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课堂联动教学在运动治疗技术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2018-05-14牟杨叶陈
牟杨 叶陈
[摘 要] 运动治疗技术是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中一门重要的课程。运用三课堂联动教学方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可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实践操作能力。
[关 键 词] 三课堂联动;康复;教学;高职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3-0160-01
一、前言
2012年教育部颁发的《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各高校要把加强实践教学方法改革作为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系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与组织课堂教学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与专业学习、就业创业等结合起来,制订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年度计划”。可见,实践教学在高校课堂教学中越来越被重视。
二、课程开设的意义
运动治疗技术作为康复治疗技术的核心课程,是临床康复治疗中运用最多、最普遍的技术,是促进人体运动功能提高和恢复的主要技术。本门课程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为后续的疾病康复的学习、跟岗实习和临床就业服务。
三、三课堂联动教学体系
鉴于本门课程的重要性,尽最大可能地提高教学效率,采用三课堂联动的教学模式。如下表所示,第一课堂为校内教学;第二课堂为社会实践;第三课堂为附属医院临床岗位见习。
(一)第一课堂:校内教学
课堂教学作为教学工作的重点,对理论知识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在教学方法上,通过案例教学、角色扮演、小组合作以及现代化信息手段,使学生逐步形成相应的知识体系,促进学生知识技能的形成。
(二)第二课堂:社会服务
随着教学理念的进一步完善,传统的教学方式无法满足教学要求[1]。通过专业社团教师的带领指导,前往社区康复中心、特殊教育机构等场所,对需要治疗的人进行治疗。一方面可增强理论与技能的结合,增加动手机会;另一方面,通过社会服务,将知识转化为技能,将技能转化为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爱心、耐心、同理心。
(三)第三课堂:岗位见习
附属医院临床岗位见习的开展,主要是进行为期一周的附属医院岗位见习,由医院带教教师进行体验式教学,让学生在临床一线接触到真实的医疗环境及患者,将第一课堂所学的理论及实践操作技能相关知识与临床实际病例相结合,逐步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
四、三课堂开展意义
三课堂的开展,可实现课上与课下、学校与岗位、专业技能与综合素养相结合,从而实现对高素质实用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
(一)提高学习积极性
高职学生学习能力相对薄弱,主观能动性较差[2]。对课堂理论的学习积极性较低,特别是遇到比较难理解的知识点,缺乏继续学下去的动力。但对实训、实践等操作类的学习兴趣较为浓厚。三课堂的开展,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地点不再局限于校园。同时,也不完全以理论教学为主,还兼具了大量实践、实训教学。因此,三课堂的开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二)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高职院校主要培养具有实践操作能力的人才[3],临床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动手能力。通过第一课堂中的实训课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操作技能的学习中,掌握基本操作手法技巧;通过第二课堂的社会实践让学生体验到不一样的课堂,并最终完成真实病例的动手操作;通过第三课堂的临床岗位体验,让学生直接接触到真实的临床环境,使学生感受临床氛围,培养岗位技能。
五、结语
三课堂联动教学模式的应用,改变了以往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以兴趣为导向,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整体上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参与度,让课堂教学更加鲜活[4],教学手段更加丰富,学生掌握知识更加牢固,教学效果更加理想。
参考文献:
[1]卢小俊.课堂重心转向学生参与下的课堂教育技术应用趋势分析[J].現代职业教育,2016(9):104-105.
[2]李冬睿,蓝新波.“分层递进、三课堂联动”教学模式在高职ASP.NET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4(7):96-100.
[3]宿荟.应用型本科和高职教育教学的区别与联系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2015(2):264.
[4]戴军,丁振国,丁倩.高职院“三课堂”联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实践[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7,30(20):6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