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虚拟现实心理治疗平台的研究

2018-05-14吉振宁邵洁费杰雷涛

科技风 2018年7期
关键词:人机交互心理治疗虚拟现实技术

吉振宁 邵洁 费杰 雷涛

摘 要:虚拟现实技术的發展为医学领域提供了新方向,本文主要阐述了虚拟现实技术在心理治疗上的应用,分析了虚拟现实心理治疗平台与传统心理治疗相比的优势和需求。并以此作为基础,结合心理学相关理论,根据群体心理发展的特点,设计与分析了基于unity的虚拟现实技术的心理治疗平台。

关键词:虚拟现实技术;心理治疗;unity;人机交互

随着当今社会的迅速发展,人类面临巨大的压力和负担,导致心理健康问题日趋严重。与国外相比,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相对滞后,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和专业心理医生的培养都尚未得到重视,在心理治疗方面缺少规范管理体系。[1]近年来,我国也在虚拟现实环境设计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运用虚拟现实技术解决群体心理问题的相关研究还很少,而传统的心理疾病治疗手段存在单调、低效等弊端。因此,开展虚拟现实心理疾病治疗平台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1 相关概念

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VRT)是指利用计算机模拟产生三维仿真系统,结合了计算机图形与仿真技术、传感技术、人工智能、显示技术等技术,使人们在观察虚拟环境时能够身临其境,进行可视化操作与交互。虚拟现实最主要的技术特征是融入感,即投入感。虚拟现实技术力图使用户在三维虚拟环境中处于一种完全投入情境的状态,即所谓“沉浸感”。

虚拟现实心理治疗平台是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创建的特定环境,跨越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将一些特定的事件、物体直观、逼真地呈现在患者面前,患者可形象地感受到虚拟环境并做出反应,进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的Hertrik Ehrsson和瑞士联邦技术研究院的Olaf Blanke分别领导了两项实验,证明出“心灵出窍”现象[2]——人体的视觉和触觉一旦被分离,大脑将制造出一个幻觉,使人感受到一具并不真实存在的身体。根据这一心理学原理设计的虚拟现实心理治疗平台,将虚拟现实技术和心理学理论运用在了心理治疗上,使体验者通过VR眼镜这一媒介直观清晰的看到自己所处的环境,节省了传统治疗过程中引导体验者去想象的时间。通过听觉、触觉和视觉的三重刺激,让体验者更直观、深刻地感受其所处的治疗环境,进一步配合心理医师的引导,利用人机交互达到在治疗过程中与自己对话、自我剖析、自我开导的目的,大大降低病情复发的可能性。

2 实际应用

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人们正不断将它运用于更多有意义的领域,其中一个就是医疗界。虚拟技术对拥有心理创伤的病人、对于各种心理恐惧、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焦虑症、甚至遭遇过事故而留下心理阴影的病人都有治愈功能。还能够使亚健康状态的人及时提升健康状态,也能有效改善精神病、心理疾病病人的生活质量。

在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治疗中,运用虚拟现实手段将患者暴露于特定的虚拟情景,结合人工智能进一步让患者站在客观的角度看待自己受到的创伤,安慰受害者从而达到自我克服和永久治愈的目的。虚拟现实技术建立虚拟的社交情景,创造与患者进行社交活动的虚拟人物,患者在虚拟的环境中渐次暴露患者所恐惧的情境,逐渐提高患者对所受创伤的阈限,从而改善患者的症状。

在精神分裂症治疗中,采用行为认知疗法,运用虚拟现实技术重建正确的行为。首先模拟出患者在生活中出现的各种幻觉,通过画面的形式呈现给患者,帮助患者认识到这些幻觉是由疾病引起的,让患者能逐步忽略生活中出现的幻觉。在治疗期间,虚拟现实技术能够帮助患者认识到哪些行为方式是错误的,从而改变其行为方式。同时运用人工智能,创造出虚拟的个体与患者进对话,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难关。

3 相对优势

与传统疗法不同,虚拟现实技术能模拟危险的情境,提供更加安全的治疗环境。可以让患者大胆地去体验和探索,可以反复进行困难、失误、无法预测的事件和戏剧性的结果练习而不会造成任何损伤。虚拟现实技术还具有更强的可控性,心理治疗师可以根据患者的心理障碍程度来设计个性化的治疗过程。在治疗的过程中,可以实时调整方案,采取灵活多变的治疗手段, 根据患者的反应和心理问题的轻重分不同等级反复呈现给患者,完善患者的心理建设。

虚拟现实技术可提供各种直观的感官刺激,有逼真的临场感。在虚拟环境中, 患者直观地感受环境和事件,同时头戴式显示器、数据手套等传感装置使患者感到处于封闭状态,更有利于患者体验治疗过程。并且消除了患者对个人隐私被泄露的顾虑,确保患者全身心投入治疗。

虚拟现实技术可让患者体验到现实社会中的诸多场合,甚至体验现实社会无法获得的各种情景。打破了时空的限制,在虚拟世界中创新更多的治疗体验,完善治疗手法。如若通过传统治疗则很难重现患者当时的真实情境,心理治疗师还需花费大量时间与病人进行对话,往往事倍功半。

4 结语

虚拟现实应用的发展推动力来源于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心理学相关理论的发展,虚拟现实技术在心理治疗领域的运用将越来越广泛,并且投入使用的范围向将更广、更真实的趋势发展,这必将成为心理治疗领域的一场重要意义的革新。

近年来,人机交互技术渐渐趋于智能化、网络化、轻量化的水平。虚拟现实设备的智能、可穿戴性,使其摆脱只能在桌面应用的限制。虚拟现实技术往往结合人工智能和unity平台,使得国内外知名的厂商投入资金深入开发这项技术,使得虚拟现实从昂贵的实验型设备转化成普遍的实践型应用,发展前景一片大好。[4]

参考文献:

[1]李大庆,付丽丽.2007我国国民心理健康状况研究报告显示城市居民近两成存在心理健康问题.中国社区医师,2008,i0(185):149.

[2]Henrik E.The experimental induction of out—of—body experiences.SCIENCE,2007,317(8):1048.

[3]柳菁.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心理治疗领域的最新进展[J].心理科学,2008,31(3):762-764.

[4]朱辉,张博恺.虚拟现实技术及其在心理认知与听障儿童康复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16,14(6):450-453.

作者简介: 吉振宁(1997-),女,江苏南京人,徐州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院2015级本科生,主要学习和研究虚拟现实与医学结合方向;邵洁(1997-),女,江苏淮安人,徐州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院2015级本科生,主要学习和研究虚拟现实技术与心理学。

猜你喜欢

人机交互心理治疗虚拟现实技术
团体心理治疗对酒依赖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心理治疗有七大误区
能治疗心理疾病的耳机
某型柴油机虚拟维修系统研究
人机交互课程创新实验
基于Internet环境下的虚拟现实技术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虚拟现实技术在三维动画制作中的应用
数码绘画在虚拟现实技术下的多元表现
摄影与心理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