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供热过程中热网电气自动化的有效控制
2018-05-14王长亮
王长亮
摘要:本文从供热过程中热网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概述入手,着重分析了供热过程中热网电气自动化控制的优势及应用选择,并探索了供热过程中热网电气自动化有效控制的策略
关键词:供热过程;热网;电气自动化;有效控制
在当今社会,集中供热已经成为主要的城市供热方式,而电气自动化在供热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能够有效提高供热效率。并且,在供热过程中热网电气自动化控制能够保证供热温度的均衡性,减少供热过程中的资源消耗,提高供热质量,对供热行业发展有着巨大推动作用。因此,供热企业都会运用热网电气自动化。在这种情况下,热网电气自动化有效控制已经成为供热过程中重点环节。研究供热过程中热网电气自动化的有效控制不仅能够有效提高热网电气自动化水平,而且对供热行业发展有着深刻意义。
一、供热过程中热网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概述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气自动化已经被广泛应用在各行各业中,各行各业积极使用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供热行业也十分重视电气自动化的应用,研发并推广热网电气自动化系统。热网电气自动化能够有效控制供热温度,节省供热资源。热网电气自动化系统主要包括循环水泵、热源、二次网等结构。随着供热行业供热网点的增多,供热系统面临热网电气自动控制的问题,需要加强对热网电气自动化的控制。
二、供热过程中热网电气自动化控制的优势
电子自动化技术不断发展,已经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电气自动化在工业行业也取得了巨大成就,热网电气自动化的风险较低,技术应用比较成熟,能够节省大量的人力劳动,解决供热企业人员短缺的问题。并且,热网电气自动化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对大量数据进行准确分析,简化人工管理工作。另外,热网电气自动化能够自动控制温度和热量,减少资源消耗,实现节能环保。
三、供热过程中热网电气自动化控制的应用选择
大多数供热企业的热网电气自动化都选择温度控制的方式,而热网供热系统主要针对热量指标进行管理,仅仅采取温度控制的方法会导致温度控制周期较长、供热系统震荡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供热行业出现了热量控制的方法對热网自动化进行控制。而在供热过程中不同年代、性质、结构的建筑对供热要求不同、热负荷能力也不相同,热量控制方法需要根据建筑热征设置针对性的热量控制标准。热量控制与温度控制相比能够直接反应建筑物的耗热情况,调控供热质量,合理规划供热目标和供热指标,降低供热成本。
四、供热过程中热网电气自动化有效控制的策略
(一)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
在供热过程中,供热系统需要对热网热力参数进行调节。而需要使用热网热力参数的有热网流量、热网内压、热网温度等。因此,热网电气自动化需要使用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对热网热力参数进行合理控制。一般情况下,热网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主要有传感器、电动阀、变频器、中央处理器等。其中,中央处理器是最主要的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供热企业应积极掌握中央处理器的特征,及时获取热网数据信息,以信号动态为依据对热网自动化系统进行合理控制。并且,热网电气自动化系统中的变频器能够随意输出和输入数据信息,转变泵类运行方式,随时切换电机数据。同时,变频系统能够有效保护电源电路和电压,保证热网系统电机正常工作。
(二)电气自动化控制过程
供热系统中的循环水泵控制主要是通过变频器来完成的,变频器根据热网系统中的压力变化来获取系统的相关数据信息,并对所获取的系统信息进行整理汇总,传输到现场控制器当中。之后,现场控制器会根据信息发出相关指令,变频器在接收指令后按照指令控制循环水泵的转速,并在二次循环中固定流量和压力,保证热网系统的高效运转。
温度传感器在热网电气自动化中必不可少,温度传感器能够采集室内温度、室外温度、供水温度等信息,并将这些信息传输给现场控制器,现场控制器在数据分析处理之后计算二次循环的水温并根据计算结果对温度电气自动控制调节阀发出指令,调节阀在接收之后根据指令开展工作,进而控制二次循环水温。
(三)电气自动化控制软件
供热系统中的自动控制软件主要用来控制热网系统,以保证热网温度的均衡性。自动控制软件对热网电气自动化控制十分重要,热网系统将温度、热量等信息传输给自动控制软件,自动控制软件在接收信息之后对信息进行处理和保存,并计算出系统的调节水温。之后自动控制软件对根据调节水温对调节阀下达指令,保证水温的稳定性。并且,自动控制软件能够实现远距离操控,加强对数据传输的规范管理,实时监控热网设备,保证热网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安全运行。同时,远距离操控能够有效增强热网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灵活性,减少材料、设备、人员的等方面的投入,节省供热成本。
(四)电气自动化多平台控制
供热系统热网电气自动化可以采用多平台控制的方式,大多数供热公司都通过ADSL、CDMA、通讯平台等集成热网信息无线传输,以实现对供热系统热网电气自动化的多平台控制。而电气自动化多平台控制需要建设现代化的信息平台和智能通讯。为此,供热行业应积极研发电气自动化控制信息平台和电气自动化智能通讯,确保对电气自动化的多平台控制。
参考文献:
[1]国海龙.城市智能热网综合管控系统应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4.
[2]李磊磊.集中供热协调优化控制系统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4.
[3]张立启.城市集中供热系统节能技术及热力站控制系统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4.
(上接第149页)
便是合理选取路径,为确保对输电线路施工奠定良好基础,在选择路径时应充分考虑到当地的地质、气象、水文等各项自然条件影响因素,并予以全面考量,并要能够把输电线路路径选择和周边的环境保护、资源开发及各设施应用间的相关性予以充分考量。路径选取要遵循以下几项原则:(1)优先选择直线,减少转角数量;(2)优先选择在平坦地区安排转角点;(3)将农田、林木占地面积减少到最低程度;(4)尽量远离障碍物,协调铁路、通信等部门。总的来说,在选取路径之时应当要能够同时顾及到经济性与可行性两方面的要素,充分考虑到占地赔偿等方面的问题,以期能够实现对电网系统建设需求的有效满足。
(三)正确选取杆塔基础
杆塔在高压输电线路系统建设中有着无可取代的价值作用。在选取杆塔基础之时需要能够结合当地的实际地理环境特征来酌情考虑,尽可能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全面考虑冻土、软土、黄土、岩体等多种完全不同的地基环境。因而,为保障杆塔结构本身能够达到较好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应当优先选用最合适的基础形式,例如人工斜挖原状土形式便具有较大的承载性能,不容易发生形状改变,而且还能够大幅度降低材料耗损,可广泛应用在厚度较大的覆盖层以及可塑性较强的粘土环境当中,有助于缩短施工工期。
三、结语
总而言之,考虑到高压输电线路电气工程往往有着耗时长、规模大且干扰因素较为多样化的特点,要实现对输电稳定性的全面提升,达到可持续发展目标要求,就必须针对高压输电线路电气设计方面所普遍存在的抗冰、路径选择与杆塔基础选择等问题展开深入分析,依据标准设计流程来采取相应的合理化设计措施。
参考文献:
[1]程伟强.高压输电线路设计相关技术问题分析[J].民营科技,2015,(8).
[2]杨睿.高压输电线路电气设计的问题及改进方法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