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合粤西地区传统文化元素音乐创新和应用

2018-05-14黎明辉陈伟坚

北方音乐 2018年22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元素创新应用

黎明辉 陈伟坚

【摘要】中国是一个多民族集合的大家庭,各地区在文化方面存在着非常大差异,然而,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独特魅力所在,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元素,这种元素都极具特色。伴随最近几年我国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越来越高,用中国元素打造各种中国文化来提升我国影响力成为一种趋势,对于音乐文化也不例外,现在流行音乐越来越强调中国风。中国风音乐在这种背景下应势发展起来,对于中国风音乐来讲,比较常见已经成功的一条路就是融合地区文化以及传统文化。基于这一点,本文围绕在音乐中融入粤西地区传统文化元素,讲述如何进行创新以及应用。

【关键词】粤西地区;传统文化元素;中国风音乐;创新;应用

【中图分类号】J61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粤西地区是广东省西部地区,所用语言为粤语、雷州话以及涯话,该地区在音乐文化方面发展比较悠久,最为出名的就是粤西哭嫁歌,是我国民族音乐中独具特色的一种音乐文化。当前,我国流行音乐开始呈现一种发展趋势,在流行音乐中融入我国地区特色文化元素以及我国传统文化,如诗歌等,这种音乐极具中国色彩,为我国文化传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被称为“中国风音乐”。将粤西地区传统文化元素融入音乐之中,对于中国风音乐的发展推广具有非常关键的促进作用。

一、粤西音乐与民俗的研究

(一)三重认知模式

在粤西地方音乐文化的研究中,我国学者利用梅里安姆的“概念、行为、音声”三重认知模型进行研究。在这种研究下,得到的结论是民族音乐的起源是民俗,也就是 民俗产生于劳动之中,而艺术产生于民俗之中。以粤西采茶音乐为例,这种采茶活动是粤西地区人民的辛勤劳动,在这种劳动过程中,针对劳动内容以及劳动情感产生了采茶歌,这种音乐直接反映出粤西地区劳动人民在采茶生活中所体现出来的生活观念以及生活情趣。还有粤西比较出名的哭嫁歌,这种音乐最初起源是粤西地区民间传统的抢婚习俗,这种音乐在内容与情感表达上体现出粤西地区这种习俗的一个流程以及从中折射出该地区人们的生活情趣,四会哭嫁歌中“愤”“悲”“怨”“祈”“孝”等音乐内容就是四会婚嫁习俗的内涵体现[1]。

(二)二元对立结构

利用结构主义理论就粤西哭嫁歌以及肇庆粤曲私伙局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二元对立结构在粤西音乐中普遍存在,如粤西哭嫁歌“主体结构——生态结构”的二元对立结构,其中,主体结构又存在“词——曲”对立结构;针对生态结构中又包括很多二元对立架构,包括“哭嫁——迎娶”“娘家——婆家”“少女——成年”“悲伤——喜庆”“敌对——友善”“衍展——传承”。这种二元对立结构同样存在于粤曲体制结构分析中,包括文本和音乐。通过肇庆粤曲私伙局可以发现,文本角色分为正反两种,而且还存在人与神的对立角色,在音乐结构中在速度上存在快与慢,在节拍上有相对应的缓与急,从其组织架构来说,有“表演——观赏”“娱己——娱人”;从其生态结构来说,有“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孕育——产生”,这些二元对立结构都存在相互依存、相互互补以及相互交叉等关系。[2]

