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班级的有效管理
2018-05-14许真梅
许真梅
【摘 要】本文从什么是有效管理的问题入手,提出只要明确班级管理的目标,研究了班级管理的对象基本情况,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管理手段,围绕师生关系的人际影响力、管理机制的组织运行力、评价标准的规范调控力、班级活动的文化凝聚力等方面,探索了班级管理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小学班级 有效管理
有效管理(Effective Management)的理念,来源于经济学理论,指的是企业通过运行效率、资本效率来实现企业预期经济效益的管理过程。一句话,实现预期目标、有效果的管理就是有效管理。班级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带领全班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如何实现小学班级的有效管理呢?笔者认为,要想管理工作取得实效,应该要思考探索三个问题:管理目标、管理的对象、管理手段。
一、明确管理目标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小学班级管理必须要着眼于这个目标,并把此目标落细、落小、落实。这也是新时代摆在小学班主任面前的重大课题。此目标可以分为四个维度:德、智、体、美。可以说,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就是要围绕这四个维度进行,并要以德为首、以德为重,带动“智、体、美”,才能真正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2017年,教育部制定了《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指出,小学中高年级的德育目标是:“教育和引导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了解家乡发展变化和国家历史常识,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党的光荣革命传统,理解日常生活的道德规范和文明礼貌,初步形成规则意识和民主法治观念,养成良好生活和行为习惯,具备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形成诚实守信、友爱宽容、自尊自律、乐观向上等良好品质。” 由此可见,通过以班级管理工作为抓手,抓好德育工作,带动智育、体育、美育等工作,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全面的发展,实现教育目的,这就是小学班级管理的重任所在。
二、研究管理对象
第一,要全面了解学生。“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进行班级管理,首先要了解学生。一是通过观察去了解。不管是在课堂上还是课外的学习生活中,老师都要留心观察学生,注意他们的情绪变化,“有诸内,必行于外”。小學生对外界事物反映比较敏感,喜怒哀乐都挂在脸上,表现在行动上。当老师发现时,应与之进行谈话交流,进行全面的了解,随之进行引导和帮助。二是通过周记去了解。三是通过课下交流去了解。课下的环境氛围很轻松,使老师和学生都褪去了师与生的角色意识,心灵更容易贴近,更容易沟通。四是通过家访去了解。五是通过科任老师去了解。六是通过班委会去了解。和班干部谈话时,要营造和谐轻松的谈话氛围,不要让班干部谈话时感到有压力,这样我们才能够把他们了解的真实情况说出来。
第二,记录和分析学生。对学生的种种表现,班主任尽可能记下来,进行教育反思。笔者的经验是,在电脑上做一个学生档案的文件夹,每个学生列一个表,表里面有学生基本信息,也有学生的思想表现、日常行为等内容。每天或每周都会把我与学生接触的印象深刻的事情,作为一种反思与分析,并针对存在问题,写出改进的计划要点。在记录和分析过程中,我注重教育学、心理学的一些理论成果的应用。总之,只有全面了解学生,才能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才能找出有效的教育方法,更好地进行引导与塑造。
三、创新管理手段
第一,培养新型的师生关系,提升有效管理的人际影响力。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来看,教育的本质是一种“人际影响”,就是师生之间的互动,然后学生就受到教师的影响,这影响的过程就是教育过程。(1)要做一个有威信的教师。在班级初期,师生比较陌生时,教师在讲清校规和纪律前提下,要善于利用各种场合的规范来树立自己的权威,对学生的集合、升旗、早操、排队、预习、课前准备(文具摆放、坐姿)、课中提问讨论、课后教室卫生、集体劳动、作业等,都提出明确具体的执行规程,通过“立规矩”,让学生感觉到教师的严格与权威。教师为什么要让学生“怕”一些呢?人之初,性本善,但也有恶的一面。如果教师对学生的本能欲望不加克制的话,他们在显现善良、可爱一面的同时,自私、懒惰、散漫的本性也会自由发展,而有效节制这种负面效应的一种方式,就是对教师心存“敬畏”。当然,教师在学生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中,既要有“霹雳手段”(威信),更需要要有“菩萨心肠”(爱心)。(2)要做学生喜欢的老师。“我们喜欢喜欢我们的人”,这是一个人际心理现象。在班级管理中后期,班主任要改变过去严格方式,遵循儿童特有的心理规律,以欣赏、鼓励、激励、表扬为主要手段,调动积极学生各方面的积极性,自然教师就得到了学生的信任和尊重,加深了师生的情感沟通,小学生在与班主任建立了比较亲密和喜爱的关系之后,整个班级就能形成积极向上的整体风貌。
