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霍山县推进绿色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探索与思考

2018-05-14张方应等

安徽农业科学 2018年36期
关键词:特色绿色改革

张方应等

摘要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提高供给体系质量。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业政策改革和完善的主要方向。霍山县立足绿色,突出特色,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走具有自身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探索寻找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霍山路径。

关键词   特色;绿色;农业;改革

中图分类号S-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8)36-0200-0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必须要用新思想新理念来谋划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战略举措,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试图从霍山县如何立足绿色,突出特色,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角度,来探索寻找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霍山路径。

1相关背景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指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核心是让农民生产出符合消费者的需求产品。它包括调整和改革两个方面,通过农业结构调整,使产品结构转向“优”、生产方式突出“绿”、产业体系注重“新”,通过深化改革,激活农业农村活力和内生动力,提高农业供给质量,使供给体系更好地适应需求结构变化,进而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1]。

从国际方面看,世界正处于后危机时代,发达国家纷纷重振实体经济,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更加注重经济发展的效益,为我国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国际机遇。从国内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求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农业结构,提高产品供给质量,完善产品供给体系,增强农业综合竞争力[2]。

就农业本身而言,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我国农业农村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当前农业农村发展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病根”主要出在结构方面,集中反映在供给侧方面。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农产品质量和种类更加关注,但农民不能及时提供满足消费者高质量、多层次需求的农产品,造成了供需结构的不平衡。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业政策改革和完善的主要方向。2015年中央农村经济会议首次提出了要进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主线,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产业兴旺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3-4]。

目前,国内学者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研究,就内容而言主要集中在背景、内涵和改革路径这三个方面,就研究范围而言大都针对农业大省和平原地区。关于基础条件相对落后、资源禀赋优势明显的偏远山区如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有限,难以满足中央对农业农村工作发展的整体要求。以县域为单位探索和研究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助于推进基础条件相对落后、资源禀赋优势明显的偏远山区脱贫致富、实现小康,有助于贯彻新发展理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2霍山县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践探索

霍山县地处大别山国家生态功能区核心区域,是国家生态县。气候条件独特,是“中国天然氧吧”和“中国好水”水源地。生物物种丰富,多达6 500余种,拥有各类中药材1 793 种。资源优势明显,孕育了茶叶、毛竹、中药材、水库有机鱼等特色资源。近年来,霍山县立足绿色,突出特色,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深化农业农村综合改革为动力,积极探索适合山区发展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2.1立足特色,唤醒沉睡资源,主打“特色牌”

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将具有特色的地域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释放特色资源潜力,推动供给与需求相适应。霍山县根据资源实际,紧密市场需求,培育优势产业,打造农业农村新业态,强化三产业融合,建立特色农业生产体系。以开展“东部果岭”“中部茶谷”“西部药库”等项目建设为依托,科学布局主业突出、特色鲜明、集约高效的特色农业优势区,全力打造出口欧盟茶叶核心区,着力创建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茶谷沿线持续抓好茶叶标准园建设,重点培育壮大霍山黄茶产业;西南山区乡镇结合“十大皖药”示范基地建设,重点打造大别山道地药材供应基地;东部畈区乡镇围绕打造田园综合体,重点把“东部果岭”建设成绿色生态岭、产业发展岭、休闲观光岭、科技智慧岭、富民增收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先行区。霍山县努力构建“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特色农业板块,现有1个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村,4个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3个部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2个省级蔬菜科技标准园,逐步形成了一批以茶叶、中药材、竹、苗木花卉和渔业生产为主导,生产、加工、销售、观光、休闲为配套的特色农业生产基地,正在成为全国特色、绿色、高端农产品供应基地。霍山县被授予国家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全国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安徽茶产业林产业十强县、“中国石斛之乡”。

2.2突出绿色,培育霍山品牌,念足“质量经”

发展现代农业必须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早在2001年,霍山县就在全国较早提出了“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污染不进霍山”的发展理念和“生态立县”的发展战略,积极推行绿色生产方式,以中国驰名商标、地理标志保护、“三品一标”认证等区域公用品牌整合资源、运作市场,推进农业的生产、加工、服务一体化,提升农业价值链、延伸农业产业链、打造农业供应链,稳步发展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和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不断提升特色农产品质量和品味,提升霍山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实现由农产品规模化生产向农产品区域地标品牌化经营的转变。霍山县通过国家有机绿色无公害基地认证面积超过4万hm2,农业三品认证75个,中华老字号1件,中国驰名商标5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6个,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3个,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个,安徽省著名商标25个,安徽名牌农产品4個,市知名商标24个。“霍山黄芽”列入“中欧100+100”中方地理标志产品出口遴选名单。霍山米斛位于“十大皖药”之首,被称为“千年皇帝草,药界大熊猫”,荣登“2018中国品牌价值评价”榜单第56位。霍山县正努力把优美的资源转化为优质的产品,霍山品牌效益不断提升[5]。

