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价值论笔记
2018-05-14李铁映
楔 子
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98年始,特別是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以后,我较为系统地学习和研究了马克思关于劳动和劳动价值的有关论述。
期间,我研读了马克思的《资本论》、《剩余价值理论》、《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1863-1875年经济学手稿》、《哥达纲领批判》、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和恩格斯的《反杜林论》等著作,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于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思考。现在奉献给读者的这本小册子,是我学习和研究过程中写成的一篇读书笔记。
本笔记的几个初稿,曾先后邀请北京、陕西、湖北、湖南、四川、广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等省市的专家学者座谈。座谈中,他们都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在此,谨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特别要感谢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学者们,他们多次参与讨论,对本书的形成给予了很大帮助。
为了能够同更多的读者讨论和交流,本书提供了“笔记”的英文本。为便于读者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有关论述的原意,本书还提供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劳动和劳动价值论有关范畴的论述”这个附录。
这篇笔记在《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发表后,理论界不少专家又提出了一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趁这次出版小册子的机会,作了少量修改。
应当说,这篇笔记仅仅是一次初步的理论学习和思考,而且对一些问题的论述还是很不充分的,欢迎读者批评指正。
李铁映
2003年5月
一、劳动和劳动价值论问题研究的背景
1.《资本论》是一部伟大的历史鸿篇。马克思在《资本论》及其手稿等论著中,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进行了精辟的阐述。要研究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必须认真攻读《资本论》。
《资本论》是马克思用毕生心血考察和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写成的科学巨著。
马克思原计划以《政治经济学批判》为总标题,分六册写作:《资本》;《土地所有制》;《雇佣劳动》;《国家》;《对外贸易》和《世界市场》。①1859年 6月,《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出版后,他又决定改变他的写作计划,着手写作《资本论》三卷本。1867年9月14日,由马克思撰写并亲自校订的《资本论》第一卷出版。
1883年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对马克思的遗稿进行了整理,先后于1885年和1894年出版了《资本论》第二卷、第三卷。恩格斯逝世后,有关剩余价值学说的其他遗稿,由考茨基以《剩余价值理论》为书名编辑出版,但他对马克思的手稿作了许多删改和变动。1954-1961年,苏共中央编译局按马克思的手稿次序和内容重新编辑出版了《剩余价值理论》。
《资本论》把高度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统一在一起,是一部系统的、逻辑严密的经济学著作。它既批判地继承了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成分,又批判了其阶级偏见、掩饰和谬误;既论证了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肯定了它的历史地位,又揭示了它内部不可克服的矛盾,及其必然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客观规律。
《资本论》不仅是一部经济学巨著,而且是一部哲学巨著、一部科学社会主义巨著,是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工人阶级的圣经”。 ②
《资本论》问世后,对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无产阶级和共产党人的必读书。
中国共产党人历来注重对《资本论》的学习和研究。
2.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理论界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讨论大约有五次。
第一次是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问题的讨论。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以孙冶方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开始关注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的地位、作用问题。从1958年开始,毛泽东同志和党内部分高级干部、理论家研读了《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和《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明确提出“价值法则(即价值规律)是一个伟大的学校”,③推动了对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探讨。
第二次是20世纪70年代末关于价值规律问题的讨论。这场讨论涉及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市场经济、计划与市场的关系等问题。
第三次是20世纪80年代初关于“生产劳动”的讨论。在60年代初关于生产劳动问题的讨论基础上,于光远又提出:只要是参与物质产品生产的,包括教育、科研、文艺、服务等行业的劳动,都属于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④孙冶方不同意于光远的观点,指出: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只能是物质生产劳动。⑤由此引发了理论界的讨论和争鸣,并逐步形成了“宽派”、“中派”、“窄派”三种不同观点。
第四次是20世纪90年代初关于“价值创造源泉”的讨论。苏星针对南开大学谷书堂教授关于非劳动生产要素也创造价值的观点,⑥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劳动价值一元论》,提出:只有物质生产领域的活劳动,才是价值的唯一源泉。⑦于是,由“谷、苏之争”,引发了“一元论与多元论”的讨论。
第五次是中央提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⑧后,全国上下展开的新一轮关于劳动价值理论的学习和讨论。这次讨论有两个鲜明特点:一是从深化对当代劳动的认识入手,探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的新特点;二是结合新的实际,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形成的源泉问题,提出了多种不同观点和见解。
二、新时期我国经济理论的若干重大发展
3.科学的理论来源于伟大的实践。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不断深入,经济理论方面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其中,与劳动和劳动价值论有关的,有如下几个方面:
——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论和初级阶段论;
——提出了改革经济体制,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理论;
