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境口岸东宁改革开放风华正茂
2018-05-14隋安辉杜金莹李逢时
隋安辉 杜金莹 李逢时
在祖国的东北角,界河瑚布图河潮起潮落,奔流不息。1978年末,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祖国大地,也让瑚布图河畔的东宁人将目光锁定在了河对岸。上世纪80年代初期,以黑河市“一船西瓜换回苏联360吨化肥”为标志,黑龙江省的对俄贸易也拉开了序幕,脑筋活络的东宁人靠着过去“跑崴子”膛出的经商经验,靠肩扛手拎做起了“倒包”生意,这不仅成为了东宁市边境贸易的最初形式,也奠定了东宁市边境贸易发展的基础。
1990年5月,东宁口岸正式对外开放,为东宁市的对外贸易提供了更好的保障。时至今日,东宁市的“倒包”生意仍是进行时,但是却已发生质的飞跃:蔬菜、水果、干调、建筑材料、木材、机床、鲜冻(海)水产品,数以百吨计的商品装在集装箱内,由货车经东宁口岸运进运出;对外经贸合作、境外加工园区建设风风火火;区别于过去一家一户随身“拎包”的“倒包”形式,一批具有经济实力、管理现代化的边贸公司不断涌现。
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所指出的,“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依托于东宁口岸,东宁这座边境之城实现了从“跑崴子”形成的民间商贸到国境商都的华丽转身:2017年,东宁口岸实现进出口贸易总值48.7亿元,完成进出口运输36.4万吨,累计检查出入境人员26万人次,进出口贸易总值和货运量连续7年保持全省公路口岸第一、沿边口岸第二的位次,被国家口岸管理办公室评为全国运行管理先进口岸。
一辆装载货物的货车正在通过东宁口岸
潮起瑚布图 勇当弄潮儿
东宁市真正的早晨,始于边境口岸的忙碌与热闹。往来车辆川流而过,一批批货物在这里装车、启程,走出国門,走向世界。金发碧眼的欧洲人和黄皮肤的亚洲人在这里匆匆相遇又彼此道别。
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是东宁市发展的最大优势。东宁口岸位于黑龙江省东南边陲三岔口朝鲜族镇,口岸距离俄罗斯远东铁路东端枢纽站乌苏里斯克市53公里,距离俄罗斯海港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市154公里,是进出俄罗斯远东地区最便捷的口岸。东宁口岸对内北上可通过鸡图公路及哈绥公路抵达黑龙江省内各地,南下可沿鸡图公路经吉林通往全国各地。
今天,站在繁忙的东宁口岸,回望历史,不禁会深深佩服“跑崴子”后人们敢为人先的胆略和气魄。
1988年5月7日7点50分,在宽阔的瑚布图河河面上,3艘渔船漂流而来,由苏联格罗捷克沃区段边防代表组成的代表团以向东宁苏联红军烈士纪念碑敬献花圈为名,来到东宁。渔船在河面划出波纹,发出了中苏两座城市贸易往来即将被唤醒的信号,也掀起了东宁改革开放的历史大幕。
通贸兴边,辟建口岸,有着“跑崴子”经商基因的东宁人马上看到了东宁在中国扩大沿边开放、推进东北亚区域一体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他们要将东宁打造成东北亚国际贸易通道上的重要一站。
开通东宁口岸势在必行。然而,北有百年口岸绥芬河,南有吉林龙头口岸珲春,这一南一北两个国家级口岸,直线距离不过百公里,在这样的夹缝里再建一个国家级陆路口岸,会成功么?一向“敢闯敢试”的东宁人,锲而不舍地寻找着机遇:一方面积极争取政策,一方面壮大自身的实力。虽然不知道结果会如何,但是他们坚持着这样一个信念:想尽一切办法,寻找一切希望,不惜一切代价。
为了早日建成边境桥,早日通车过货,当时的东宁县委、县政府冒着巨大的风险,在国务院批准东宁设立口岸的通知还未传达时,就集体决定自费建口岸,先干起来再说!当时的东宁县口岸管理委员会主任被任命时,正在田间地头支农搞秋收,对口岸工作一无所知便到岗上任,边干边学。为了让东宁人民早日踏上兴边富民之路,无数个开拓者和建设者们为东宁口岸贡献着智慧、胆量与汗水。正是依托他们坚强的意志力和超前的思维、大胆的行动以及超出常规的举措,历史机遇的大门一下子为东宁人打开了。
1989年12月,国家批准东宁口岸为国家一类口岸。1990年3月,中苏两国政府换文确认东宁口岸为双边公路汽车运输口岸。同年5月,东宁口岸正式对外开放。1992年11月,两国政府换文开通旅客运输,陆续开通了东宁至俄罗斯近邻城市的旅游业务。1994年1月,中俄两国政府换文,确认东宁——波尔塔夫卡口岸为中俄双边客货公路运输口岸。
“商品经济意识”助力东宁口岸弯道超车
“东宁人就是黑龙江省的温州人!”采访中,一位东宁本土企业的负责人对记者说。
集种植、养殖、加工为一体的综合性华宇境外农业开发园区
东宁人的这种“商品经济意识”,源自于历史上东宁商人“跑崴子”的积累与历练,也是东宁口岸“夹缝中求生存”弯道超车的重要助力。
记者在东宁市采访边贸企业时,看到一批批经营蔬菜、水果、鞋类、服装、干调、食品、建筑及装饰材料、汽车、家用电器、文化体育用品等各类边贸企业蓬勃发展,一箱箱货物源源不断地经东宁口岸运出国门。
