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加热温度下电加热不燃烧卷烟烟气释放特性研究

2018-05-14郑绪东等

安徽农业科学 2018年36期
关键词:丙二醇烟碱甘油

郑绪东等

摘要  [目的]研究加热温度对电加热不燃烧卷烟烟气释放特性的影响。[方法]采用气相色谱仪、质谱仪及电加热不燃烧卷烟模拟装置系统等,对电加热不燃烧卷烟在不同加热温度下的烟气成分以及烟气中粒相物、甘油/丙二醇、烟碱等释放特性进行分析。[结果]200~470℃时,随着加热温度升高,电加热不燃烧卷烟烟气成分增加,有害成分的释放量增加;260~320℃时,随着加热温度升高,烟气中甘油/丙二醇含量明显增加;350~470℃时,随着加热温度升高,烟气中粒相物含量明显增加;低于260℃时,烟碱迁移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当温度高于260℃时,烟碱迁移率增加速度减小。[结论]该研究为电加热不燃烧卷烟的开发提供依据。

关键词   电加热不燃烧卷烟;烟气;加热温度;烟碱;甘油/丙二醇

中图分类号TS  41  +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0517-6611(2018)36-0168-04

传统卷烟烟气中大部分有害成分在卷烟燃烧时发生的高温裂解过程中产生[1-3],并且随着温度上升,烟气成分中醛、苯及同系物、稠环芳烃、CO等有害成分含量随之增加[4-10]。電加热不燃烧卷烟利用电能对烟草进行低温加热(500 ℃以下)而不使其发生燃烧,加热时烟丝中的尼古丁及香味物质通过挥发产生烟气。由于烟草不发生燃烧,烟气中的致癌成分含量降低80%,诱变剂摄入量降低70%,消费者支气管炎及肺炎发病率减少36%~46%[11-15]。因此,加热温度是影响电加热不燃烧卷烟烟气特性的重要因素,但相关的研究却鲜见报道[16-22]。笔者采用气相色谱仪、质谱仪及电加热不燃烧卷烟模拟装置系统等,对电加热不燃烧卷烟在不同加热温度下的烟气成分以及烟气中粒相物、甘油/丙二醇、烟碱等释放特性进行分析,进而研究加热温度对电加热不燃烧卷烟烟气释放特性的影响。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电加热不燃烧卷烟样品:混合型电加热不燃烧卷烟烟丝;传统卷烟:某知名卷烟品牌。

Trace 1310 气相色谱仪配备FID检测器(美国Thermofisher);6890N/5973型气质谱仪配7694 顶空仪(美国,安捷伦公司);电子天平(感量:0.0001 g,德国Sartorius公司);自制的电加热不燃烧卷烟抽吸装置及电加热模拟装置。

1.2试验方案试验原理方案如图1,使用气相色谱仪、质谱仪、顶空仪、电子天平及自制的电加热不燃烧卷烟模拟装置系统等进行试验测试,从烟气成分、粒相物质量、烟碱含量、烟碱迁移率等方面,分析了在不同加热温度下电加热不燃烧卷烟烟气释放特性的规律研究。

1.3测试方法

将自制的电加热不燃烧卷烟样品放入电加热模拟装置,每次加热6 g,设定温度为200~470 ℃,以30 ℃间隔递增;将捕集完烟气的剑桥滤片放至20 mL专用顶空瓶,采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烟气成分。

使用电子天平称量剑桥滤片增重质量,分析烟气粒相物质量变化;配制标准系列溶液,与剑桥滤片混合振荡,气相色谱分析烟碱、甘油等含量及烟碱迁移率变化情况。

1.4数据处理

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进行定量分析并根据质谱匹配度进行核对,然后从特征离子、相对丰度等方面综合比较,确定成分。

2结果与分析

2.1电加热不燃烧卷烟烟气成分与加热温度关系

传统卷烟烟气成分较为复杂,烟气成分含量随温度变化,差异较大。在420~820 ℃,随着温度的升高稠环芳烃含量增加,尼古丁含量随着温度升高而下降,CO含量持续增加;500 ℃以上时,主要产物为烯烃、酮、醛、苯等及其同系物;温度升至700 ℃时,苯同系物含量大增[23-25]。

电加热不燃烧卷烟烟气成分也随温度变化,对比不同加热温度下电加热不燃烧卷烟烟气成分质谱图发现,在200~320 ℃ 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烟气挥发性化合物种类增多;但随着温度上升至470 ℃时,烟气中化合物种类基本保持不变。

