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美到哭的美食照是怎么拍出来的
2018-05-14胡胡
胡胡
美不需要发明,它或许就藏在我们身边流失的时间里,和最不易察觉的细节中。
女性天生对美敏感,视角有温暖的生活感,最适合“生活方式摄影”,顾名思义,透过照片展现某种生活的态度和美——这是我一位专攻静物美食摄影的女性朋友的理念。天天在朋友圈看她那些美到爆的作品,我一度心痒去了她的工作室学习。
我们那期来学习的六个人都是女士,全部零基础,有开烘焙店的,有做文创的,还有刚入行的媒体人,以及纯爱好者,各式各樣。
一通理论洗脑之后,要开始大家最盼望的实操了。朋友把我们领到早就搭好的场景前时,大家都有点懵。掉色的旧原木板子和旧木箱充当拍摄台,不同质感的板子上摆着一些食材和餐具,旁边立着几架高低不同的梯子和大大小小的反光板、遮光板,四周的搁物架上满满当当地摆着各种餐具、干花、调料罐、筐子笼子。这哪里是美伦美奂的美图炮制现场,分明就是杂货铺。
实拍时需要极好的体力,以及脑力。两天的课程,攀高蹲低几十次不在话下,总共十五个景,一个景就要拍个把小时。
最后一个景朋友让我们自己搭。那时才发现,最难的是布景。那些美到哭的食物照片,画面上一块食物、一条衬布、一只杯子,甚至一颗香料的选择和摆放,都充满了“心机”。背景板的纹路和颜色、食物的位置、拍摄对象之间色彩的统一、什么餐具配什么餐布、怎么弄折皱,看似随意的摆放,都有着很深的美学讲究。比如拍我们一日三餐要用到的蔬菜,根据蔬菜的颜色、质感可以布置出暗调油画、小清新乡村风,或是怀旧复古风。此外还要平视、俯视和45度视角都要美,还要有暗调和高光的选择,还要表达自己独特的创意和情绪,还要有真实的生活感,以及不能穿帮……
但是看到拍好的片子,什么体力活儿、杂货铺即视感的现场,我们都认了。有趣的是,同样的景,每个人拍出的视角风格不尽相同。这就是对美的感知力不同吧。技术可以复制,布景可以仿照,但对美的感知,则需要天赋和养成。就好比,同样外出郊游,有人会买一箱水果回来,有人则会收集枯枝野花,回家把它们插到细颈大腹的瓷瓶里,便是极具侘寂风格的摆设。
提到侘寂,便不得不说说此风创始者、日本500年来美学的定义者千利休。最近看了有关他的电影《寻访千利休》,膜拜中。千利休去参加织田信长的美物寻宝会,他没有像其他人一样带去来自中国的瓷器这样贵重的东西,只是拿了一个小小的漆盒。在众人的嘲笑声中他从容坐下,将盒中注满清水并轻挪盒子,奇妙的美景出现了:盒底的飞鸟向月而飞,一轮皓月倒映水中,波光粼粼。美得朴素而激荡,所有人都被深深折服了。
千利休将回归本真的极简定义为美。美不需要发明,它或许就藏在我们身边流失的时间里,和最不易察觉的细节中。所以,如何拍出美到哭的美食照?只需拍下自己亲手做的、让家人感到温暖的食物,那就是很美的。
编辑 张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