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创新载体与方式研究
2018-05-14卢贵子
卢贵子
摘要: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发展好政治经济的同时,也要协调好各民族的关系,让各民族均能获得长远发展。民族职业院校是各民族学生的聚集地,要把民族团结进步的思想落到实处,在多民族文化融合的时代背景下促进职业院校持续发展。
关键词:民族职业院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创新载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这是中国共产党的初衷和使命,也是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方法。当前,在经济全球化越来越明显与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的大背景下,我国既迎来了机遇,又面临着许多挑战。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我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需要协调好各民族关系,让各个民族均得到长远发展。
一、 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存在的问题
民族职业院校作为各民族学生的聚集地,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教育活动的载体和途径过于单一。就目前来看,职校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实践活动主要以座谈会的方式进行,全程由教师或专家讲解,形式枯燥,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参与其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参与度不高。其次,内容单调。教育内容虽然与民族团结有关,但无相应的延伸,教学效果不明显。
二、 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有利因素
(一)学生的民族意识不断加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当前,社会正处于转型期,社会发展差距在逐步增大,全球化进程也在不断向前推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受各种民族文化的影响不断加大,民族保护意识不断增强,这给创新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实践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开展民族教育实践活动需要全面关注少数民族学生的民族情感诉求以及饮食生活习惯,并且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实践教育,以促进民族团结和各民族的发展进步。
(二)信息获取方式多元化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在当前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特别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越来越多元化,学生可以通过电脑、手机等通信设备与同学、老师联系,有效促进了学生和老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从而促进职校学生的民族团结。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网络传播速度快,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言论也会得到迅速传播,这给职校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实践活动带来了一定压力。
(三)影响民族团结的因素复杂化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社会出现了一些不和谐因素,一些非法组织利用民族差异,对立场不坚定的人进行洗脑,严重危害了民众安全。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只要是中国公民,都要更加自觉地维护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决反对一切分裂祖国、破坏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稳定的行为。严密防范和坚决打击各种渗透颠覆破坏活动、暴力恐怖活动、民族分裂活动、宗教极端活动。校园是少数民族学生的聚集地,学校更应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发扬光大,及时端正学生的思想,避免发生校园欺凌事件。
三、 创新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策略
(一)活动形式和内容多样化
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实践活动的形式要多样化。比如,举办文艺晚会,让少数民族学生表演极具代表性的民族节目,在保留本民族文化习俗的同时,也了解其他民族文化;组织少数民族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提升其思想境界;组织开展趣味运功项目,如拔河比赛、篮球赛等,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增强团队凝聚力,促进民族团结。在内容方面,教师要摒弃之前照本宣科的做法,可尝试与学生一起学习少数民族的歌曲,并据此引入与少数民族有关的传说、风土人情和生活习惯等,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学习相关知识,从而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
(二)发挥校园媒体的宣传作用
要充分利用各种校园媒体对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进行有效宣传,帮助学生了解当前社会发展现状、国家政策等。比如:搭建网络交流平台,增强各民族学生的交流与沟通,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不断向前发展;举办以民族团结为主题的征文活动,并将优秀作品展示于校园宣传栏,让更多的学生受到启发;利用校园广播播放与民族团结相关的歌曲、诗文朗诵等,营造良好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氛围;举办相关专题讲座,以幻灯片或视频的方式让学生对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有更直观的了解。目前,校园网络、广播、专题讲座等已成为学校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主要渠道,有效地培养了学生民族团结精神以及爱国主义情感。实践证明,多种校园媒体宣传方式有效培养了学生民族团结精神以及爱国主义情感,凸显出了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统一、多民族团结、多民族共同发展的国家。
(三)理论和实际相结合
每个民族的民族文化都有其特色,因此,可将各少数民族文化融入职业教育,并打造成职业院校的一大特色。在各民族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发挥不同民族文化的教育功能,开展有关民族团结进步的教育实践活动既有利于展现各民族文化特色,又有利于民族文化共同发展。比如,由院系搭建活动平台,评选出民族文化的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举办相关民族问题知识竞赛,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民族文化;组织相关辩论赛,加强学生对不同民族文化的理解,促进民族文化不断发展;开展学生校外社会实践活动,定期组织学生参观民族文物古迹、民族先进人物事迹展览会、民族博物馆等。不断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体现民族团结教育,加深学生对各民族的了解,促使学生形成民族团结、共同进步的思想。
(四) 采取有效的管理方法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外时间,让不同民族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提出能促进民族团结的宣传话语,并根据实际情况和具体政策进行实时更新,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受民族团结文化的熏陶。针对少数民族的学生,教师要经常询问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引导,对他们的行为举止进行规范,让其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构建和谐的人际交往,让学生们在生活上互相关心,在学习上互相帮助。
(五) 通过社会实践了解民族文化
不同少数民族有不同的文化。教师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时,可以适当地引入与少数民族文化相关的小说、影视剧,让学生在课后阅读、观看,增强学生对少数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还可邀请专家来校宣讲少数民族文化,也可让少数民族学生走上讲台,介绍自己家乡的风俗习惯,这样既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又可以让教师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便于开展针对性教学工作。
四、结语
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因此,職校在组织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实践活动时,必须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和学生的民族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实践活动,从而促进职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韦惠文,王贤.新形势下民族院校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的有效路径探讨[J].高教论坛,2017(7):52-55.
[2]余文兵,尹雄艳,肖锐.中国“民族团结进步”实践的成效、经验和创新——民族团结进步理论与实践研究系列之六[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7(3):14-19.
[3]朱广吉.新时期民族院校的民族团结教育发展与创新[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9):258-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