对比不同加热温度下烟气气相色谱图发现,图2a与图2b中强度较高的峰对应的物质种类大致相同,这说明加热温度为320 ℃和470 ℃时烟气的主要成分大致相同,在加热320~470 ℃时,加热温度对烟气成分种类影响不大。但图2a中主要几个物质的峰强度低于图2b的峰强度,这说明随着温度升高,烟气中部分物质的含量增加;图2b中3-甲基吡啶(⑤)、3,4-二甲基吡啶(⑥)、反式-@-甲基苯乙烯(⑦)、11-甲基-4-异丙烯基苯(⑨)等物质的峰高于图2b中的峰强

度。对比图2a、c发现,图2a中峰的数量大于图2c中峰的数量,表明随着温度升高,电加热不燃烧卷烟烟气成分种类增加,在图2c中未检测到柠檬烯(⑧)、11-甲基-4-异丙烯基苯(⑨)等成分。

对比图2a和图3发现,图2a中物质峰的强度及峰数量均低于图3,电加热不燃烧卷烟烟气成分没有传统卷烟烟气成分复杂,大大减少了烯烃类、酮类、吡啶类、吡嗪类、苯同系物等有害成分释放。三甲基丁醛(②)、3-呋喃甲醛(④)等有害物质未在电加热不燃烧卷烟烟气中检测到;图2a中丁酮(①)、3-戊烯-2-丙酮(③)等物质峰高明显降低。

电加热不燃烧卷烟烟气的有害成分相较传统卷烟极大地降低,但其在不同温度下的烟气成分种类及释放量均不同,随着温度增加(200~470 ℃),电加热不燃烧卷烟烟气成分增加,有害成分的释放量增加。

2.2电加热不燃烧卷烟烟气粒相物与加热温度关系

2.3电加热不燃烧卷烟烟气中烟碱含量、甘油/丙二醇与加热温度的关系

卷烟抽吸感官中,烟碱、甘油/丙二醇含量及烟碱迁移率是重要参考指标。分析不同加热温度下的含量及迁移率变化趋势(图5)发现,260 ℃以下时,烟碱含量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加;温度升至260 ℃以上,烟碱挥发完全,含量随温度变化小,基本保持不变。在160~290 ℃,甘油/丙二醇中1,2-丙二醇、1,3-丁二醇、甘油与温度呈正相关;290 ℃以上,1,2-丙二醇、1,3-丁二醇含量波动较小,甘油在高温下发生聚合、分解反应使得甘油含量明显下降。可见,在260~320 ℃烟碱、甘油/丙二醇释放量均较好。

安徽农业科学2018年

2.4电加热不燃烧卷烟烟碱迁移率与加热温度关系

从图6可看出,260 ℃以下,烟碱的迁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260 ℃ 以上时,迁移率在一定的范围波动;当温度为320 ℃时,烟碱迁移率达最高值0.286。在260 ℃以上条件下,测得电加热不燃烧卷烟单口烟气中烟碱量为总烟碱量的37.35%。

3结论

采用气相色谱仪、质谱仪、电子天平及自制的电加热不燃烧卷烟模拟装置系统等,进行试验研究电加热不燃烧卷烟在不同加热温度下烟碱含量、迁移率及烟气粒相物等释放特性。结果表明,200~470 ℃时,随着加热温度升高,电加热不燃烧卷烟烟气成分增加,有害成分的释放量增加;260~320 ℃时,随着加热温度升高,烟气中甘油/丙二醇含量明显增加;350~470 ℃时,随着加热温度升高,烟气中粒相物含量明显增加;低于260 ℃时,烟碱迁移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当温度高于260 ℃时,烟碱迁移率增加速度减小。

参考文献

[1]肖协忠.烟草化学[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7:16-17,100-111,142-146.

[2] 王瑞新.烟草化学[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3:68-70,124-128,159-167,207-214,229-242.

[3] 王素芳,苏庆德.裂解气相色谱在烟草化学中的应用[C]//中国烟草学会2002年学术论文集.广州:中国烟草学会,2002:784-787.

[4] 罗彦波,庞永强,姜兴益,等.PLS回归法分析多因素对卷烟燃烧温度及主流烟气有害成分释放量的影响[J].烟草科技,2014,47(10):56-60.

[5] 王健,潘洋.卷烟主流烟气中几种醛酮的光电离质谱研究[J].质谱学报,2012,33(5):265-270.