这种边贸经济对东宁人来说并不陌生。过去,“跑崴子”的人们将白酒、丝绸、服装打成包,捆在背上,利用夜色掩护穿河越岭,把货物运到双城子(乌苏里斯克市)和海参崴(符拉迪沃斯托克市)卖掉,再把俄罗斯盛产的海参、扇贝、大马哈鱼等海产品运回国内,中转运往全国各地。经过几代东宁边贸人的传承与积淀,“商品经济意识”早已在“跑崴子”后代中生根发芽,为东宁边贸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厚重的人文底蕴。
在东宁市天翼公司的果蔬库房,圆葱、土豆等俄罗斯人常吃的蔬菜已经整装待发,不久后将出现在俄罗斯的市场上,成为俄罗斯人餐桌上的美食。“我们企业主要经营水果和蔬菜,同时还进口黄豆、煤炭。”在天翼公司工作的艾洪海指着成堆的蔬菜,向我们介绍说,“今天我们运走的第三箱货物是土豆、圆葱和大头菜。从早上到现在,我们已经运走了5车货。因为食品的特殊性,我们都是在半夜气温比较低的时候装车,早上口岸开关之后尽可能早过关,以防食物变质。我们公司现在在国外有自己的库房和冷库,有稳定的客户,这两年发展得很好。”
据东宁市口岸管理办公室主任郭东生介绍,东宁口岸每年对俄罗斯出口的果菜都在10万吨以上,2017年出口达16.7万吨,已经成为俄罗斯远东地区名副其实的“菜篮子”“果园子”。
对俄果菜出口的火爆只是东宁口岸发展的一个缩影。如今的东宁口岸,已经发展成为进境粮食指定口岸,中俄间唯一的金伯利进程国际证书制度指定口岸、中药材进口指定口岸、黑龙江省首个进境食用水生动物指定口岸、黑龙江省首个符合饲草进口标准的口岸。依托特色口岸,东宁市的外经贸企业陆续开展俄罗斯粮食、海产品、特色食品、中药材、石油液化气、玉石毛坯等高附加值商品的进口业务和果菜、机电产品、轻工产品的出口业务,培育了废旧金属、旧机床、矽钢片、粮食、宝玉石、松子、果菜、干调、机电产品等多个全省最大的进出口特色商品集散地。截止到2017年末,东宁口岸已累计实现进出口贸易值256亿美元、完成进出口货物687万吨、检查出入境人员906万人次,各项运行指标均居黑龙江省前列。
内外联动发力跨境连锁加工
在千方百计扩大俄罗斯特色商品进口规模的同时,东宁市还鼓励企业“走出去”,先后在濱海边疆区建立了4个境外园区(其中国家级境外园区2个,分别是乌苏里斯克经贸合作区和中俄现代农业产业合作区)。境外园区累计完成投资达26亿元,入驻互感器、彩钢、服装、鞋帽、木材、农副产品深加工等生产企业40多户。依托境内外园区,找准产业对接合作切入点,构建产业对接和聚集机制,东宁市以农副产品加工、食品加工、特色工艺品加工等为重点,健全跨境产业链条,集聚跨境连锁加工特色产业。
在东宁口岸通行的客运车辆 杜金莹/摄
在中俄两国间发展跨境农业合作,让农产品“走出去”又“运回来”,能够充分发挥黑龙江省作为农业大省的优势和俄罗斯远东地区的生态资源潜力。经过多年努力,东宁市在俄罗斯耕种土地的面积已发展到300多万亩,10万亩以上的超大型综合农场6家,中小型农场20家,微型家庭农场420家,开发区域遍布俄罗斯6个州、25个区,占黑龙江省在俄罗斯农业开发面积的46.3%,成为全国对俄农业开发合作第一市。
成立于1991年的东宁华宇集团,其境外农业园区建有俄罗斯滨海边疆区最大的养猪场,养殖蛋鸡25万只,种植黄芪、赤芍、桔梗等中草药1000公顷。“近些年,受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国内粮食价格一直不占优势,所以我们企业一直在寻找其他高附加值的产业。”东宁华宇集团的工作人员张石磊说,“黑龙江省饲草缺口非常大,每年大概有1600万吨,我们公司针对这种情况,结合俄罗斯土地资源非常富集的优势,在俄罗斯辟建了一个饲草种植基地。这个饲草种植基地初步规划是1000公顷,后续还将扩大规模到8000至10000公顷。种植饲草的经济效益非常高,所以对我们企业和当地农户来说,都能够发挥一个很好的经济带动作用。”
在东宁华宇集团,记者看到种类众多的进出口货物按照不同的标准和要求,被存放在不同的仓库中,分门别类、秩序井然,等待着从东宁这个货物枢纽,被运往境外及国内其他地方,见证着东宁市从“买全国、卖全国”到“买世界、卖世界”的蜕变。
“中国和俄罗斯是好朋友!”在东宁口岸采访时,一位俄罗斯货车司机请翻译将他的这句话转达给我们。在中俄3000多公里边境线上,口岸已经成为两国人民各方面交往不断深入的开放之桥、交往之桥、贸易之桥、友谊之桥。建设口岸、用好口岸,既要稳边固边,又要兴边富民。在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和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自由港政策的带动下,东宁市正积极践行“敢为善成、开放包容”的人文精神,力争利用好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不断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着力培育对俄经贸合作新业态、新优势,打造中俄特别是和俄罗斯远东地区战略合作的新典范、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