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的亮点和历史性贡献
2018-05-14秋实
秋实
党的十九大报告亮点很多,最突出的我以为是“七个新”。这就是:新成就、新时代、新思想、新矛盾、新使命、新目标、新要求。其中,新时代、新思想、新矛盾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三大历史性贡献。
党的十九大报告“七个新”
新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把握当今世界和我国发展大势,顺应人民愿望,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推出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有的甚至是过去想都没有想过的事情。党的十九大报告从10个方面,概括和总结了过去5年的工作和历史性变革。这就是: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强军兴军开创新局面,港澳台工作取得新进展,全方位外交布局深入展开,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卓著。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5年来的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5年来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特别是我们党勇于面对重大风险考验和党内存在的突出問题,以顽强意志品质正风肃纪、反腐惩恶,消除了党和国家内部存在的严重隐患,党内政治生活气象更新,党内政治生态明显好转,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显著增强,党的团结统一更加巩固,党群关系明显改善,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焕发出新的强大生机活力,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这些深刻阐述,是对5年来巨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的科学总结,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新时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作出这一重大政治判断,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巨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决定的,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然趋势决定的,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开创更加美好生活的需要决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那么,新时代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时代呢?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了明确回答:新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时代,是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中国人民将要过上更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的时代。一句话,是实现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时代,是强国富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由此可见,从党的十八大到本世纪中叶,都是新时代历史时期。
新思想。新成就标志着新时代,新时代呼唤着新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内外对如何概括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有过许多建议。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念,作了“8个明确”的阐述,即:总任务、社会主要矛盾、总体布局、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全面依法治国总目标、强军目标、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党的建设总要求。同时阐述了“14个坚持”的基本方略,即: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我们过去讲的“五基本”: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简化成了现在的“三基本”: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
必须强调的是,党的十九大决定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进党章,成为党领导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是党的十九大的最大理论成果。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实践的不断发展,对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必然进一步深化,其科学内涵、精神实质、理论体系必然进一步完备。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不是说我们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达到了一个终点,而是说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达到了一个新的起点。”
新矛盾。从1956年党的八大算起,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提法已经60多年,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提法,显然已经不符合目前的实际情况。早在十六大时就有人建议修改。鉴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总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二,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党的十九大报告将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表述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同时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不是单纯提法和概念的变化,而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命题,是我们今后几十年(至少到本世纪中叶)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重要依据,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将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深刻理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要与前面所讲的新成就、新时代、新思想联系起来认识和把握。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
新使命。党的十九大报告深刻阐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首次提出“4个伟大”: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指出,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实现伟大梦想,必须建设伟大工程,这个伟大工程就是我们党正在深入推进的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推进伟大事业,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4个伟大”是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的,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使命呼唤担当,使命引领未来。党的十九大报告所以深刻阐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是要增强全党的使命担当和忧患意识。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尽管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是“行百里者半九十”,全党必须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迎接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复兴。
新目标。从党的十九大到二十大的5年,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会期,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向本世纪中叶第二个百年目标奋进。这一重要时间节点,决定党的十九大对第一个百年目标收官和向第二个百年目标奋进作出部署。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按照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各项要求抓好落实;强调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特别是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后到本世纪中叶30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两步走”目标。第一步:从2020年到2035年的前15年,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民生活更为宽裕。第二步: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的后15年,要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全面提升,人民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三步走”战略安排,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路线图和时间表。
新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国防和军队建设、港澳台工作、外交工作、党的建设,分别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新举措。包括明确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即: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历次党代表大会报告都会重点阐述党的建设。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还是第一次。强调指出,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設,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我们要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决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在思想上信赖核心、政治上拥护核心、行动上紧跟核心、感情上爱戴核心。
党的十九大报告“三大历史性贡献”
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从十九大到二十大的5年,我国将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建党以来的百年奋斗目标,进而向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百年目标奋进。这就决定党的十九大必然以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收官、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进而载入史册。
毫无疑问,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政治判断,阐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三大历史性贡献。新思想、新时代、新矛盾,三者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相得益彰。
新思想是灵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开启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境界,开创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新境界,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新时代是统领。一定意义上说,党的十九大报告通篇体现新时代、洞察新时代、立足新时代、谋划新时代。5年来的成就和历史性变革,为新时代奠定了坚实基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为新时代提供了重要依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后“两个15年”奋斗目标,为新时代描绘了宏伟蓝图;作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工作部署,为新时代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新时代提供了思想指导和行动指南。我们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使命感,主动适应新时代、积极引领新时代、加快建设新时代。
新矛盾是依据。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是我们今后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重要依据。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凝心聚力、攻坚克难,高度重视改善民生,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根本利益,着力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问题,为妥善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不懈奋斗。
真理是有味道的,文献是有生命的。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下,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反复征求意见、集中全党智慧形成的党的十九大报告,由于有以上“七个新”和“三大历史性贡献”,必然回味无穷、影响深远,在我们党的历史文献中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