[6] 韩冰,刘惠民,谢复炜,等.卷烟主流烟气中挥发和半挥发性成分分析[J].烟草科技,2009,42(10):32-40.

[7] 洪华俏,郭紫明,易克,等.卷烟主流烟气的中性和碱性香气成分分析[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4(3):164-167.

[8] 孔浩辉,郭璇华,沈光林.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卷烟燃吸产物[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10,46(1):69-73.

[9] 陈欢,庞永强,姜兴益,等.抽吸参数对主流煙气中氮氧化物释放量的影响[J].烟草科技,2011,44(8):30-34.

[10] 许永,张霞,刘巍,等.抽吸条件对卷烟主流烟气氰氢酸释放量影响的

研究[J].烟草科技,2011,44(3):50-54.

[11] 周顺,王孝峰,郭东锋,等.低温加热状态下烤烟烟气溶胶释放量及其影响因素[J].烟草科技,2015,48(5):34-40.

[12] 周顺,宁敏,王孝峰,等.基于可控等值比法实时分析低温加热状态下烟草CO的释放量[J].烟草科技,2015,48(3):23-27.

[13] 胡永华,宁敏,张晓宇,等.不同热失重阶段烟草的裂解产物[J].烟草科技,2015,48(3):66-73.

[14] FOY J W D,BOMBICK B R,BOMBICK D W,et al.A comparison of in vitro toxicities of cigarette smoke condensate from Eclipse cigarettes and four commercially available ultra low“tar” cigarette [J].Food Chem Toxicol,2004,42(2):237-243.

[15] STAPLETON J A,RUSSELL M A H,SUTHERLAND G,et al.Nicotine availability from Eclipse tobaccoheating cigarette[J].Psychopharm,1998,139(3):288-290.

[16] BORGERDING M F,BONDNAR J A,CHUNG H L,et al.Chemical and biological studies of a new cigarette that primarily heats tobacco.Part 1.Chemical composition of mainstream smoke[J].Food Chem Toxicol,1998,36(3):183-190.

[17] BOMBICK B R,MURLI H,AVALOS J T,et al.Chemical and biological studies of a new cigarette that primarily heats tobacco.Part 2.In vitro toxicol of mainstream smoke condensate[J].Food Chem Toxicol,1998,36(3):183-190.

[18] BOMBICK D W,AYRES P H,PUTNAM K,et al.Chemical and biological studies of a new cigarette that primarily heats tobacco.Part 3.Chemical composition of mainstream smoke [J].Food Chem Toxicol,1998,36:191-197.

[19] 杨继,汤建国,尚善斋,等.利用顶空-GC/MS法对比新型卷烟和传统卷烟的挥发性成分[J].烟草科技,2015,48(11):33-39.

[20] 郑赛晶,顾文博,张建平,等.抽吸参数对卷烟燃烧温度及主流烟气中某些化学成分的影响[J].中国烟草学报,2007,13(2):6-11,16.

[21] 张优茂,李旭华,黄翼飞,等.卷烟燃烧峰值温度对主流烟气CO释放量的影响[J].中国造纸,2011,30(9):39-43.

[22] 郑赛晶,顾文博,张建平,等.卷烟燃烧温度和钾盐及烟气关系的探讨[C]//中国烟草学会2005年论文集.上海:中国烟草学会,2015:29-36.

[23] 杨继,杨帅,段沅杏,等.加热不燃烧卷烟烟草材料的热分析研究[J].中国烟草学报,2015,21(6):7-13.

[24] 杨继,赵伟,杨柳,等.“Eclipse”卷烟的热重/差热分析[J].化学研究与应用,2015,27(5):560-565.

[25] 董宁宁.不同温度条件下卷烟的热裂解GC/MS研究[J].质谱学报,2003,24(1):283-286.

猜你喜欢

丙二醇烟碱甘油
陶氏推出可持续丙二醇生产技术
α7-烟碱乙酰胆碱受体在肺癌发生、发展及治疗中的作用
新烟碱类杀虫剂环氧虫啶及其开发
食用油中3-氯-1,2-丙二醇酯的研究进展
HPLC-ELSD法测定丽水薏苡仁中甘油三油酸酯的含量
丙二醇头孢曲嗪的有关物质检查
双金属改性的Ni/SiO2催化剂甘油催化重整制合成气
白肋烟不同程度烟碱转化株后代烟碱转化率株间变异研究
土壤中降解烟碱细菌多样性研究
卷烟加料中1,2-丙二醇的快速测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