(三)浪漫主义音乐美学观

利用西方文艺美学思想对粤西地区采茶戏以及高州木偶戏风格进行分析,西方音乐因时期不同分成古典、浪漫和现代三种;对于中国音乐来说,只有古典以及现代两种类型,并没有浪漫一说。可是,针对采茶戏以及木偶戏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中国传统民间音乐中在因素以及风格方面也存在浪漫特色,这种体现主要在三方面:第一,西方浪漫主义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与封建社会的转型期,而这两种戏产生在明代中后期,在这个时期,中国资本主义正处于萌芽时期。第二,西方浪漫主义主要特点是崇尚非理性,即在感情方面重视程度要比理智方面重视程度更高;在主观想象方面重视程度要比客观实际方面重视程度更高;在自然原始朴质方面重视程度要比追求技术精湛方面重视程度更高;在神秘神圣方面重视程度要比获得准确清晰答案方面重视程度更高。这些特征在采茶戏以及木偶戏方面同样有体现。第三,西方浪漫主义在形式上表现的较为自由,其表现出来的主要特征为非统一、非连贯、非对称、不连贯,这样造成了反讽风格以及传奇色彩,这些特点同样在采茶戏以及木偶戏方面都有体现,不同的是,西方浪漫主义者在自我意识方面会更加明确,他们对自己独特风格存在意识,并在这种意识推动下展开浪漫主义运动,可是采茶戏以及木偶戏的演唱者并没有存在浪漫主义的自我认知,自然而然也就不会推动浪漫主义风格的演进,从这一点上来说,可以将他们称为无意识的浪漫主义者。[3]

(四)现代性批判理论

利用现代主义批判理论分析采茶戏以及木偶戏所遇到的生存危机,可以发现西方现代化过程中,我国传统文化遭受到非常大冲击,这在我国音乐文化发现中同样存在,传统民族音乐面对西方音乐的冲击往往失去了发展空间。从观察中可以看到,西方现代化因素在引入我国以后,采茶戏与木偶戏同样受到非常大冲击,比如,启蒙理性会导致这两种戏在非理性风格方面表现出与社会的不融合,很格格不入,还有文化工业形成的時尚娱乐吸引了很多观众,导致这两种戏在受众空间上变得越来越小,虽然有利用法制管理来试图进行拯救,可是治标不治本,所起到的效果甚微。[4]威胁同样意味着机遇,基于西方音乐文化的冲击,进行民族文化的创新,以此达到新高度。所以,这种现代性批判理论对于我国文化来说,既是一种批判,也是一种矫正。

(五)利用音乐融合保护民族音乐文化

随着当前中国风音乐的流行,让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这么一条路,利用地区文化与传统文化和流行音乐的有效融合,一方面对这些地区文化进行保护与传承,另一方面促进音乐的进一步发展,打造中国特色音乐,提升我国在国际上的文化影响力。

从文化保护角度来讲,当前我国针对这些传统民间音乐的保护措施大多是出政策以及出资金进行拯救保护,虽然取得些许成果,最少保证这些民间音乐没有在西方音乐文化的冲击下渐渐失去本质,被人们所遗忘,可是同样对于这些民间音乐来说,还是只有少部分人对其有了解,这种解决办法治标不治本,没有办法真正解决民间音乐的传承与保护问题。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一种必然趋势就是社会文化从传统逐渐向现代必然面临的阵痛过程走去。现代化社会不断深入,必然面临的就是后现代状况,从而产生传统文化生存空间受到现代文化冲击下不断被挤压,生存空间慢慢变小,直到需要通过外力强行干扰来保证其存在。社会经济转型对中国传统音乐必然会产生客观的冲击。[5]如果说,社会由传统开始向现代以及后现代的转型是历史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那么,相应来讲,在传统社会中衍生而出的地区民间音乐也要进行一个过渡转型,这也是一种发展的必然趋势。任何一种音乐形态都会有一个发展的自然过程,由产生、成长、鼎盛到衰落,甚至到消失。但是,对此并不应该产生伤心遗憾心理,因为在这种发展趋势下,必然是由其衍生的一种新型音乐文化顺应时代发展变化而再次经历音乐文化的自然过程。这种新型音乐文化对于旧文化来讲,是一种“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革新,也就是对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的音乐文化的灵魂并没有产生改变,这种继承对于音乐文化发展来讲才是最为关键的一个点。所以,对于传统民间音乐的保护来讲,不应该是为其打强心针,让它重返鼎盛时期,而是应该将其中的精华之处融入到新型音乐的创造之中,让这种地区文化特色成为新音乐的内在元素。拿一个比较成功的例子来说明,在2016年春节联欢晚会中,有一个音乐节目非常震撼,那就是谭维维与华阴老腔的一帮传承者共同演绎的《华阴老腔一声喊》,引起世界的广泛关注。这个歌曲就是有效融入了华阴老腔这种民间音乐和流行音乐,在演绎过程中充分彰显融合的新型音乐的超强吸引力,对于华阴老腔这种音乐文化保护和传承起到非常关键作用,当时因为该歌曲使很多人对华阴老腔产生了非常浓厚的兴趣。[6]

