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问必答

2018-05-14

动漫界·幼教365(中班) 2018年7期
关键词:小孩小朋友家长

姗姗妈妈:

我女儿4岁10个月。她吃饭的速度慢得惊人,看着饭菜都凉了,她还慢悠悠的样子,我恨不得喂她吃。她爸爸经常催促孩子快些吃饭,但收效甚微,孩子也很反感。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解答概要:

生活中,很多父母都会对孩子说:“你能不能快点吃呀,饭菜都凉了!”殊不知,细嚼慢咽才更有利于食物消化和营养吸收,而父母的催促会让孩子更加焦虑。古语有云:“食不言,寝不语。”所以,在吃饭的时候,家人都要专注饮食,尽量不看电视或说教。父母不妨提醒孩子,如果能较快吃完饭,可以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如饭后散步,到小朋友家作客,等等。当孩子对餐后活动有了期待时,吃饭自然就快了。

勋勋姑姑:

我侄子4岁10个月。我们在超市排队结账的时候,他开心地踮起脚尖,把饼干放在自己的胳膊上,努力保持着平衡,兴奋地对他妈妈说:“妈妈,你看我,你看我。”但是,他的妈妈当时只是低着头看手机,用一声“嗯”简单地回应了他。小侄子“杂耍”的小把戏没有了妈妈这个重要的观众,脸上那种兴高采烈的骄傲神情,一下子就暗淡了。我看在眼里,心生怜悯,这对孩子有哪些影响呢?

解答概要:

孩子欢喜地与妈妈分享自己的小杂耍,却难以与手机抗衡,获得妈妈的有效回应。其实,在日常生活中,这种现象极为寻常,很多父母都能够一丝不苟地照顾好孩子的身体,却时常忽视了孩子精神上的需求。如果妈妈始终不看孩子,自顾自地忙着眼前的事情,或者给出的回应与孩子所表达的内容并无太大关联,那么,孩子就很容易有被忽视的感觉。当孩子无论说什么,父母都是一种冷漠敷衍的态度时,孩子就会失去存在感和安全感,认为自己是不被爱的,进而引发存在性焦虑。因此,父母需要用爱心和耐心接纳孩子的情绪,让孩子的存在感、安全感得到满足。

兮兮妈妈:

我女儿4岁3个月,经常在小区花园里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耍。一天,外婆对她说:“戴鸭舌帽的小男孩是坏小孩,你不要跟他玩。要不然你会学坏的。”女儿点点头,看向我:“妈妈,穿黄裙子的姐姐是好小孩,我最喜欢和她玩了。”我有些疑惑,家长干涉孩子选择朋友,真的合适吗?

解答概要:

“好小孩”和“坏小孩”的说法有些不妥,因为我们不能因为某个孩子乐于分享而认为他是个好小孩,也不能因为某个孩子说几句脏话而把他称为坏小孩。所有人都有优点和缺点,孩子也不例外。但是,不良行为和性格,的确是可以“传染”的,年幼的孩子缺乏道德意识,他们会认为那是正常的行为。

所以,父母需要关注年幼孩子的朋友圈,当发现孩子经常与行为表现不良的孩子一起玩耍时,应该注意方式方法,及时引导孩子远离,并且耐心地解释原因。我们要尊重孩子,相信他们会给自己的朋友圈设置合适的“门槛”。

毅毅妈妈:

我儿子4岁10个月。我们逛街时,他看到很多人就会兴奋起来,肆意地奔跑。奶奶吓唬他:“别乱跑!有个小孩就是因为乱跑,被坏人抓走了,被坏人切成了一块一块的……”我能够理解奶奶也是为了孩子“好”,但把事情描述得“超恐怖”真的合适吗?

解答概要:

有时候,为了孩子“好”,也为了让他们长记性,家长在教育孩子时,总喜欢“下猛药”,把孩子不听话的后果描述得“超恐怖”, 用威胁与恐吓的方法让孩子乖乖听话。

但是,家长可不要高兴得太早。一方面,家长的恐吓可能会给年幼的孩子造成一定程度的心理阴影,阻碍他们探索能力的发展;另一方面,当心智逐渐成熟的孩子意识到家长的目的只是恐吓时,父母的恐吓威脅不仅会失效,还容易引起孩子的叛逆心理,故意跟父母唱反调。一旦父母失去了威严,家庭教育恐将难以进行。

猜你喜欢

小孩小朋友家长
云小孩(上)
懒小孩
家长错了
找茬儿
家长请吃药Ⅱ
海边玩一夏
绝对小孩
犯错误找家长
Let’s DIY Poster
绝对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