第二,建立新型的管理机制,提升有效管理的组织运行力。(1)执行新型班干机制。按照“人人都是管理者、人人都是主人翁”的原则,采取“因事设岗、因岗置人、一个班委、两套人马、合作竞争、轮流坐庄”的做法,尽可能让全班每一个学生都有事管、有事做,在培养责任感中成就了班级管理强的大内驱力。譬如,笔者的班级就设置总班长、教室卫生班长、公区卫生班长、考勤值日班长、整队班长、桌椅班长、灯光风扇班长、讲台班长、图书管理班长、浇花班长、班级先进事迹整理班长、每周之星管理班长、心愿存折管理班长、语数英与综合课代表、9个小组长(全班分9个小组,每组5人),按照班级事务设置岗位,取自荐精选的方式来确定班干部。半个学期换一批成员担任班干,从而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加班级的管理工作。对班级干部的工作表现,实行人人有权评价模式,期末进行对比总结表彰。只要“干部”调动起来后,管理就会立竿见影。(2)形成小组竞赛机制。除了上述班干部引入“两套人马”进行管理效益的竞争之外,全班细分的9个小组,也要开展小组间的竞争。围绕班级管理的具体目标,把各小组的得分上墙公布,让小组团队在学习、纪律、劳动等各方面的表现进行比学赶超,在培养团队合作与竞争精神中成就了班级管理的强大的内驱力。(3)建立个人激励机制。班主任给每个同学都发有一个“心愿存折”,里面按照每天或每周的考核,对表现好的给学生适当的贴纸奖励记账,对违纪的学生适当没收“心愿存折”不予加分贴纸的惩罚。一段时间后,定期举行班级“购买日”,学生用“心愿存折”的“钱”去购买老师准备的各种学习用具或者有趣的物品,除了物质购买之外,还可以购买“与老师一起校园散步”等师生精神交流的机会等。除了心愿存折的激励外,教师还要善于表扬。表扬要遵循“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原则,因为,学生没有预期得到的表扬才是最好的表扬。总之,通过建立个人激励,在培养学生进取心中成就了班级管理的强大的内驱力。
第三,利用新型的评价标准,提升有效管理的调控引导力。要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创新对小学生的评价标准,表现出对学生的德育,体育,美育等方面的关注,不能仅仅注重成绩和学习态度,这也是做好班级管理的一个重要理念。譬如,我在班级开展“每周之星”的评比活动,设置了文明之星、守纪之星、进步之星、阅读之星、勤学之星、助人之星、体育之星、环保之星、班务之星、劳动之星,艺术之星等,每个都有具体评判的标准,采取标准上墙、照片上墙的做法,给学生树立了明确的行为榜样。此外,我把“让生命幸福成长,做最美的自己”的教育理念落到实处,在班级建立“成长树——学校家长联系表”,每个学生每周一张表,用一个文件夹装起来。联系表上设置“园丁对小树说”的栏目(老师对学生的评价与寄语)、“小树对自己说”的栏目(学生对自己本周的自我评价与期待)、“大树对小树说”的栏目(家长对小孩的评价与寄语)。通过学生、教师、家长的三方互动沟通,建立了一个立体频繁的评价体系。总之,通過每周一星的先进个人评比,和成长树的立体评价,完美的把结果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有效结合在一起,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实施了良性的调控引导,是增强班级管理有效性的强大指挥棒。
第四,开展新型的班级活动,提升有效管理的文化凝聚力。一是开展节日纪念日活动。利用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植树节、劳动节、青年节、儿童节、教师节、国庆节、学雷锋纪念日、建党建军纪念日、抗战胜利纪念日、地球日、环境日、健康日、禁毒日、航海日等中华传统节日、重大节庆日、重要纪念日等,开展主题明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吸引力强的班会教育活动,以鲜明正确的价值导向引导学生。要改变传统班会做法,不要小看小学生的潜在能力,采用学生轮流主持班会方法,把班会的大部分时间让给学生进行自主开展,给他们舞台,他们会还你惊喜欣慰。二是要积极组织班级参加学校举办科技节、艺术节、运动会、读书会等活动,并充分利用课后时间组织学生开展本班学生喜欢的文娱、体育等社团活动,创新学生课后服务途径。三是开展班级文化建设,把班级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事迹公诸于众。其实,一个企业的先进文化,就体现在企业优秀员工的事迹上。一个学校的优秀文化,必然体现在优秀的师生的先进事迹上。因此,要倡导先进班级文化建设,当然要弘扬班级先进人物的事迹。此外,鼓励学生自主设计班名、班训、班歌、班徽、班级口号等,增强班级凝聚力。文化育人是班级教育管理的最高境界。
综上所述,只要明确管理目标,研究管理对象,创新管理手段,就可以有效地开展班级管理,实现教育预期。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写组.党的十九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学习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7.10
[2]郭红心.做一个对学生有影响力的教师[J].思想理论教育,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