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七叶保健软糖的研制

2018-05-14曹洁刘俊

安徽农业科学 2018年36期
关键词:软糖工艺优化

曹洁 刘俊

摘要  [目的]优化三七叶软糖的制作工艺。[方法]研究糖配比、三七叶粉用量、柠檬酸用量、明胶与水的质量比对三七叶软糖品质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对软糖的制作工艺进行优化。[结果]三七叶保健软糖的最佳配方为:糖配比为1∶ 1,三七叶粉用量为0.7%,柠檬酸用量为0.8%,明胶与水的质量比为1∶5。[结论]该研究结果可为三七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   三七叶;软糖;工艺优化

中图分类号TS21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8)36-0148-03

三七叶,味辛性温,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南至东南部,是云南省文山州特色药材三七的叶。三七是我国最早的药食同源植物之一,它全身是宝,除三七根外,三七叶、花也有较好的利用价值[1-2]。在文山民间,三七叶常用作茶饮,也可药用,具有止血、消肿、止痛之功效[3]。部分研究表明,三七叶与三七根对心脑血管系统的作用相似,对心律失常、心绞痛、脑缺血等有一定疗效,还可降低血脂血压、抗炎、镇静、镇痛等[4]。然而,对于三七叶的开发利用鲜见报道。经多年努力,文山三七花、茎叶终于获得云南省卫计委批准,可按照普通地方特色食品原料进行管理,使三七进入食品行业实现零的突破。糖果主要分硬糖和软糖两大类,配方中可加入各种食物或药物原料。凝胶软糖是以白砂糖配合1种或多种胶凝剂为主体,经过熬制、冷却、成型得到的一种水分含量高、微弹、柔软、耐咀嚼的糖果,近年来在国内发展很快,颇得消费者青睐[5-8]。笔者通过科学方法,以三七叶为原料研制凝胶软糖,既可赋予软糖一定的保健功效,又可利用软糖香甜软弹的特点弥补三七叶在口感上的不足,对拓展三七食品市场、促进三七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1.1主要原料。三七叶,采摘于文山州砚山县三七种植地。

1.1.2主要试剂。白砂糖、葡萄糖、柠檬酸、明胶,均为食品级,市售。

1.1.3主要仪器。ISO9001电子天平,由precisa仪器有限公司生产;FW135型高速万能粉碎机,由北京市永明医疗仪器厂生产;ICE3500型原子吸收光谱仪,由北京金索坤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生产;SK-2003AZ型原子荧光光度计,由北京金索坤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生产。

1.2方法

1.2.1工艺流程。

葡萄糖、白[WB]砂糖、柠檬酸、三七叶粉

明胶溶解→搅拌静置→水浴加热→调和→浇注成型→包装→成品

1.2.2操作要点。

1.2.2.1三七叶粉制备。挑选形态完整的新鲜三七叶,用0.5%小苏打浸泡30 min,洗净、晾干、打粉,过200目筛。

1.2.2.2明胶溶液的熬制。将称好的明胶与蒸馏水按一定比例于烧杯中混匀,水浴加热并不断搅拌,直至明胶完全溶解,溶液均匀。

1.2.2.3调和与浇注。将一定量葡萄糖、白砂糖、柠檬酸、三七叶粉依次加入到熬好的明胶溶液中充分搅拌均匀,并转移到模具中。

1.2.2.4出模和包装。待糖块完全凝固后出模,去除不规则糖块后包装成成品。

1.2.3单因素试验。保持其他工艺条件不变,分别考察糖配比(白砂糖与葡萄糖的质量比)、柠檬酸用量、三七叶粉用量、明胶与水的质量比等因素对三七叶保健软糖品质的影响。

1.2.4正交试验。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按照正交表L9(34)进行正交试验,考察三七叶粉用量、柠檬酸用量、明胶与水的质量比、糖配比对三七叶软糖品质的影响,其相关因素及水平见表1。

1.3产品质量指标

1.3.1感官指标。固定选取20个不同年龄层次的人(未参与该试验)组成评定团队,根据表2的标准对糖的形态、色泽、风味等方面,以100分为满分进行评分,然后计算其平均值。

1.3.2污染物指标。分别按GB 5009.12—2017和GB 5009.11—2014的方法对三七叶软糖中铅和总砷的含量进行测定。

1.3.3微生物指标。分别按GB 4789.2—2016和GB 4789.3—2016的方法对三七叶软糖中的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进行测定。

2结果与分析

2.1单因素试验

2.1.1糖配比的确定。白砂糖和葡萄糖的配合使用,既能增加糖果甜味,改善糖果质地,又可防止糖果结晶返砂[13]。由表3可知,当白砂糖质量为20 g,葡萄糖质量为20 g(即糖配比为1∶1)时,软糖感官评分最高,甜度适中,均匀透亮,无结晶返砂现象。

