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革开放40年与“学雷锋”演进史

2018-05-14吉全

雷锋 2018年11期
关键词:学雷锋

吉全

改革开放40年见证了中国历史上最为深刻的现代化进程。40年风雨前行,无数人的命运跌宕起伏,无数个名字牵动人心。有一个人的名字与所有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息息相关,他就是雷锋。

这名22岁时因公牺牲的年轻士兵,因为国家领袖的褒奖,引发了一场持续几十年的轰轰烈烈的学习运动。从曾经的如火如荼,到后来的遭受质疑,再到后来的焕发新生,一部“学雷锋”演进史,就像一面镜子,折射出改革开放40年中国人的精神崛起历程。

20世纪80年代:关键词:钉子精神 新长征突击手

1978年8月,内蒙古自治区第三次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大会召开。大会要求,全区各族青年要向四个现代化进军,还树立了诸如:“雷锋式的青年”——孟科、“矿山小老虎”——吴全喜,“特别能战斗的青年突击队”——乌达矿务局东方红矿采煤五队青年突击队等青年个人或集体标兵。

这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京举行,中国改革开放大幕由此开启,整个中国掀起了经济改革建设的大潮。一度在文革中深陷政治运动“歧路”的学雷锋运动开始得到修正。从1979年开始,新长征突击手活动贯穿整个80年代,广大青年们被号召要像雷锋那样做“永不生锈的螺丝钉”,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学习雷锋的“一切行动听指挥”“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和刻苦学习的“钉子精神”、将雷锋精神用到自己的实际工作中去……这些概念成为改革开放初期学习雷锋精神的主旋律。

北京青年韩振华当时刚刚高中毕业,和父亲一样成了一名国营厂的技术工人。第一年当学徒期间,韩振华在厂里的学习班除了学技术、学文化,还有学政治,“人人学雷锋、个个争先进”“学习雷锋同志的钉子精神”。

在韩振华的印象里,随着形势的变化,厂里宣扬得更多的是雷锋的“钉子精神”,“学习雷锋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回忆起那个年代学习雷锋精神的经历,韩振华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一把抓”张秉贵。张秉贵当时是北京市百货大楼售货员,他练就了两项绝技:“一抓准”和“一口清”。顾客要半斤,他一手便能抓出5两,而且算账速度又快又准,能一边称糖一边心算。

那时候,厂里的宣传标语已经不再是“向雷锋同志学习”几个大字,而是将雷锋精神细化到工厂里、细化到每个人工作的岗位上,提倡大家利用零散的时间不断学习。

“如果不是用心学习、花时间去练习,张秉贵不可能抓糖抓得那么准。”听了他的事迹,韩振华自己心里也十分佩服。

“扶老奶奶过马路、帮老人擦玻璃、上街扫马路……那时如果捡到东西不上交,都觉得是犯罪的事情。”说起20世纪80年代“学雷锋”印象,任贵娣仍能想起很多细节。

当时任贵娣在宁波市南郊水厂的泵站上班,在水厂里,学习雷锋做好事是很普遍的事。

“团支部经常组织我们帮五保户打扫卫生、帮老人拖地、扫马路。大家也很积极,下了班还要去。”

当地的工人新村住着个70多岁的烈属,任贵娣和同事们拿着水桶、抹布去帮她拖地、擦玻璃,但是到了后来,老人却说不需要帮忙,只让她们陪着说说话。“那次陪老人聊了很多,中午吃完饭去的,下午4点多才回来。”

任贵娣说:“那时很享受学雷锋的愉快过程,也很开心快乐。很多时候我被他们感动得更多。”

在现在,很多人觉得学雷锋就是做好事,实际上并非如此。

在任贵娣的印象里,那个年代,厂里注重宣扬雷锋的“钉子精神”“螺丝钉精神”,将雷锋精神细化到每个人工作的岗位上,注重将雷锋精神用到实际工作中。

“那时在泵站里,每个水泵都会挂上自己的名字,谁负责就要维护好,要去擦干净,领导每月都要进行检查,要求大家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做细。”