——确认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人类社会不可逾越的阶段,并初步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理论;
——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以及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原则;
——提出了以市场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机制的理论;
——提出了一套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宏观经济管理理论;
——形成了关于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制度改革、发展的理论;
——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确立了科教兴国战略;
——确立了中国对外开放的理论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在改革开放20多年的实践中,还有许多新的理论建树,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4.《资本论》问世一百多年来,科技革命突飞猛进,经济全球化、市场化趋势不断加强,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理论也在变化和发展。当代西方主流经济学派较少从社会基本制度层面研究经济问题,大多是在经济运行层面,发展生产力即提高效率、效益方面做文章。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研究如何增加、聚积、拥有财富的理论,是“赚钱的学问”。当然,西方经济学作为一门经济学问,已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也就是说,它是有实践基础的,有许多有价值的、科学的成分,我们应予以很好地研究和借鉴。
例如:
关于商品经济和市场机制的基本理论;
市场失灵理论与有效需求不足理论,论证了政府干预经济生活的必要性;
供求理论和边际效用理论,分析了价格的形成和作用;
人力资本理论、新增长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强调了技术、知识和教育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像成本收益分析、投入产出分析、边际分析、计量分析、企业管理等具体分析工具和方法,我们在分析经济问题时,可大胆学习、积极借鉴。关于银行、保险、证券、营销及其他服务业、文化产业等方面的理论,也应认真学习和研究。
但是,由于社会制度不同,国情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我们对于当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是不能完全照抄照搬的。在借鉴、运用这些理论或方法时,也要结合我们的具体实际。
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经受了实践检验的科学理论
5.经济学研究,特别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其根本目的和出发点,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或者说,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就是研究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学问。我们今天研究马克思主义或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就是要科学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生产方式和基本生产关系,推动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
我们过去较多地讲生产关系和所有制,而对生产力的最终决定性作用重视不够。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在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一问题,在小平同志论述社会主义的本质后,已经解决了。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核心是如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首先是解放生产力!解放生产力最根本的就是解放劳动,解放劳动者。马克思当时批判资本主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资本主义阻碍社会生产力进一步的解放和发展。
6.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以商品作为其理论分析的逻辑起点。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章,马克思集中分析了商品的二重性(使用价值和价值)和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认为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重性,劳动是价值的实体,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从而创立了劳动价值论。在此后各卷、各篇、各章中,马克思以劳动价值理论为基础,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的整个过程的分析,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以及由于这一基本矛盾的发展,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客观规律。
7.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在批判继承古典經济学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之上创立的,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的理论体系,包括诸多范畴,例如:商品的二重性、劳动的二重性、价值的本质、价值实体、价值量、价值载体、价值形式、价值构成、价值转形、价值规律、国际价值等。如果只把其中的一两个方面视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将陷入片面性。深化和发展劳动价值论,必须全面理解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这是基础。
8.马克思的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剩余价值理论,是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揭示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揭示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灭亡规律的学说。按照恩格斯的说法,“唯物主义历史观和通过剩余价值揭开资本主义生产的秘密”,是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⑨按照列宁的说法,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的两大理论基石。⑩由于这两个伟大发现,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
9.我们今天讨论劳动价值论的目的是什么?是强调劳动、劳动者,还是强调资本等其他生产要素的地位和作用?对于后者,当然要重视,这是毫无疑问的。没有生产资料,任何财富、使用价值也生产不出来。但是,首先应当突出的是劳动、劳动者!“劳动是生产的真正灵魂”。
尊重劳动、劳动者,根本目的在于解放劳动、劳动者,在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也就是说,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第一位的是不断解放劳动、劳动者;发展生产力,第一位的是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劳动效率(文化、科技)。中国的现代化过程,就是劳动积累的过程,就是劳动、劳动者解放的过程,就是劳动者素质和劳动效率不断提高的过程。
