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安全管理中的事故预防探讨

2018-05-14杨子龙

科技风 2018年7期
关键词:安全检查管理体系

杨子龙

摘 要:如何抓好企業安全管理工作?如何消除和减少企业安全事故?这是企业安全管理者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是企业安全管理的一个永恒主题。本文对企业安全管理中的事故预防进行探讨,查找其中的问题所在,提高对事故预防的水平和能力。

关键词:危害识别;管理体系;安全检查

从安全管理技术的理论上讲,一切事故都可以避免和预防。只有建立一套遵循“PDCA”循环理论的科学完整的安全管理闭环系统,并严格遵照执行,才能有效地避免事故。在科学的安全管理闭环系统中,危害识别、管理体系、安全检查是这套系统的三大核心。

危害识别和对事故规律的认识是制定防范措施和预防事故的基础。提高对事故规律的认识,有助于搞好企业的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找出了企业的隐患源、风险和存在的管理问题,就能较好的指导制定出切中要害、重点突出、行之有效的防范措施,从而达到较好的预防和消除事故的目标。

有关事故的致因理论,国内外有许多的理论。如事故系统论、安全系统论、安全控制论等。事故系统论认为事故是由“人、机、环、管”四个要素构成。也就是人的不安全、机的不安全、环境不良、管理欠缺四个要素构成。

一般来说,引起事故的原因主要有六个方面。一是人的不安全行为;二是物的不安全状态;三是作业过程失控;四是管理缺陷;五是技术缺陷;六是社会环境。而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作业过程失控是三个直接原因,管理缺陷、技术缺陷和社会环境污染是三个间接原因。

通过对事故原因的分析,找到了引起事故的6个方面的主要因素。因此制定消除引起事故的6个方面的主要因素的措施就是预防事故的根本措施。

(1)建立科学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从管理上全面系统、科学规范制订出一套安全管理和事故预防的措施。

(2)制订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的措施。如加强用工合同、持证上岗、定编定责管理,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等。

(3)制订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的措施。如加强危害识别、风险评价、隐患治理工作,以及加强生产现场的标准化建设和设备管理工作。

(4)制订消除生产作业过程失控的措施。如加强设备安全设施、报警装置,以及纠错功能的建设,从技术上提高设备的纠错功能和防误操作能力。

(5)制订消除管理缺陷的措施。如健全完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等。

(6)制订消除技术缺陷的措施。如完善各项技术标准,提高设计水平、施工方案水平和操作技术规程的水平。

什么是安全检查?安全检查的内容、方法及原则是什么?如何才能更好的达到检查的目的、取得更好的效果?

一般企业内部的安全检查方法是,上级组织人员到基层现场去进行检查,到了基层后,先去看一看现场,然后再看一看资料,随后开列一串问题清单给基层,最后要求基层要抓紧时间把这些问题整改好,然后就结束了检查。长期以来,这种检查方法对促进基层的安全工作,加强基层的安全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检查后往往又回潮,同样的问题,屡说不改,或屡改又犯。这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检查出的问题如“三违”、“低老坏”和“隐患问题”不能根治?如何才能治标治本?如何进行安全检查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安全检查的本质是“消除事故隐患、确保安全生产”,前提是“谁主管、谁负责”,关键是“一级查一级、层层抓落实”,核心是查出的问题“四不放过”。

企业安全生产检查的形式有例行性检查、定期性检查、专业性检查和群众性普遍检查等4种形式。

①例行检查。是指安全技术人员、车间和班组干部及职工对安全工作所进行的日查、周查和月查,其目的是辩别生产过程中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并通过检查加以控制和整改,以防止事故发生。

②定期性安全检查。是企业或主管部门根据生产活动情况组织的全面安全检查,如季节性检查、季度检查、年终或全年检查等。

③专业性安全检查。是根据检查的内容进行的专项工作检查。如用工安全性检查、物态安全性检查、作业安全性检查、管理安全性检查、安全管理效能检查、岗位责任制检查、交接班制、巡回检查制等检查。

④ 群众性检查。是指发动群众普遍进行的安全检查。

对于企业内部开展的安全检查,怎样进行安全检查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一般来说,应掌握以下的原则。

“一级查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原则

可分为三个层次的检查,即岗位自查,基层督查和上级核查三个层次。

岗位自查:是岗位工人对本岗位的巡回检查及重点要害部位的重点检查。

基层督查:是基层管理者对岗位工人巡回检查及重点要害部位巡检情况的例行的监督检查。

上级核查:是上一级对下一级履行安全责任制情况的检查,是通过到基层抽查发现的问题来检查下一级安全责任制的落实情况,及存在的管理问题和技术问题。

原则是:上一级查下一级,基层查岗位,层层抓落实。

“全面覆盖、各负其责、互不代替”的原则

全面覆盖是指,每一个装置、每一个要害部位等都有明确的责任人检查覆盖完,不留死角和漏项。岗位工人是本岗位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各负其责是指,每一级的检查都有自己重点和责任,重点是一级检查一级的工作落实、问题解决、责任追究情况,而不是上级代替下级检查发现问题。通过到基层检查发现问题,目的是检查发现上层管理问题,由表及里,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现场问题看管理问题,通过基层看上层问题。重在检查的质量,而不在数量。

安全检查出的隐患问题“四不放过”的原则是指,隐患问题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责任岗位不落实不放过;解决措施不落实不放过;责任追究不落实不放过。

过去,我们只对事故按“四不放过”原则处理,而对检查出的问题只是提出整改要求,没有按照“四不放过”原则进行处理,这就是检查出的问题不能彻底根治以及事故时有发生的一个根本原因。

我们总是在说,要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下。而检查出的问题,本身就是事故的“萌芽”。我们没有将问题按“四不放过”的原则处理,等于我们没有消灭事故的“萌芽”,没有将“根”拨掉,没有真正体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以上对企业安全管理中的风险分析,体系管理和安全检查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论述,目的就在于降低事故发生的几率,将安全管理做在事故之前,达到安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孙华山.“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2]罗云,吕海燕,白福利.“事故分析预测与事故管理”.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3]吴宗之,高进东,魏利军.“危险评价方法及其应用”.冶金工业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安全检查管理体系
煤矿通风不良的危害以及通风安全检查项目
新建城区消防安全管理体系的完善措施
地铁资产管理体系运行评估研究
基于ERP系统构建协同化的电力物资供应链管理体系
地铁安全检查相关问题思考
论多管理体系融合运行模式在企业中的探索与应用
安全检查员
新标准有助中小型企业推行ISO 14001
“珠江”荣获《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船舶检验与船舶安全检查相关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