任贵娣说,大家的干劲也很足,基本上每天都要擦,甚至连水泵上面的凹纹,都要用抹布擦得锃亮。谁把机器擦得最亮,維护得最好,象征荣誉的“流动红旗”就转到了这班。

“也没什么金钱的奖励,但是拿到流动红旗,就觉得很光荣。”任贵娣说。

20世纪80年代初,全国拉开了五讲、四美、三热爱教育活动的序幕。雷锋说过的“我要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成为当时许多人的行动指南,而广泛开展的新长征突击手活动则在各行各业掀起了比、学、赶、帮、超的竞赛热潮,朱伯儒、张海迪一同成为“80年代新雷锋”,张华、罗健夫……一时间,全国各行各业涌现出了许许多多像雷锋一样的先进典型。广大青年以雷锋等模范人物为榜样,以极大的热情服务社会、服务群众,展现出了崭新的精神风貌,这与改革开放初期全国经济的欣欣向荣形成了完美的互动。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80年代中后期,当人们在“文化大革命”中被压抑的追求真善美的热情得到释放,经济活动开始占据社会主流,学雷锋的热潮逐步开始变得平淡。有个别单位将学雷锋当成了政治任务,摊派给下面的人,规定一天里要修多少辆自行车,要补多少双皮鞋,这样的做法多少让学雷锋变了味儿。

1989年,在庆祝新中国成立40周年“唤起美好回忆的那些歌”评选活动中,从60年代一直风靡至80年代上半段的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又被广大听众推举出来,获得“优秀作品奖”殊荣。

20世纪90年代关键词:爱岗敬业 青年志愿者

当时间的指针转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改革开放带来的各种社会矛盾开始呈现,一些社会问题逐渐暴露出来,贪污、受贿等腐败问题日益增多,重特大刑事案件时有发生,社会治安形势不容乐观,一些腐朽的思想观念有所冒头。

面对变化的形势,社会上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声音:一种是只要搞好经济就行,其他问题放一放再说;一种是必须先搞好政治思想道德建设,经济建设可以慢一慢,宁可让“钱袋子”瘪了,也不能让“脑瓜子”空了。

中央及时注意到了这个问题。1992年,邓小平在广东南方谈讲话中再次强调,“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时代变了,雷锋精神在这一个时期的诠释也随之发生了变化。“雷锋精神”四个字不再那么频繁地被提及,学雷锋活动重点转移到了“在岗位上体现出奉献精神”。

1991年,中央领导在一次讲话中指出:“雷锋精神实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人民事业无私奉献。”此后不久,自参加工作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座右铭的北京公交售票员李素丽当选“全国‘三八红旗手”;长期在西藏阿里工作、不幸以身殉职的阿里地委书记孔繁森被中组部授予“优秀领导干部”。一位普通售票员和一名党的高级干部,几乎在同一时期成为90年代“雷锋精神”的接力者。

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大潮到来,在整个中国社会,学习雷锋精神的氛围已跟此前完全不同。此时北京青年韩振华已经成家,唯一的女儿开始上小学,与他60年代上小学时同学们争当小雷锋不同,在韩振华女儿这一代人心中,雷锋叔叔的形象已经被逐渐弱化,学雷锋基本成了每年3月才有的一阵风。

“那年代学雷锋的最大特征就是规模大,像公交公司就经常和其他单位一起联合进社区为人民服务。” 修自行车、修收音机、理发、配钥匙等成为最常见、最受欢迎的学雷锋项目。“因为服务的人多,看热闹的人也多,那场景有点儿像赶集,是现在学雷锋活动时很难看到的。”

学校、企业甚至部队都会组织学雷锋小组,但都是3月5日前忙活一阵儿。到敬老院看孤寡老人、去公交站擦站牌儿、去马路上擦栏杆、到军烈属家慰问……过了3月,这些做好事儿的行动就基本宣告结束了。

“雷锋叔叔出国了”“雷锋叔叔没户口,3月来了4月走”……各种各样的百姓语言开始流行,这不光反映出人们对当年扎扎实实学雷锋的思念,也透露出对当时社会一心向“钱”看的不满。

90年代中期,就在学雷锋活动愈发流于形式的时候,一部改革开放至今影响最大的雷锋题材电影横空出世,这就是1996年3月4日上映的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影片讲述了雷锋的战友乔安山因一次意外车祸造成雷锋死亡,随后乔安山留下一系列不是雷锋又恰似雷锋的事迹。电影让正要淡出人们视野的雷锋再次成为热议的话题,有评论称其“哭”遍了大江南北。

