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中国女性情爱潮流中的变与不变
2018-05-14裴谕新
1978到2018,整整40年,中国的经济、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家庭、婚姻、个人生活,也有太多超出想象的新现象。20世纪末,网络进入中国,信息大爆炸,那时还讨论“网爱是否见光死”,谁能想到现在有那么多人使用智能手机约会陌生人呢?女性从“寻找真正的男子汉”,讨论“为何中国就没有高仓健”,发展到今天迷恋“暖、萌、花美男”,是女性自信自立和强大的表现么?从国家提倡“晚婚晚育”,到28岁不结婚被媒体冠之“剩女”,再到48岁单身美女俞飞鸿因“为自己而活”变身国民偶像,女性如何看自己、看他人、看情爱,与社会的变化息息相关,也像经济社会一样难以预测。
从计划经济进入市场经济,是中国最近40年社会变化的基礎。女性的穿着打扮、审美趣味,被商品经济席卷。告别六七十年代中性化的“铁娘子”装扮,中国女性开始寻找 “女人味”,穿裙子、做头发、化妆,着力表现柔美感。直到“李宇春”时代,中性打扮又成为追求个性化的部分女性的选择,女性对于自己外表的塑造,开始呈现出多样化的一面,而不是时尚给什么就追什么。这是女性自信自强有独立思考能力的显性表现。
容貌的变化是内心的反映。从“女为悦己者荣”,到“女人看重自己的外表为的是自己开心”,女性在情爱关系中越来越持有自己的想法,不会轻易被洗脑。爱情依然是吸引女性的主题,但是女性对于爱情的理解却大大不同了。从前的“只愿一生爱一人”“初恋是最美好的情感”不再被信守,越来越多女性认为,“初恋时不懂爱情”,甚至认为“恋爱经验越多越好”。面对婚姻,女性持有更谨慎的态度,单身期越来越长,甚至有人很早就宣称自己是“不婚主义者”。也正因为如此,过去十年间,“剩女”这个词被媒体制造出来,全社会逼婚,让年轻女性集体焦虑了。后来很多人慢慢觉醒,努力将“剩女”的标签扭转为“胜女”。
女性主义开始崛起,和自媒体的诞生并行,成为网络社会的议题。婚姻中女性承担全部的家务却不被认可,“丧偶式育儿”被默认为一种常态,这成为男权社会剥削女性最直接的例证。网上热议的话题除了一些情感专家号召女性如何“嫁得好”,如何尽可能地使用“年轻貌美”的婚恋价值,也有更多的声音号召女性重新思考婚恋的价值,号召女性“嫁豪门,不如自己做豪门”。今天的女性似乎有更多的选择,但似乎条条路走起来又都很艰难。女性不再甘于做“第二性”,开始争取自己的独立意志,同时也拥有了一定的经济独立,但是她们比任何时候都要清醒,这种独立性一定是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代价的。
裴谕新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副教授,曾获长江毅进学者奖,多次在国际会议上进行主旨报告,并应邀赴欧洲、日本、美国授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