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将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

2018-05-14张春玲李青璇

中国民族博览 2018年6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责任课堂教学

张春玲 李青璇

【摘要】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它是历代中国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文化根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传统文化;课堂教学;责任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它是历代中国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文化根基。然而,近年来,由于西方文化的冲击,中国传统文化的地位受到了严峻的挑战。比如,一些学生对传统知识严重缺乏;忽视传统节日而热衷于外国节日;不喜欢民族音乐反而狂热于西方音乐;不了解中国诗歌经典反而对外国神话情有独钟等。这一系列现象反映出我们自身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近日,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就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教育部大力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作为固本工程和铸魂工程来抓。陈宝生部长强调传统文化进校园要做好三件事:第一,老师的培养很关键。要让各个学段的老师喜欢优秀传统文化,有这方面修养;第二,新编中小学教材中增加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特别是加大经典名篇的比重;第三,建设校园文化。我们正在做的一项工作,是把戏曲、传统舞蹈、书法等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要素引入校园,目前取得很大进展。未来,还要进一步做好这件事。全国人大代表、首都博物馆首席研究馆员齐玫建议将优秀传统文化写进教材,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课堂,让学生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其爱国主义情怀。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作协副主席廖华歌强调:坚定文化自信,要从青少年抓起。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是国家未来发展的顶梁柱。建议加大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覆盖范围。让青少年“吃水不忘挖井人,乘凉不忘种树人”,让他们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找到动力,发现中华文化之美,将文化自信自植于心,并潜移默化受到影响,凝聚起建设伟大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那么,如何才能让传统文化与教育教学工作实实在在地融合在一起,将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呢?我想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营造拥有浓厚传统文化氛围的校园环境

在校园环境建设中,首先要创设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我校在学校大门口花园中放置一块刻有校训“品正博学”的大石头,校训极具个性,显得更加厚重庄严,凸显文化氛围。在校门口还设置了宣传橱窗、阅报栏,在教学楼走廊的两侧墙壁上悬挂着学生自己创作的作品,如剪纸、国画、葫芦画、手工作品、脸谱等,一走进校园就能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学校还开展“让每一面墙都会说话”系列活动,向学生征集名言,说出励人以志、育人以心、导人以言、晓人以行、动人以情的教育箴言,如独具特色的“美德墙”“科学墙”“古诗墙”“读书墙”“艺术墙”等。这些墙壁以其独有的构思和意味深远的寓意,将素质教育的各个层面全面展开,有声有色,催人奋进。其次,要创设文化课堂教学情境。教室布置体现文化气息,如在墙壁上悬挂名人的画像和书法家撰写的名言警句,或者由学生自己设计的名言,设置图书角、艺术角,专门开设“民族文化荟萃”板报专栏等,以此营造班级的文化氛围。学生在校园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立足课堂教学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如今,在各学科课程中都适量增加了传统文化的内容,如地方课程有对古代民俗文化、古桥建筑和饮食等知识的介绍;历史课包含有关古代钱币、古代名物、历史人物的内容;音乐课程涉及中国戏剧、古典舞蹈、民族服装等内容;美术课程有国画、陶艺;体育课程有中国武术、太极拳等。这些教育资源在各学科教学中都有渗透。例如,我在讲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家的意味》一课孝敬父母这一课题时,我首先用歌曲《懂你》导课,听完这首歌同学们都深切地体会到了母爱。父母为了我们的成长终日操劳,在我们身上倾注了太多太多的心血,正如歌中所唱:“把爱全给了我,把世界给了我。”面对父母无私的爱,我们做儿女的应该怎样对待自己的父母呢?百善“孝”为先,孝为德之本。孝敬父母,尊长敬老,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果我们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关心、不孝敬,怎能为他人、为社会、为祖国献出爱心呢?进而导入新课孝敬父母的讲解。利用同学们课前搜集到的古今中外孝敬父母的小故事进行小组内交流,通过交流让同学们真切感受到父母深厚的恩情,并挑选学生搜集到的最感人的故事推荐在全班交流;反之,在现实生活中,也存在着子女不孝敬父母的事。由学生列举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不孝敬父母的事,并在课堂上交流自己的看法。在孝敬父母方面,我班每一个同学都有自己的一些做法。你是怎样孝敬父母的呢?同学们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并在此基础上探究出更多孝敬父母的好做法。此时,学生的情绪已经被感染,借此我引出“香九龄,能温席;孝与亲,所当执。”此时的教学活动已经将传统文化融入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八年级下学期到九年级的课程中,与法律、国情相关的内容占绝大多数,所涉及的内容几乎都是当前中国乃至国际的情况,与“传统文化”表面上没有多大关系,但究其内涵,仍然与传统文化密切相关。例如,在教授七年级下册第五课“让挫折丰富我们的人生”的时候,古今中外关于战胜挫折的例子不胜枚举,但是,我最终选择尝试用中国传统文学作品、书画作品的素材做新课导入。一方面是因为对于学生们来说,传统文化更为熟悉;另一方面我也有意将传统文化带入课堂,增强学生了解和热爱传统文化的意识。事实证明,這种方式在课堂开始之初,就引起了学生对于自己熟知的传统文化内容的回忆,使课堂氛围很快变得生动明快,学生们接受课程内容的效率有了显著的提高,也使学生们乐于接受传统文化。实际上,只要教师潜心研究教材,多思考课程与传统文化的联系,以我国传统文化的内容之广、内涵之深,几乎可以覆盖初中道德与法治的全部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我常常引用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名言警句导入新课,或者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播放音乐和小视频,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三、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弘扬传统文化