影片以乔安山的回忆为贯穿线,尖锐地触及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社会生活里,人们对于道德状况的关注。由乔安山折射出来的雷锋精神,以其巨大的道德力量激起无数观众的道德感。在人们正为雷锋精神的淡漠而感到焦灼的时候,这部电影无疑带给人们极大的震撼与温暖。由刘佩琪和吴军出演的乔安山和雷锋,再次唤起了人们对于善的追寻。

也许是对雷锋“三月来了四月走”的批评,一种新事物“志愿者”开始在许多地方萌芽。许多地区开始将立足岗位学雷锋和服务社会学雷锋有机结合,推动学雷锋活动的经常化和制度化。

90年代中期,共青团中央提出跨世纪青年文明工程和青年人才工程,工程的主题是:“热心献社会,诚心献岗位。”这项工程主要由青年志愿者、青年文明号等方面构成,“青年文明号”活动旨在组织和引导青年敬业爱岗,无私奉献,为推动社会的协调发展作出积极贡献。这基本可以看成是“上街学雷锋”的升级版。青年志愿者们围绕交通安全宣传、抢险救援、失足青少年帮教、农牧业科技、生态环保、支教扫盲、文明礼仪推广、扶贫助困等组建了多种多样的专业志愿者队伍,有效地建立起组织层级化、成员属地化、服务扁平化的工作体系,成为这段时期雷锋精神的集中体现。

如同经济建设中也会遇到低潮与高潮,学雷锋活动就是这样在起伏中不断前行。

21世纪初关键词:道德滑坡 冷嘲热讽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的物质条件越来越富足,原本就存在的群体性精神迷茫、信仰危机并没有减少,而对雷锋精神理解并认同的人却越来越少。

2002年4月,宁波的姐胡玉丽和20多位的哥的姐组建了一支“出租雷锋车队”。媒体问其为何以雷锋命名,她给记者讲了一个故事:有一年3月5日,她女儿所在小学搞学雷锋活动,要求每个孩子学习一段雷锋的事迹并且在台上演讲。胡玉麗给孩子念的一段大概是部队发衣服和鞋子,发到雷锋的时候,他却说,自己的衣服虽然破但缝缝补补还可以穿,新衣服留给国家吧。念完后天真的女儿在那儿疑惑不解,雷锋叔叔为什么这么傻呀?雷锋精神演变和传承了一代又一代,如今进入了新世纪,物质生活富足的孩子们对“雷锋故事”已经无法认同。

无法认同的不仅是孩子。

2001年,借助互联网的力量,一曲《东北人都是活雷锋》红遍大江南北。作者雪村用诙谐的语气将司机老张被东北人救助的一个场景描述得惟妙惟肖。这首堪称网络歌曲的开山之作不仅成功塑造了东北人豪爽仗义、热情幽默的性格,其背后“司机逃逸”“撞了车不救人”等情节,真实反映出当时社会道德滑坡的现实。调侃与搞笑的背后,实际也暗含着对遵纪守法、社会公德的期待与呼唤。

2006年11月,南京著名的彭宇案再次引发了国人对道德危机的讨论与担忧。一名徐姓老人在公交站台跌倒受伤,小伙彭宇将其送到医院并赠送了200元钱,后来老人出院后将彭宇告上法院,诉其将自己撞伤。这起民事诉讼案后来引起民间极大的争议,争议的焦点不在于彭宇到底有没有撞人,而在于法院对原、被告相撞一事在缺少事实依据下的一些推理分析,偏离了主流价值观。法官认为,彭宇给老人钱就是其将人撞倒的证据,当时流传最广的一句法官问话是:不是你撞的,你为什么要送她去医院?

彭宇案对社会公德良心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后续影响。在公众舆论中,彭宇成了“好人被冤枉”“好心没好报”“ 司法不公”的典型案例,此案也被认定为中国社会“道德滑坡”的加速点。

对国人道德观念的最大的冲击来自2008年。当时,全国多地出现婴幼儿非正常死亡,调查显示患儿均喝了河北石家庄三鹿集团生产的奶粉。三鹿高层在得知公司生产的婴儿奶粉含有致命毒素三聚氰胺后,为降低经济损失,不仅没有立即停产和收回有毒产品,而是继续用三聚氰胺含量低的有毒奶粉换回高含量毒奶粉,同时选择向社会隐瞒真实情况。直到9月中旬国家卫生部向社会公布调查情况的当天上午,还口口声声强调没有质量问题。

这一年,北京奥运极大地点燃了国人的民族自豪感,但毒奶粉事件却几乎在瞬间将这种自豪感打回了冰点。2008年的最后一天,包括董事长田文华在内的三鹿高管走进石家庄中级人民法院的大门,接受法律的审判。尽管三鹿就此彻底破产,但从三鹿事件开始,毒奶粉、地沟油、苏丹红、纸包子等一系列闻所未闻的词汇开始被网络广为传递,不断拷问着中国人的道德底线。

雷锋,那个曾经集合了中国传统美德与时代新风的楷模、榜样,哪里去了?

