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侨胞的“雷锋情怀”
2018-05-14陈慧瑛袁雪雪
陈慧瑛 袁雪雪
大陆改革开放以来,两岸文化、商业交流日益频繁,不少台胞、台商进入大陆市场投资、创业,其中不乏爱乡土、怀感恩之心、秉持中华传统美德、艰苦创业却乐于奉献的企业家。
台胞蒋启弼先生便是其中一位,他在台湾累积了丰富的创业、经营、管理经验。上世纪90年代初,回到福州老家投资后,依旧本着潜心钻研、艰苦朴素的企业家本色,在故乡的土地上,带领乡亲们做好企业经营的同时,亦心系家乡的教育事业与慈善事业,发扬雷锋精神为家乡的慈善事业添砖加瓦。
辗转求学路,锻就坚忍和钻研品质
蒋启弼先生1940年生于福州,家中长辈有悬壶济世的医生,也有戎装报国的军人。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他跟随着父亲辗转在海峡两岸的六所小学完成了小学学业。
随父亲赴台后,蒋先生的求学之路并不顺利,初中学业一路坎坷,非常不如意。但家中的长辈开明、不墨守成规,积极创造条件让他勇敢尝试。而每当回忆起这段曲折辗转、闭关苦读、奋勇争先的求学路,蒋先生颇感自豪,这样的求学经历使他第一次有了用刻苦、努力、坚持、钻研换取收获与成功的体验。且在高中、大学期间,甚至后来参加公职人员高考都以优异的成绩得到了肯定,甚至公职的高考还是榜首,而期间受训及结业都获得最高分荣誉,甚至还博得“三冠王”的美誉。这不仅让他在学业上树立了自信,也让他明白了,只有不畏辛劳、潜心钻研方能有收获的道理。
结束求学生涯的蒋先生,开始了长达五年的公职工作。他在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勤勤恳恳的做事方式,诚信良善的交友准则,是蒋启弼先生成长过程中磨炼出来的一笔财富。在海峡那边的他却和那个时代的青年偶像雷锋一样,用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打动了身边的朋友。朋友们认定,他身上的这些特质,适合到市场中开创属于自己的事业。
为社会担当,创业不取不义之财
朋友们的鼓励和期许,让蒋启弼先生有了开创自己事业的想法,但一向做事务实的他,并没有急于求成,而是大手笔地把钱花在了创业前的市场研究上。
最终,蒋先生迎合当时市场的石化产业热门之势,决心投入以氰化钠为主的石化产品生产行业。他创立了自己的第一家企业“大能化工”,相信凭借自己的努力,定能在市场赢得自己的一席之地。
白手起家的蒋启弼先生,在化工企业获得成功后,又陆续筹建了多家公司,涉及石化、水泥、造纸、冶金、炼镍、电子、电机、陶瓷、食品、餐饮、开采珊瑚等多种行业。他知道自己没有显著的背景和人脉,要靠实力开创自己的事业版图,唯有在每一个机会来到时,都尽自己的所能,付出最大的努力。在当时只有107家上市公司的台湾,蒋先生旗下便有三家公司获得核准正式上市。
蒋先生日益成功的事业,也引起了当时的权贵想要入股。然而好景不常,这些权贵股东入股后,其野心促使他们想要将当初协助创业的小股东赶走,以获取更大的利益和权力。而坚守大义的蒋启弼先生,感念那些在他起步之初支持他的小股东,并深觉人必须饮水思源。勇敢地捍卫他深信的价值观!在在都说明了他坚守多年的商业道德以及做人底线,毅然与权贵决裂。然而如此作为却让他不只得罪权贵,且在权贵的操纵下,迫使银行抽银根,让企业深陷困境,甚至还受到生命的威胁。
从云端跌至谷底的滋味并不好受,每当蒋先生在面临挫折时,那年少时的闭门苦读、创业时的执着钻研以及经营时的忍耐与磨砺,历历在目,且始终能秉持着乐观进取的精神砥砺前行。他曾静心总结自己的过往、思考未来的经营目标;他相信,多年努力给他带来的意志、品德、经验、资源的积淀也是一种不可忽视的财富。他不能轻易认输,就算此刻五味杂陈,也要坚信自己必定能东山再起;尔后,他也凭借自己坚毅不拔的特性再一次的东山再起,结合国外的旅游资源,让他后手经营的连锁度假项目风靡一时,又再创事业的第二春。
感恩故土乡亲,
参加家乡的投资建设