开展一些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激励学生走进传统节日。《公民道德建设纲要》中指出:“各种重要节日、纪念日,蕴藏着宝贵的道德教育资源。”我校以传统节日和纪念日为载体开展了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如重阳节组织学生到敬老院去看望老人,为老人打扫房间、表演节目、陪老人聊天、为老人剪指甲和洗脚等,让老人感受到亲人般的温暖;到了教师节学生自制贺卡,把想说的心里话和祝福语写进贺卡,表示对老师辛苦付出的感谢和敬意;再如中秋节吃月饼、除夕夜吃饺子等,这些都反映了我们是一个重团圆、重亲情、重和谐的民族。在这些节日里,学生从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氛围。此外,我们还举办了一些课外探究活动,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如“漫步中华文化的长廊”引导学生了解汉字、故宫、京剧、编钟、粽子等的来历及其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体味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启发学生从文化的角度品味汉字、传统建筑、民族服饰的文化韵味,鼓励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代表人物及其文化成就。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动中,学生学会了参与综合性实践活动,在自主感兴趣的活动中增强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意识,提高了传承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实践活动,同学们学会了孝顺父母、尊敬老师、尊敬长辈;学会了知恩图报,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感恩老师的教导之恩;在感恩中学会了善良,学会了坚强,学会了人与人之间要理解、忍让、宽恕交往模式。

教师要做民族文化的传承者,大力加强传统文化的教学,不要让我们的孩子迷失在外來文化中。我们要培养学生做有自信、懂自尊、能自强,高素养、讲文明、有爱心,知荣辱、守诚信、敢创新的中国人。中华传统文化的弘扬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只有这样中华传统文化才会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

参考文献:

[1]李君玲.如何在思想品德教学中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J].中学教学参考,2011.

[2]金琪.立足于学校教育哲学,开发“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校本课程[J].基础教育,2009.

[3]邵怀勇.利用传统文化打造精品初中思想品德课堂[J].新课程导学,2015.

作者简介:张春玲(1970-),女,辽宁辽阳人,辽宁省辽阳市第二中学教师,研究方向:教育教学;李青璇(1992-),女,辽宁辽阳人,东北师范大学2017级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责任课堂教学
《责任与担当》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谁的责任
责任(四)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