在新世纪之初的2003年,新浪网等17家强势媒体曾共同举办“二十世纪文化偶像评选活动”,雷锋以23138张选票名列十大偶像第七位。2009年,由中宣部组织评选的新中国100位感动中国人物,雷锋同样高票当选。如果说2003年雷锋的当选是媒体的主流文化话语示好,那么,2009年雷锋的当选,则是官方在价值导向上的强力宣示。

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种好的社会风气,其形成不是一两天,其坠落却是雪崩式的。当雪坡一旦开始滑落,凭单一的某种力量想把它拉住,那谈何容易?

曾幾何时,小学生为学雷锋争先恐后扶老奶奶过马路为人诟病,现今,“老人倒地没人扶、不敢扶”一时成了中国社会的通病。2011年10月13日,广东佛山2岁女童小悦悦被面包车两度碾压,随后开来的另一辆车从已遭碾压的女童身上再次开了过去。7分钟内,女童身边经过的18个路人都对此冷眼漠视,最后只有一名拾荒阿姨上前帮助。小悦悦事件在网上引发轩然大波,网友众说纷纭,却难以给出解决的良方。

而反观此时,社会上关于雷锋的种种“新发现”铺天盖地,什么雷锋戴手表、穿皮夹克,艰苦朴素是装的,雷锋到哪里都带着个摄影师,雷锋捐款哪来那么多钱,雷锋日记是别人写的……尽管也有知情人和媒体对真实情况做出各种解释,但就像走下神坛的政治人物一样,此时的雷锋不但走下了神坛,甚至成了一些人解构的对象。各种对雷锋过度世俗化的解读,大大消解了雷锋精神背后的信仰光辉。社会上学雷锋的人越来越少,那些坚持学雷锋的人甚至成了被嘲讽的对象。

原北京军区总医院副政委孙茂芳几十年如一日学雷锋,走遍八省一市宣讲雷锋精神;他曾先后资助了近20名孤寡老人、残疾人和30余名特困学生;他曾身穿军装、佩戴勋章,拿着学雷锋专用名片走街串巷。面对一些不理解者的冷嘲热讽,孙茂芳不为所动,只用一句话回应:“你吹你的冷风,我学我的雷锋”。

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了世界第二的经济总量,也给中国人带来了一时无法承受的道德冲击。物极必反,当有人喊出“只有向钱看,才能向前看”“远离崇高”等口号时,当对金钱的崇拜产生无数的精神空虚后,无数人发出“穷得只剩下钱了”的感叹,这个时候,更多的人们开始怀念雷锋所处的那个时代。

新时期关键词:集体觉醒 精神永恒

从2008年起,国内一改过去每年3月5日由官方媒体号召学雷锋的惯例,官方报刊上少见学习雷锋的大规模宣传。但是,这一年,有一场突如其来的大事件却激发了无数中国人的集体道德觉醒。这就是5.12汶川大地震。

据共青团四川省委的不完全统计,汶川抗震救灾期间,团省委累计接受志愿者报名118万余人,有组织派遣志愿者18万余人,开展志愿者服务达178万人次。这还不包括民间自发组织的志愿者、不包括无偿献血的志愿者。

正是这些年龄不同,身份各异的志愿者在地震救灾活动中显示出了巨大的力量。在2008年以前,志愿者服务主要是以政府部门、民间团体等官方组织为主导,没有形成社会广泛参与的形式,直到2008年以后,大量民间志愿者的参与,使得志愿者服务的形式变得更加多元化,不再单一地依靠官方的力量。

2008年也因此被称为中国的“志愿者元年”。 志愿精神在国际上定义有三:一是志愿,二是不为报酬,三是利他。因为雷锋的行为践行了志愿精神,2009年,中国的青年志愿者日定在了每年的3月5日。

此后10年,中国志愿服务蓬勃发展,到2018年汶川抗震救灾10周年之际,登记注册的志愿者数量已超过了七千万人。除了传统的体力志愿者以外,现在越来越多地出现了有专业技能的志愿者进行社会服务。