2.1.2柠檬酸用量的确定。柠檬酸可增大糖液渗透压,调节蔗糖在糖液中的黏度与饱和度,从而有效预防糖果的结晶返砂,明显延长保存期限[14-15]。由表4可知,当糖配比为1∶1时,适当增加柠檬酸用量,可使三七叶软糖酸甜适口,但用量太多,软糖开始粘牙。当柠檬酸用量为0.8%时,三七叶软糖感官品质最佳,酸甜适宜,不粘牙。

2.1.3三七叶粉用量的确定。随着三七叶粉含量的增加,三七叶软糖的口感、风味从一般软糖的纯香甜慢慢变得具有三七叶苦涩的味道,三七的特殊风味逐步增强,三七叶软糖的颜色逐渐加深,透明度变小。从表5可以看出,三七叶粉用量为0.7%时感官评分最高,三七叶软糖既具有一般软糖所具有的香甜,又具有浓郁的三七风味,外观质量也较好。

2.1.4明膠与水质量比的确定。保持水量为40 mL,逐步减少明胶用量,软糖从口感很硬、颜色较深逐渐变得软硬适中、晶莹透亮,最后无法凝固成型。从表6可知,当明胶与水的质量比为8∶40时,软糖柔韧性好、光泽亮丽,感官质量最佳。

2.2正交试验

从表7可以看出,对三七叶软糖品质影响最显著的是三七叶粉,其次是糖配比,再次是明胶与水质量比,影响最小的是柠檬酸,最优配方组合为A2B2C2D2,但该组合并未在正交试验中出现,因此,进一步做验证性试验,即按A2B2C2D2配方组合制作三七叶软糖,感官评分为90.5分,高于正交试验中任何一组试验结果,从而确定三七叶软糖的最佳配方为三七叶粉用量為0.7%,柠檬酸用量为08%,明胶与水的质量比为8∶40,糖配比为1∶1。

2.3产品质量检测结果

2.3.1感官指标评价结果。对在以上最优工艺下制作的三七叶软糖进行感官评价,结果如表8所示。

2.3.2污染物检测结果。由表9可知,三七叶保健软糖中污染物铅和总砷的含量均未超过国家相关标准,质量合格。

2.3.3微生物检测结果。由表10可知,三七叶保健软糖中微生物含量均未超过国家相关标准,质量合格。

3结论

采用三七叶为原料制作三七叶保健软糖。研究糖配比、三七叶粉添加量、柠檬酸添加量、明胶与水的质量比对该三七叶软糖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糖配比为1∶1,三七叶粉用量为0.7%,柠檬酸用量为0.8%,明胶与水的质量比为8∶40时,制作的糖果品质最佳。在此工艺条件下制作的三七叶保健软糖为黄绿色,口感顺滑,软硬适中,耐咀嚼,有独特的三七风味。污染物检测和微生物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安徽农业科学2018年

参考文献

[1] 解成骏,刘俊,黄保贵,等.三七保健饮料的研制[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7):3714-3717.

[2] 蔡俊,张振兴.三七保健饮料的研制[J].饮料工业,1999,2(6):26-28.

[3]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高等植物图鉴[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47.

[4] 叶豆丹.三七叶的临床应用[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3(4):104-105.

[5] 杜小燕,吴晖,赖富饶.变性淀粉-明胶复合软糖的生产工艺研究[J].食品科技,2013,38(12):117-121.

[6] 魏晓峰,刘敏.丁香花凝胶暖胃保健软糖配方的研究与工艺优化[J].保鲜与加工,2016,16(1):63-68.

[7] 王蕾,赵志峰.黑木耳明胶软糖的研制[J].食品与发酵科技,2010,46(4):88-91.

[8] 李玮,王秋成,高鸿,等.红薯杂粮软糖的研制[J].食品工业,2014,35(12):8-12.

[9] 吕淑一,钟芳,李玥,等.凝胶软糖配方的优化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13,34(9):193-197.

[10] 陈吉江,王立艳,丁庆波,等.功能性无糖凝胶软糖的研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6,37(1):68-71.

[11] 赵梅,张晶,甄天元.橙皮保健软糖的研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2,33(11):137-140.

[12] 冯媛媛,熊融,周家华,等.板栗软糖加工工艺[J].食品工业科技,2014,35(5):216-220.

[13] 周国海,姚茂君.新型杜仲硬糖的研制[J].四川食品与发酵,2008,44(3):64-67.

[14] 陈效兰,雷钢铁.柠檬酸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0,21(3):6-7.

[15] 林旻.柠檬酸与食品工业[J].化工之友,1999(4):16.

猜你喜欢

软糖工艺优化
深圳港铜鼓航道常年维护疏浚工程的安全措施
阿奇霉素分散片的制备及质量研究
基于DELMIA的汽车装配工艺仿真与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