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层环境管理工作面临的难题及对策
2018-05-14张江河
摘 要:环境保护是一项重要的公共事务,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也关系到子孙后代的福祉。本文首先分析了基层环境管理工作面临的难题,其次,深入探讨了加强基层环境管理工作的相应措施,其中包括:提高社会公众的参与程度、加强基层环保部门的执法监管力度、加强队伍能力建设等,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基层;环境管理;难题
随着我国政府职能的逐步转变和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基层环保部门实施环境管理主要依靠法律手段。从目前来看,我国已经形成了较为健全、完善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基本可以实现有法可依。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基层环境管理工作仍然面临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就基层环境管理工作面临的难题及对策进行探讨。
1 基层环境管理工作面临的难题
1.1 社会公众参与程度不够
环境保护是一项重要的公共事务,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也关系到子孙后代的福祉。每一位居民都有义务、有责任参与到环境保护工作。但令人遗憾的是,很多社会公众都没有主动参与环境保护的意识,往往会对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等正面环境问题不太重视,而对一些负面环境问题却纅圾敏感,平时参加环保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也较差。
1.2 基层环保部门监管不力
从目前来看,在基层环境保护中仍然还存在着监管难、权责难分等问题。此外,由于监管力度不断加强,一些违法企业通过偷排、漏排等行为,与执法人员打“游击战”。例如:大部分基层环保部门受经费限制,缺乏高科技手段,在取证过程中仅靠摄影机、照相机等单一技术手段,遇到紧急情况不能及时取证,对企业的违法行为取证困难或造成有力证据灭失,使其违法行为往往难以得到处罚。
1.3 监管难度日益增大、队伍能力仍待提高
基层环境执法队伍中人员混岗、队伍人手不足的问题仍然普遍存在。基层执法人手紧缺,甚至存在三、四个人管几百家企业的现象。环境监察部门“全能型”小部门和“综合型”大职责不对称,监管执法难度日益增大。
2 加强基层环境管理工作的相应措施
2.1 提高社会公众的参与程度
社会公众一直以来都是基层环境管理工作的主力军,政府有关部门务必要重视社会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要采取多种措施来提高社会公众的参与程度,让更多的社会公众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与此同时,基层环境保护部门务必要通过多种方式来宣传环境保护工作,充分利用世界湿地日、世界水日、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中国法制宣传日“五大节点”,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向全社会传导保护环境、践行低碳生活的价值取向。通过组织开展环保宣传教育进学校、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村“环保五进活动”,积极构建“学校——单位——社区——企业——社会”五位一体的环境教育体系。切实抓好污染防治和节能降耗知识宣传,倡导文明、节约、绿色的消费方式和生活习惯,广泛动员社会参与,共同改善生态环境。此外,以生态乡镇(村)、美丽乡村创建为载体,做好农村环保宣传。通过进村入户面对面宣传、环保知识下乡、文艺宣传、发放书籍资料、组织各类培训等形式,大力宣传饮用水源保护、土壤污染治理、畜禽污染防治、农作物秸杆禁烧、农膜白色污染防治、农村面源污染防治等农村环保知识,引导和鼓励农民发展低碳农业,大力实施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和生态养殖等,树立绿色生产消费观念,养成节约环保的生活习惯,为农村环境保护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2.2 加强基层环保部门的执法监管力度
第一,开展汛期环境安全大排查。对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矿山采选、造纸、污水处理厂等企业进行了彻底排查,并对企业和工业园区危险化学品的存放、风险应急池、污水处理设施、尾矿(砂)库、风险防范设施存在的环境风险隐患逐一进行排查。
第二,基层环境管理工作涉及面广、情况复杂,各执法部门相互间应加强配合,建立由地方政府领导主持,环保、公安、法院、经信、工商、质监、农业、水务等部门参加的联席制度会议,整合各部门执法资源,提高行政执法整体效能,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建立健全环保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联动机制,严厉打击环境领域违法犯罪行为。依法追究环境损害责任人相关责任,深化完善网格化监管体系。建立县、镇、村三级环境监管网络,各级网络间层层签订责任书,明确工作任务和奖惩办法。
第三,由于受地方經济影响,各区县环境执法的财政投入参差不齐,但总体水平不高。建议市级环保部门加大对地方财政实力较弱区县的财力倾斜,尤其是要鼓励、支持基层环境监察执法部门开展以政府购买服务、直接购买等形式,运用无人机、在线监测等高科技手段开展执法,全面掌握企业排污动态,为执法处理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探索提出一定比例的环境行政处罚的罚没款和排污费收入作为执法工作经费,重点用于开展高科技手段的执法工作经费。
2.3 加强队伍能力建设
建议各级人社部门要认真研究制定基层环境监察执法队伍的“三定”方案。一是根据各基层环境监察执法队伍的管理范围、管理难度等综合因素,适当调整人员编制;二是定期组织对基层环境监察执法人员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对考核综合素质、业务能力等不合格的人员实行“淘汰制”或岗位调整,激活合理的进出机制;三是对于执法队伍新录用人员,应适当增加业务性考核,避免出现“高分低能”的情况,不断提升基层环境执法队伍整体素质,提高监察执法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王伟伟.基于低碳经济理念的城市环境规划创新思路[J].河南科技,2014,19(11):145-149.
[2]张育红,刘雯.基层环境执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J].污染防治技术,2006,16(05):102-107.
[3]王睿.浅谈新形势下强化基层环保执法的对策[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14(04):143-147.
作者简介:张江河(1986-),男,汉族,福建晋江人,本科,研究方向:环境保护,助理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