二、融合民间音乐元素,促进中国音乐发展

目前,中国风音乐是流行音乐与我国特色民族文化元素相融合的一种中国风特别强烈的一种音乐风格,这种风格比较常见的有与我国传统文化相融合,例如,周杰伦的代表作《青花瓷》就是运用的中国民族调式中的宫调式,主要用民族音乐传统五声音阶“1、2、3、5、6”形成抑扬起伏的节奏变化,从而使歌曲民族韵味方面感受非常强,以此使该音乐成为周杰伦的一首经典创作。那么,对于哭嫁歌、采茶音乐等独具粤西地区传统文化特征的音乐旋律以及音阶变化加入到音乐创作之中,以此增添歌曲韵律。另外就是对于采茶戏以及高州皮偶戏等元素也可以在音乐创作中进行融入,在中国流行音乐中融入地方戏曲以及民歌的作品有很多,其中个人比较喜爱的作品有王力宏的《花田错》,利用京剧与R&B有效融合 ,使该歌曲在听感上独具特色,还有信乐团的《北京一夜》,完美融合京剧与西方摇滚乐,在创新方面做得比较成功。[7]同样,对于采茶戏以及高州皮偶戏在唱腔方面也可以进行有效融合,从而增加歌曲民族特色韵律,这样的歌曲在传唱度方面如果比较高,这样对音乐发展来说意义非常重大。另外就是歌曲内容方面,粤西地区音乐有很多内容是非常彰显中国特色的劳动形式以及民俗习惯,例如采茶、哭嫁、年例等活动,这些活动都是粤西地区风格比较强烈的活动,以此构建我国流行音乐的主体内容,这样对流行音乐在写作内容方面具有扩展作用。众所周知,流行音乐在主题上往往都是“情爱”“青春”“理想”等,然而,这些东西并不能代表中国,彰显不出我国独有的色彩,而以这种民族活动以及古典文化作为诗词架构,能有效推动中国风音乐的发展。[8]

三、结语

本文从粤西音乐与民俗研究的角度出发,用四种理论阐述这种音乐的特征,然后从音乐传承与保护以及推进音乐发展两个方面进行详细论述。在流行音乐中融入传统文化与民族文化,推动中国风音乐发展,对于文化来说是一种传承与保护,对于流行音乐发展来说,从创造方面提供了非常多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李晓艳.鄂西南地区传统民歌引入地方高校音樂类专业教学的实践——以三峡大学为例[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40(04):106-108,112.

[2]王晋.北部湾地区本土音乐文化传承策略研究——以广西防城港市为例[J].艺术评鉴,2018(09):66-67.

[3]孙树飞.论少数民族地区音乐文化的发展——以黔东南群众合唱为例[J].黄河之声,2017(07):92,90.

[4]贺馨瑶.浅析我国几个典型地区少数民族音乐进课堂的实践——以海南、新疆、内蒙古地区为例[J].黄河之声,2017(05):77.

[5]吴桂华,邹俊杰,王狄.城镇化影响下齐齐哈尔地区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生存发展途径研究[J].理论观察,2017(03):146-148.

[6]刘斐.宜春地区旅游资源开发中民间禅宗音乐的作用初探[J].戏剧之家,2017(01):66,68.

[7]杨雪,张胜芳,马婕.衡水地区民间音乐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开发应用研究[J].戏剧之家,2016(16):60.

[8]王伽娜.粤西音乐文化发掘与传承的有益探索——肇庆学院“地方音乐文化研究团队”的粤西民间音乐研究[J].肇庆学院学报,2015,36(01):91-96.

作者简介:黎明辉(1983—),男,汉族,广东江门人,硕士,讲师,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研究方向:高等音乐教育、钢琴表演、作曲;陈伟坚(1977—),男,汉族,广东茂名人,硕士,副教授,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研究方向:舞蹈学。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元素创新应用
传统文化元素在福建动漫产业中的开发与商业应用
当代艺术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入分析
中国现代工业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的创新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