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油吧!诗意小孩

2018-05-14保冬妮

东方少年·阅读与作文 2018年10期
关键词:挎包雏鸟童诗

保冬妮

当我们进入了一个与田园牧歌般的诗意岁月有着截然不同节奏的声讯时代之后,互联网绑架了所有人,高科技声光电组成的视频空间代替了文学和文字,诗歌还在吗?儿童诗还在吗?

在宁静的午后,有谁还在苹果树下,阅读那清凉、清澈、清新的童诗?

在寂静的夜晚,有谁还在妈妈的怀抱,吟唱那深邃、深情、深厚的诗歌?

冬季的北京,干燥而寒冷。但在北京电视台和东城区教委举办的《加油吧!孩子》诗歌朗诵会的舞台上,小小少年們用自己写的儿童诗湿润了听众的心,那宛如春风般柔软的诗意,驱走严寒,绽放出春意盎然的美丽。

史家小学分校的黄绮珊的《暖心快餐》表达了对送餐员的理解和包容。

生活在21世纪的孩子们是幸福的,在幸福中他们能聚焦默默无闻的平凡职业是难能可贵的。在家庭里,爸爸的缺失成为全社会的缩影。忙碌的工作与理想的追求,让他们很少陪伴孩子。55中的杰西卡写了《爸爸的挎包》,讲述童年时代爸爸挎包带回的糖果和温暖,与少年时代爸爸挎包带回的严厉和唠叨;成长的烦恼与渴望亲情交织在一起,少女渴望独立的心态跃然纸上。

东直门中学张涵斌的《雏鸟》写到了父母对自己成长的期望。今天的父母对孩子有更多的期待和要求,但这也形成一种无形的攀比和压力使孩子焦虑,涵斌这只未展翅的雏鸟,只有在心中渴望明天的翱翔。

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国是一个诗歌大国,却并不是一个儿童诗的大国。儿童诗的概念是近一百年才从西方传入中国的,但是,并不因为概念的缺失,中国就没有儿童诗歌。公元前十一世纪,在西方出现了荷马史诗,而那时正是中国西周初年。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从西周到春秋中叶,汇集了诗三百,其中就有唱给孩子的诗。《芄兰》这首诗描绘了小小顽童佩戴着大人的装饰品,摇摇晃晃的稚拙之态,展现了孩子天真可爱的神情。骆宾王7岁写的《咏鹅》流传了一千多年,成为13亿中国人童年时期几乎都会背诵的童诗。千年古诗曾带给了中国孩子美丽的意象,今天的童诗仍会给孩子带来身心的快乐和轻盈。

电子时代的到来,或许可以改变阅读方式、改变生活节奏、改变视听声效……也许有一天改变的将更多;但是,它唯一改变不了的是我们的心。

期待孩子们在诗歌中能有更轻盈的自我表达,愿心中对于语言文字诗意的追求,对美好事物无限的遐想,对精致情感不懈的追求,对奇思妙想的探索与好奇……与童诗永存。

猜你喜欢

挎包雏鸟童诗
Task 1 本刊试题研究中心
童诗对对碰
童诗三百首
大象小挎包
被“捧杀”的雏鸟
另一种话
鸟类的“亲子交流”机制
我家有个屎壳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