进行,离不开稳定的思政教育运行体系,该体系中每个不同个体的差异性及协同性,都影响着高校思政教育的整体质量。也就是说,针对思政教育体系中的不同个体,应具有一定的目標性,有针对性地展开思政教育的相关活动。但是,在我国高校的思政教育体系中,一些高校并没有针对不同个体进行不同形式的思政教育。换句话说,我国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中,不论针对什么样的学生,都采用统一的思政教育模式进行教学,完全忽视了学生个体的实际情况,使得思政教育工作失去了原本的意义。

2.2 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教学环境闭塞

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体系不仅包括学校、教师、学生,还应该包括家庭、社会等其他外界环境方面,完整的高校思政教育体系受到以上各个方面的影响及制约。因此,高校思政教育应具有开放性,在考虑高校思政教育的教学方式及教学内容时,将社会因素、经济因素、家庭因素以及政治因素等方面的内容充分融入进去。但是,目前我国高校思政教育中,几乎没有将以上这些因素进行考虑,只是单纯的考虑到学校、教师及学生三方面的因素,这使得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教学环境存在一定的生态问题。

3 基于生态文明视角下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现实转化的途径

3.1 思政教育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

在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过程中,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将学生的实际需求及自身水平放在教学的核心位置,保证思政教育工作的安排都以学生为中心,切实地提高学生的思政水平。同时,教师在课前应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了解,由于每个学生的理解力、学习能力各不相同,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安排,保证每名学生都能够达到应有的听课水平,进而保障思政教育的整体教学质量。

3.2 保持思政教育系统的开放性

由于完整的思政教育体系包括社会、家庭、学校及其他各方面的外部因素,在建设高校思政教育生态系统的过程中,一定要保持其具有良好的开放性。由于社会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政治环境的日趋复杂以及家庭环境的差异性,这些都对高校思政教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在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过程中,应积极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完善高校思政教育体系的建设,保证其可持续发展,真正满足当代大学生的实际思政需求。

3.3 维护好思政教育系统的平衡

高校思政教育系统的动态平衡主要受到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内部因素及外部因素,任何一方出现变动,思政教育系统的平衡都会被打破。也就是说,高校思政教育系统是不可能存在绝对平衡的,是呈现动态变化的趋势的。具体来说,高校思政教育受到的外部因素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互联网、家庭因素、多元价值观等;而内部因素主要包括高校的教学体系、教师的教学水平等,总之,只有维护好思政教育系统的平衡,才能够使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平稳、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随着生态文明理念在我国社会各领域发展中的不断深入,高校大学生的思政教育方面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引入生态文明教育的正确理念,促进思政教学水平的提高。实际上,目前我国高校的思政教育中已经逐渐融入了关于生态文明理念教育方面的内容,对提高思政教育水平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能够为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步伐。

项目名称:现代科技革命背景下的高师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共同体建设研究,编号17F021。

(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思政因素文明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漫说文明
文明过春节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对不文明说“不”
关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关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