2.3延伸链条,挖掘多功能性,唱响“融合戏”

推动三产融合发展,既是推动农业增效、提升农业价值、促进农民增收的最有效途径,也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举措。霍山县立足绿色特色禀赋优势,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推进三产深度融合。利用“农业+旅游”“农业+文创”“农业+体育”“农业+节会”“农业+互联网”模式,以“一谷一带”“一岭一库”和“最美环线”为平台,实现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升值。霍山县成功创建7个省级优秀旅游乡镇、7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33家三星级以上农家乐、500多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被授予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国家首批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国旅游魅力指数排行榜前20名。上土市温泉小镇成功入选全省首批特色温泉小镇,成为聚集特色产业,融合文化、旅游、社区等功能的创新创业发展平台。太平畈乡先后荣获国家级霍山石斛专业示范乡、国家级中国中药石斛文化小镇、安徽省石斛产业集群乡镇、安徽省霍山石斛品牌战略基地,正在打造成为集乡村旅游、农业观光、休闲度假、养生保健于一体、宜商宜农宜居宜游的“石斛之乡、养生福地”。诸佛庵仙人冲画家村获批“中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霍山大别山药库被确定为首批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大别山电商产业园被评为省级示范园、省级“双创”基地,成为全国首批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和安徽省唯一入选阿里研究院全国农产品电商50强县[5]。

2.4培育主体,发展现代农业,扩大“主力军”

培育新型农业主体,将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既是遵循现代农业的发展规律,也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随着霍山县工业化、城镇化的不断推进,特别是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和发展,出台扶持政策,加强指导服务,全县已初步形成了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支撑、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等为纽带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县共培育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8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726个、家庭农场394家、各类种养大户达794户。各类经营主体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相互促进,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合作社+基地+农户”“新型经营主体+贫困户”等模式,实现与农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推进了现代农业建设步伐,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社——三河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利益分配上按利润的40%提取公积金、30%用于成员分红、30%用于二次返利,带领418户成员和周边575户非成员茶农共同发展致富,受益人口达5 000多人。霍山县名胜养殖农业专业合作社利用省“资产受益型扶贫项目”,每年不低于项目资金的8%,用于返还贫困户分红,2017年累计带动贫困户增收达20万元以上[5]。

2.5配优要素,激发内生动力,走好“改革路”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改革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法宝,霍山县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守农村土地集体所有、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权益不受损“三条底线”,深入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坚持了土地集体所有权,稳定了农户承包权,放活了土地经营权,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着眼盘活资产,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实行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变”改革,着力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和运行机制,拓宽贫困群众稳定脱贫渠道。霍山县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在全省率先通过国家验收,集体林权改革工作获评全国先进。组建省农交所霍山分所,实现农村产权交易规范有序。霍山县探索农村金融服务新模式,开展省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风险补偿基金试点,设立补偿资金1亿元,惠及经营主体91家。霍山黄茶是全国三大黄茶之一、中国历史名茶,抱儿钟秀茶叶公司在尊重茶農意愿、守住政策底线的前提下,积极推动“三权分置”流转和租用农民茶山,公司实行大胆实施改革,让茶园变公园、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农民变股民,“一片叶子就成了一个产业,富裕了一方百姓”,茶叶成为当地农民的主要经济支柱,基地覆盖周边5个乡镇28个贫困村,实现了对贫困人口的大覆盖,已服务贫困户1 121多户、2 867余人,户均增收5 174元,人均增收1 500元。2016年8月,公司成为新三板上市企业,成为中国黄茶第一股。

2.5加强治理,强化党的领导,打好“保障牌”

建立健全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是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固本之策。霍山县坚持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党管方向、管统筹、管根本的核心作用。强化三级党组织主心骨作用,县委切实负责起 “一线指挥部”作用,确保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推进;乡镇党委发挥“龙头”作用,提高做好农村工作的水平;村级党组织彰显“战斗堡垒”作用,引领农业农村发展取得新进步。实施“三个培养工程”,把能人大户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能人大户,把党员能人大户培养成村干部,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强化“三农”工作的人才支撑。坚持“三治”相结合,以自治为基,加强农村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健全和创新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深入开展乡村法治宣传教育,将政府涉农各项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切实提升乡村德治水平,引导农民“四自”,实现家庭和睦、邻里和谐、干群融洽[5]。