10.自马克思《资本论》发表一百多年来,世界经济领域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很多新情况、新问题。主要是三大变化,即科学技术的进步、资本主义的新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出现。这三大变化,促成了经济全球化趋势,进而使劳动形态和商品形式、财富构成发生了重大变化,资本、科技等生产要素与财富和价值创造的关系,以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科技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等问题,均被尖锐地提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的面前,都要求我们在深入研究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做出科学的回答。
一百多年来的实践证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观点是科学的!是我们必须坚持的!科学是不能丢的,规律是不能违背的。今天,密切结合当代中国的实践,结合经济全球化的趋势,重读马克思的《资本论》,深入研究新形势下的劳动和劳动价值论问题,是十分必要和有重大意义的。
四、劳动和劳动力问题
11.今天研究经济问题,有两个基本出发点:劳动和商品。劳动是一个过程。劳动者是劳动过程的主体。劳动的结果用于交换,就形成为商品。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成果,是客体。这两者是经济问题研究的两个角度和两个出发点。
劳动是人区别于一般动物的本质特征,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条件。在一定意义上说,人类历史就是劳动在一定社会形式中不断展开的历史。劳动创造了人,劳动促使人类自身的发展;劳动创造了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劳动创造了社会财富和人类文明;劳动创造了人类社会,并推动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一句话,劳动创造了人,创造了世界,创造了人类社会。人类历史,在一定意义上,可以看作是一部人类劳动史。
12.人的劳动是具有社会性的。人类劳动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形态中进行的,是不断发展的。对于劳动,应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考察。
从劳动分工和社会技术形态来看,人类经历了采集和渔猎经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后工业经济(有人称为知识经济、信息经济、服务经济等,还需要研究)。
从经济运行的基本形式(或简称经济形式)来看,人类经历了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将来还会出现后商品经济(过去称之为产品经济,也需要研究)。
从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和劳动成果的分配关系)来看,人类经历了原始公社制度、奴隶制度、封建制度、资本主义制度、社會主义制度。与此相适应,人类劳动也经历了原始共同劳动、奴隶强制劳动、封建依附劳动、资本主义雇佣劳动、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劳动。
对于不同社会基本制度、不同经济运行形式、不同劳动分工和社会技术形态下的劳动,应做具体分析。
13.创造性是劳动的本质特性。“劳动是积极的、创造性的活动。”劳动者的创造能力,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源泉。一切物质的和精神的产品,都是人类劳动运用自然资源创造出来的。“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劳动创造性不断提高的集中体现。人类劳动所独有的创造性,正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源泉。
生产力是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结合,科学技术既渗透到生产资料中,也体现在劳动者身上。劳动者的科学技术素质是劳动能力的基本要素。劳动能力的提高,劳动能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劳动者的科学技术素质。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马克思对科学技术的高度评价,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以及江泽民同志关于“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 科学技术,正是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创造性的劳动过程中不断发展的。
14.“劳动力的使用就是劳动本身”,劳动是劳动力的实现。劳动力从自然和生理方面看是属于劳动者的,是不能脱离劳动者本身而独立存在的。但从社会关系的角度和历史发展的实际情况看,却存在不同情况:在奴隶制下,奴隶的人身属于奴隶主;在封建制下,农奴的人身仍然依附于封建主。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者的人身依附关系被废除了,劳动者可以自主地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劳动力变成了一种特殊商品——这是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之一。劳动力作为商品一经卖出,其使用权就属于资本家,形成雇佣劳动,劳动异化了。
在社会主义经济中,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已经确立,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对物的依附关系,即资本-雇佣关系,劳动力在本质上已经不是商品。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作为一种生产要素,仍然要进入市场和流通,因而劳动力仍具有商品的形式。
注释:
①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7页。
②恩格斯:《〈资本论〉英文版序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6页。
③毛泽东:《价值法则是一个伟大的学校》(1959年3月、4月),《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4 ~37页。同时参阅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编:《毛泽东读社舍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清样本,上、下),1998年1月刊印。
④参见于光远:《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中国经济问题》1981年第1期。
⑤参见孙冶方:《生产劳动只能是物质生产劳动》,《经济学动态》1981年第8期。
⑥参见谷书堂主编:《社会主义经济学通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10 ~112页。
⑦参见苏星:《劳动价值一元论》,《中国社会科学》1992年第6期。
⑧《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⑨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40页。
⑩参见《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12页。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00页。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16页。
马克思:《经济学手稿》( 1861-1863),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59页。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74 ~275页。
江泽民:《在北戴河同国防科技和社会科学专家座谈时的讲话》(2001年8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