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问题导学”模式下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学习共同体的构建
2018-05-14黄小洪
黄小洪
在英语科目的教学中,写作的教学是重中之重,采用“问题导学”的教学模式进行英语写作部分的教学,是适应现代新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法的体现。教师要在“问题导学”模式的引领下,力求达到对英语写作教学中学习共同体的构建,使每个学生在英语课堂学习中都能做到轻松高效。
1. 步步追问,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
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的最主要关系,也是课堂教学关系中的主体关系,所以在日常的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从学生和教师两个方面出发,构建课堂师生学习共同体。对于英语写作部分的教学也不例外,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课堂引导作用和学生的课堂主体参与性。教师通过“问题导学”的方式,在英语教学中的每一环节都提出问题、追问答案,促进学生对于英语知识的深化和学习。
比如,在英语作文“My Family”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带领学生完成本课所需掌握的单词和短语father、mother、son、daughter、sister、twin、grandfather、grandmother、uncle 、aunt等,然后向学生询问“自己家庭成员都有谁?家庭成员间都是什么关系?”在得到学生的回答后,教师对于回答有错误的学生应及时给予指导,然后让班级学生回想自己和家庭成员之间发生过的一件难忘的事,并用简单的一两句英语表述出来。对于能准确选取生动典型事件并流利表达出来的学生,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赞许,对于还不能用英语准确阐述事件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学生积极引导,引导学生向“The most moving thing”或“Tell us the most interesting things you have met”的方向思考。最后,教师要全面认真分析学生写作出来的作文,并根据学生所记叙的事件,继续向学生提问“从今天的学习和对于家庭故事的写作中自己有什么收获,用英语表达出来”,在听到学生的阐述后,教师对于学生的回答做出评价。这样不仅能促进学生掌握住本课的知识,还能锻炼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
2. 问题探究,构建合作学习共同体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有自身的优点和不足,所以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不光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还要促使不同学生间形成合作,达到相互促进、优势互补的教学目的。
比如,在英语作文“Protect the Earth”的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按照班级学生人数的多少,把学生分成若干的学习小组,让学生在每个学习小组中进行作文主题的讨论,充分讨论作文要求所给出的几点重要提示,并形成小组中统一的写作观点进行作文创作。其次,根据班级中不同小组所侧重的写作主题the world in the past、the world pollution、ways to stop pollution、the world in the future等,让每一个小组选取出一个学生代表在班级中进行本组作文观点和写作成果的展示。在小组代表展示过程中,小组的其他成员给予及时给出补充。再次,让其他小组成员对这个小组的表达给出评价,找出他们的缺点和不足,并给出自己的修改意见。最后,教师根据本课知识和学生写作情况给予学生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在课下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有关作文主题的英语情景剧练习,使学生在情景练习过程中,完成本部分知识的吸收和构建学生间合作的学习共同体。
3. 相互问答,构建班级学习共同体
英语教学过程中,坚持以“问题导学”为依据,加强对于整个班级学习共同体的建设。在班级中形成学生英语学习的良好环境,构建英语学习的良好班级氛围。
比如,在英语作文“My Favourite Festival”的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要在班级范围内向学生提问有关传统节日Spring Festival、The Dragon Boat Festival、Mid-Autumn Festival的问题,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然后,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让学生依据自己对于节日的了解进行班级环境的布置,在班级中布置出端午节、中秋节和春节等各种节日的风俗样式,为学生构建出具有浓厚学习氛围的英语学习环境。最后,在班级环境布置完成后,让学生和师生之间可以随时依据作文主题向对方提出问题,在问题中提高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
英语写作教学中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应时刻以课堂问题为导向,让师生之间关系、学生之间关系和班级整体环境相互结合、紧密联系,从而促进学生的写作知识学习和掌握。
[1] 金哲.基于学习共同体的形成性评价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哈尔滨: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6.
[2] 毕琴.学习共同体在高中英语写作中的应用[D]. 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 2015.
[3] 潘洪建.“学习共同体”相关概念辨析[J]. 教育觀察, 2013(08): 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