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列车开到百姓家门口
2018-05-14王丹琪胡悦
王丹琪 胡悦
“竹板声声响不断,幸福日子说不完。小康路上迈大步,咱们百姓笑开颜…”在兴隆街道渔洼村老年活动室,85岁的老人袁兰英正在说快板,这是兴隆街道文化惠民工程的一个鲜活场景。近年来,兴隆街道一直注重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不斷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同时着重提升村民文明素养,取之于民,反哺于民。
功能性活动室 丰富业余生活
舞蹈排练室、图书室、电子阅览室、健身活动室等功能室一应俱全,村民们有时间就会到这里来跳跳舞、看看书、下下棋、打打台球。文化站根据群众的文化需求,邀请区文化馆、吕剧团的专业老师,给大家排练排练舞蹈,指导指导小戏,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从群众的精神需求出发,兴隆街道利用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起了文化服务阵地,让群众吹拉弹唱、娱乐健身有了场所,服务中心成了群众的精神寄托和文化归宿。
“俺就喜欢来老年活动室唠唠嗑、看他们排练吕剧和舞蹈,活动室往左一拐就是俺家,这附近还有运动器械,小孙子也有地方玩,真是方便了我们老百姓。”住在渔洼村的李奶奶高兴地说。宽阔的场地,丰富的健身设施……如今,村子里的许多群众,每天早晚都会陆续到这里休闲娱乐、锻练健身。
数字文化广场 舞动群众的心
随着文化惠民工程的落地扎根,兴隆街道在辖区行政村(社区)建设了乡村剧场和群众性文化广场,服务中心实现免费WiFi全覆盖,“送戏进村”“露天电影”“百姓舞台”等精品进村入巷,“农家书屋”“文化综合服务站”等工程纷纷落地。真正实现了群众“休闲有去处、娱乐有场所、聚会有阵地”的建设目标,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欣赏精彩文艺,切实提高了辖区百姓的文化获得感。
走进后李村,绚丽的数字文化广场、宽敞明亮的乡村剧场、历史气息浓厚的博物馆、藏书丰富的图书室和电子阅览室、服装道具一应俱全的文体活动室映入眼帘。“乡村振兴,既要发展产业、壮大经济,更需要激活文化、提振精神。”后李村支部书记、村主任薛天峰介绍,后李村通过开展各种“乡”味十足、内涵丰富的文化活动,充分挖掘民间艺术、民俗活动等乡土文化,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渗透到乡村振兴、乡村治理的方方面面。通过组织、策划、比赛、演出等事务,将农村文化“能人”进行整合优化,集中群众的智慧,编排最接地气的节目,让百姓的文化生活越来越滋润。
如今,文化列车开到了百姓家门口,坐上疾驰的文化列车,百姓们的精神生活更加丰富了,乡村的草根文化也被充分挖掘,这趟车不仅扮靓了村容村貌,更厚植了道德文化、文明乡风,列车所到之处如春风吹过,百姓的文化生活遍地发芽。
(编辑/张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