改革开放之后,两岸交流频繁,蒋启弼先生也回到故乡——福州连江,寻找商机。
踏上故乡的土地,见到熟悉的风景,亲近之感由然而生。蒋先生还能忆起儿时与伙伴一起嬉戏的场面,那儿童时游乐的荒地和田野,而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奋起的乡亲们急于发展经济的热切愿望,更使蒋先生觉得这是可以贡献家乡的机会,并可以改善乡亲们生活,毅然决然回乡投资兴业。
或许是家乡的绿水青山、或许是家乡的血脉亲情激发了他的斗志,他想要改变家乡的面貌,他想要参与到家乡的建设中来,回报故乡故土成了蒋先生心中的一个执念。
1992年,蒋启弼先生回乡建设的第一件事,盖起了“安通广场”。这座十层高的大楼是福州连江第一栋有电梯的大厦,它的建成,带动了那个地区的商住楼发展。
而后,蒋先生又被连江贵安优美的自然条件和优越的自然资源所吸引,马上投资建设连江贵安著名的温泉高尔夫项目。
为建这个高尔夫项目,蒋先生先期耗巨资,义务为贵安乡民修建了一座长达3322公尺、高4.6公尺的堤坝,并于潘渡溪一侧兴建堆石护堤。堤防建好后,近30年来贵安村再无因台风带来的水患。
蒋启弼先生此举可为功德无量。
很多人都想不通,上世纪90年代初,蒋先生为何会花费2.3亿的资金投资建设一个回收慢的高尔夫球场,何不直接从事建设周期短、回收快、营利丰厚的房地产开发?毕竟很多开发商通过高尔夫项目变相圈地,若干年后改规划开发房地产项目,这也是地产圈的“潜规则”。
每每被人问及这个问题时,蒋启弼先生总会反问,“是不是觉得我很傻?”在蒋先生看来,风物长宜放眼量,家乡的招商引资、经济发展,要有一个五星级的休闲、运动、娱乐、养身场所来提升投资环境、展示家乡的资源优势。而家乡的好山好水,需要一个永续经营的健康、环保的事业来保护。与其让这片土地建成一栋栋房舍,不如保持它最自然、美丽的样子。
保护家乡最美丽的样子,就是蒋先生选择的,感恩故土建设家乡的方式。因为他的选择,给这一片土地上的乡亲们,带来了更多招商引资的条件;也因为他的选择,家乡的绿水青山,才有机会变成金山银山。他深信着“傻人有傻福”!而这并不是真傻,这是对于做人做事的认真,是对于生活生命的负责,是对于国家社會的使命!
设立“又溪奖学金”,
帮扶近千名学子
蒋先生回乡投资得到乡亲们和政府支持与援助,而他奉行的敬业、诚信的经商原则,得到家乡人民的认同。为回报乡梓,蒋先生牵头设立并捐赠了“又溪奖学金”基金会。
“又溪奖学金”成立于1993年,连江县旅台同胞们为纪念台胞吴兆濂(字又溪)先生、发展家乡教育事业、培养人才而设立。每年由连江县政协组织评选,奖励连江县高考、中考中取得优异成绩、名列前茅的学生。
投入基金会工作的25年时间里,蒋先生依旧发扬他的“钉子精神”,不论企业工作多忙多累,不论获得的支持是多是少,只要他认定了这件事能造福家乡的学子,他就会坚持做下去。
基金会成立25年来,共奖励近千名品学兼优的学生,成为福州连江各类奖学金中最高荣誉的基金会,是连江县优秀中、小学生们追求的一项殊荣。
在基金会成立的第20年,连江县政协承接了基金会的日常工作事务及评选、颁奖等事务性工作,但蒋先生仍坚持一如既往地向基金会捐资。
2017“又溪基金会”颁奖仪式上,蒋启弼先生鼓励学子们:“今天的奖项是自我挑战的开始,突破自己、实现更伟大的理想远比获奖来得重要。希望这个奖项,能激励你们踏上奋斗的历程,做最好的自己!”
上述的这些事迹,如:为家乡建设防洪堤,让乡亲免于洪水之灾;造桥铺路,让家乡交通更便捷;捐助奖学金,培育国家栋梁无数;无不体现了蒋先生无私且无求的奉献精神!
海峡两岸共同的血脉和文化传承,注定两岸同胞都有爱国的情怀,都有感恩的精神,都有螺丝钉的精神,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
而蒋启弼先生,感恩故土、乐善好施、造福父老乡亲,也是我们新时代的“雷锋”榜样。 因为我们有这样的同胞,“雷锋精神”才得以在海峡两岸薪火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