尤其令人感慨的是,恰恰是在深圳,这个最具商业代表性的城市,最容易被贴上“物欲横流”标签的城市,是中国志愿者最多的城市,中国人的道德情操,终于在经历苦涩的触底后迎来群体的觉醒。

改革开放至今,学雷锋活动已经远没有当年那么轰轰烈烈,但是,却有成千上万中国公民在默默地践行着雷锋精神,为社会无私地作奉献。

雷锋,不再是被号召学习的榜样,帮助他人、回馈社会已经成为人们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自然举动。

从“ 最美托举哥”“最美少年”,到“最美战士”“最美警察”,再到“最美教师”“最美司机”,各行各业、各个年龄段,无数个“最美”的身后,都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在支撑,那就是雷锋。

还有一些人,依然在雷锋的旗帜下无私奉献。2014年6月,中宣部授予邓州“编外雷锋团”“时代楷模”称号。这个由当年河南邓州540名雷锋战友组成的学雷锋民间团体,扶贫济困,无私奉献,人员由最初的540人发展到现今12000余人,成员有农民、工人、干部、学生、打工仔,还有企业老板,已成为中原大地上一张鲜亮的道德名片。

2012年3月2日,辽宁鞍山钢铁集团职工郭明义被中央文明委授予“ 当代雷锋”荣誉称号。

2012年3月27日,中国雷锋网在雷锋家乡湖南望城正式上线运行。雷锋精神又多了一处精神家园。

2015年7月24日,中国首个以人名命名的《雷锋》杂志在北京创刊,全国公开发行。

当然,就如同改革开放的进程不可能平平稳稳、顺顺当当一样,关于雷锋的误解、争议也不会彻底消失,尤其是在这样一个文化多样、价值多元的时代,在这样一个社会转型、利益分化的时期。只不过,经历了这么多年的风风雨雨,关于雷锋、关于雷锋精神、关于学雷锋,人们的认识越来越趋于自信、客观。

2015年1月4日,新华社退休记者李竹润通过微博向公众“道歉”,自曝他在20世纪80年代初将“西点军校学员学雷锋”的说法引进中国。他说那是当时西方媒体的一则“愚人节新闻”,他把它当了真,引入新聞教材中,致使该消息在国内广为流传。

李的道歉在互联网上激起波澜,有人再次发起否定雷锋的舆论攻势,并指责“政府造谣”。也有当年的当事人和一些知情者站出来,力证“西点军校学员学雷锋”确有其事。

关于这场争议,有媒体尖锐指出:西点军校有没有人学雷锋这么点破事,中国的争论者们无论是哪一头的,都喜欢援引西方是如何做的,这种思维定式真是让人遗憾。

《环球时报》的社评一针见血点出了问题的关键:美国的军校里挂不挂雷锋像真的不重要,但中国军校里有没有他的画像,中国的年轻人如何谈论他,这是非常重要的。

是的,雷锋形象是新中国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能不能珍惜它,让它成为一份道德和文化遗产一代代传下去,这就是对中国社会自信水平的检验之一。

2015年,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和《关于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意见》精神,在“学雷锋纪念日”前夕,中宣部向全社会公布了第一批50个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和50名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美德恒久,精神永在。新时代的雷锋精神,不仅契合“君子遵道而行”的传统道德规则,更是宣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时代之声。

2018年9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抚顺向雷锋墓敬献花篮并参观雷锋纪念馆时说:“雷锋是一个时代的楷模,雷锋精神是永恒的”。

如果说雷锋成为国人的楷模是时代造就的,那么,雷锋精神则是跨越不同时代的中国永远需要的。

跨越改革开放40年,几代中国人学雷锋的共同实践已经完善了我们心目中的那个雷锋。无论时代如何演进,雷锋将永远是中国人的雷锋,雷锋精神将在不断的学习与传承中得到永恒。

猜你喜欢

学雷锋
榜样力量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
学雷锋
雷锋家乡要把“雷锋”品牌擦得更亮
保护与鼓励并行 学雷锋才能长久
雷锋·新时代的新境界
中宣部命名第三批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和岗位学雷锋标兵
学雷锋日 昆明全城“活雷锋”在行动
豌豆笑传之学雷锋(二)
豌豆笑传之学雷锋(一)
新形势下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