霍山县面临的问题。一是如何破解基础设施落后这个最大的短板;二是如何破解唤醒沉睡的特色资源问题;三是如何破解新型经营主体发展不平衡、辐射能力不强的问题;四是如何如何破解农产品面临着“小而全”和品牌保护的问题;五是如何破解体制机制的弊端,解决“钱”、“地”等瓶颈,释放农村活力问题。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多点发力、多策并举,破解瓶颈、拉长“短腿”。

3思考与建议

作为资源优势明显、生态良好的山区县,如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笔者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关注。

3.1立足自身是前提

要调结构,科学把握乡村的差异性。因地制宜、尊重实际、坚持乡村经济特色化、多样化发展是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要求。“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要念好山水经,唱好林草戏,打好特色牌,根据市场需求结构和体系的变化适时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重点发展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绿色发展理念、符合自身实际的特色主导产业,为消费者提供区域特色、个性鲜明的农产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3.2提升质量是关键

要提品质,落实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制定和实施质量兴农战略规划,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把绿色发展贯穿于产业发展全过程、各环节,把农业标准化建设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一项基础工作来抓,推进农业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品牌化营销。要适应市场需求,调优、调高、调精农业生产结构,增加适销对路的农产品生产,形成具有特色、拥有核心竞争力的区域品牌专业化生产区[6]。

3.3融合发展是方向

要促融合,展现现代农业多功能性。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要促进产业融合,实现农业农村多元价值和多种功能的有机整合,最大限度地挖掘农业的生态、文化等价值。要把农业生产与农产品加工流通和农业的休闲旅游融合起来,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培育壮大农村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要重塑城乡关系,推动城市优势资源向乡村流动,打破瓶颈制约,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7]。

3.4培育主体是条件

要强主体,培育现代农业的主力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发展农业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内容。要调动各类经营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凝聚乡村发展的合力;要有一批懂农村、爱农村、有情怀、有实力的人才和知名企业来经营农村、发展农业、带动农民;要围绕优势资源,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挥引领作用,组织带动小农户,实现多样化联合合作,提升小农户组织化程度;要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3.5深化改革是动力

要重改革,强化乡村振兴制度供给。我国的改革起源于农村,农村的发展得益于改革。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和有效制度供给,在深层次上推进现代要素集聚和优化配置,激发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9];要坚持并学会用改革的办法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增活力,解决农村发展面临的深层次问题;要完善公共服务,打造服务平台,加大财政、科技、人才等支持作用,切实提高服务和管理水平,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3.6农民富裕是目的

要记宗旨,发挥群众的主体性作用。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坚持以农民利益共享为目标,把维护好农民群众根本利益、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问计于民、问政于民,发挥农民的首创精神和聪明才智;要让农民合理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不断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实现均衡发展,将特色产业发展与脱贫攻坚结合起来,拓宽农民增收途径,全力以赴消除农村贫苦,推动共同富裕。

安徽农业科学2018年

3.7党的领导是保障

要抓治理,坚持走乡村善治之路。良好的乡村治理体系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农村中的具体要求。党建引领是保障,要加强基層组织建设,坚持和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先锋和战斗堡垒作用,选好配强农村基层组织带头人这个“领头羊”,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要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三治”融合,激发自治的积极性、实现法治的可持续性、强化道德的教育性,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10]。

参考文献

[1] 朱永培.县级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J].安徽科技,2017(3):37-38.

[2]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30,50.

[3]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N].人民日报,2017-02-06(01).

[4]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A].2018-01-02.

[5] 中共霍山县委县人民政府.中共霍山县委霍山县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工作意见[A].2018-03-07.

[6] 韩长赋.着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J].求是,2016(9):37-39.

[7] 田志强.以生态循环农业为抓手 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J].今日海南,2016(8):26-28.

[8] 胡斌清.县域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八个着力点[J].农场品市场周刊,2017(15):44-46.

[9] 何阳,孙萍.“三治合一”乡村治理体系建设的逻辑理路[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39(6):208-209.

[10] 新华社特约评论员.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论学习贯彻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J].理论参考,2017(2):14.

猜你喜欢

特色绿色改革
绿色低碳
特色种植促增收
中医的特色
改革之路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完美的特色党建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