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记耳光唤初心

2018-05-14张顺亮

雷锋 2018年9期
关键词:耳光共产党人老百姓

张顺亮

据一篇名为《书记的耳光》的文章记述,改革开放初期的一天,时任中共菏泽地委书记的周振兴到革命老区曹縣,看望杨得志将军当年的老房东、老共产党员伊巧云老人。当时,老人已重病在身。周书记握住那双枯瘦的手,问还有什么要求时,老人犹豫了一下:“就是想吃半碗肥中带瘦的猪肉。”说完,老人又觉得不妥,后悔地说:“也就是这么一想,周书记别当事。”

“怪我,怪我们啊,老人家,对不起您!”一向做事低调、作风扎实的周书记一下子泪流满面。“我们还有脸当他们的书记吗?”讲到这里,周书记再也抑制不住激动的情绪,抬手扇了自己一记耳光,痛心疾首地说:“我们这些大大小小书记的脸还叫脸吗?”这一记耳光,那样的清脆响亮,那样的撼人心魄,激荡着共产党人的公仆情怀。

“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我们党从一开始就是“联系人民群众的党”,就把“人民”二字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把群众的疾苦装在自己的行囊里,与民众“天生就是一家人”。毛泽东一生坚强,但“听不得穷苦老百姓的哭声,看到他们受苦,就忍不住要掉泪……”三年困难时期,面对苦难群众,更是彻夜难眠:“我们是社会主义吗?不该是这样。要想个办法,想个办法……”病中的周恩来得知甘肃定西因干旱数十万人缺水、数百万人缺粮时,连续写下9个“不够”和3个感叹号:“口粮不够,救济款不够,种子留得不够……必须立即解决。否则外流更多,死人死畜,大大影响劳动力!!!”现在,我们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扪心自问,工作中还有没有因愧对人民自扇“一记耳光”的高度责任自觉,还有没有因人民遭难而得“一场大病”的强烈使命担当?

“我们仍在牵挂,我们流血牺牲建立的新中国!”话剧《从湘江到遵义》的结尾,几十名红军将士穿越时空站在舞台中央,向新时代的共产党人发出灵魂的拷问:“我们当年那些梦想实现了吗?人民当家作主了吗?老百姓都过上好日子了吗?我们党还记得当年我们对人民的承诺吗……”

猜你喜欢

耳光共产党人老百姓
今天是您的生日,我想对您说
初心如磐
老百姓说好才是真的好
老百姓的话
打错了
从“两学一做”谈共产党人的信仰
习近平的共产党人政治自觉观
防火迟到
老百姓的“骂”管用吗?
耳光是掌声的接力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