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安徽省港口湾水库灌区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2018-05-14叶磊
叶磊
摘要 分析了安徽省港口湾水库灌区建设的必要性。结果表明,港口湾水库灌区是港口湾水库工程的配套工程,在抵御旱灾、保障粮食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整合现有灌区、优化水资源配置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 港口湾水库;灌区;建设;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 S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8)20-0178-03
Abstract The necessity of construction of irrigation district of Gangkouwan reservoir in Anhui Province was analyzed. Results showed as followed: the irrigation district of Gangkouwan reservoir in Anhui Province was an auxiliary project of Gangkouwan reservoir project, and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resisting drought, food security, promoting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tegrating existing irrigated areas and optimizing the alloc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Key words Gangkouwan reservoir;Irrigation district;Construction;Necessity
港口湾水库开发任务为以防洪为主,结合发电、灌溉等综合利用,自2000年建成运行以来,在防洪、发电等方面发挥了显著效益,但配套灌区工程尚未实施,未能充分发挥效益。兴建港口湾水库灌区,可有效发挥已建水库的灌溉和供水作用,对合理配置水资源、提高粮食产量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部分乡镇供水水源条件、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均具有重要作用。为此,笔者对安徽省港口湾水库灌区建设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
1 区域概况
1.1 自然条件
拟建的港口湾水库灌区位于安徽省宣城市,水阳江上、中游,处于皖南山区与沿江圩区的过渡地带,地形以丘岗地为主,圩区面积较小。灌区地势南高北低,地形在佟公坝以上以浅山和深丘为主,以下是丘陵和圩区。
区内降雨丰沛、集中,年际变化大,年内分配不均匀。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 399.5 mm,年内降雨多集中在5—10月,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7.19亿m3。
规划的灌区范围包括宣城市所辖的宁国市、宣州区和郎溪县3个县、区、市的19个乡镇,灌区范围2012年总人口达30.8万,城镇化率为37.9%,可灌溉耕地面积为3.49万hm2。灌区内以农业生产为主,主要作物为水稻、小麦,兼种油菜、蔬菜及少量烟叶、茶叶等经济作物。水田主要分布于波状平原和起伏岗丘地区的岗、冲、畈、圩等;旱地主要分布于岗垄顶部或上坡。丘岗区耕地土壤贫瘠,养分含量低,土地经营较粗放,农业产出率不高,中低产田比重大。
1.2 现状灌溉工程情况
拟建的灌区范围內现有灌溉工程主要包括中小水库、滚水坝、塘坝等水源工程及灌溉渠系等部分组成。
1.2.1 港口湾水库。该水库位于宁国市水阳江上游支流西津河上,距宁国市城区18 km,是一座以防洪为主,结合发电、灌溉等综合利用的大(Ⅱ)型水利水电枢纽工程,是治理水阳江流域洪涝灾害的骨干控制工程,水库总库容为9.41亿m3,其中兴利库容为3.96亿m3。由于农田水利工程治理资金等问题,与其配套的灌区一直未建,水库建成后未能充分发挥灌溉作用。
1.2.2 檀树坝。檀树坝是一座位于宁国市区南部中津河上的滚水坝,现引水灌溉面积达333.33 hm2。
1.2.3 刘村坝。坝址位于宁国市西津河上,港口湾水库主坝下游10 km处。主要作用是引水灌溉,现引水灌溉面积达333.33 hm2。
1.2.4 佟公坝。坝址位于宣州区水阳江干流,距刘村坝40 km,该坝为滚水坝,是非常古老的引水灌溉工程,始建于唐朝,多次损毁于战争和洪水,2003年水毁后重建,现引水灌溉面积达3 333.33 hm2。
1.2.5 塘埂头水库。该水库位于南漪湖水系沙河上游郎溪县,是一座以防洪、灌溉为主,结合供水的中型水库。总库容达3 180万m3,兴利库容达1 630万m3。水库设计灌溉面积为3 733.33 hm2,实灌2 000.00 hm2,并承担着洪林镇的乡镇供水任务。
1.2.6 天子门水库。水库位于南漪湖水系新河上,郎溪县十字镇境内,是一座以防洪、灌溉为主,兼顾供水、养殖等综合利用的中型水库,总库容3 110万m3,兴利库容2 140万m3。水库设计灌溉面积3 200.00 hm2,实灌1 866.67 hm2,并承担着十字镇和十字开发区的城镇生活和工业供水任务。
1.2.7 塘坝。该灌区有大小塘坝超过1.1万座,有效塘容4 087万m3,有效塘深0.8 m左右。
2 项目来源
港口湾水库灌区规划过程由来已久,1974年由安徽省水利设计院编制的《水阳江、青弋江流域规划报告》[1]中就提出了兴建港口湾水库灌区利用佟公坝引水灌溉2.53万hm2的规划方案。1989年的《安徽省港口湾水库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中,基本上引用了1974年编制的流域规划报告成果,灌区规模确定为2.81万hm2。1991年,水利部原则同意拟定的灌区范围和灌区规模,希望进一步研究港口湾水库运行方式及扩大灌区的可能性。
1992年,根据水利部对港口湾水库可研报告的批复,安徽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编制了《港口湾水库灌区规划报告》,该报告中确定灌区规模3.10万hm2,灌区范围南以港口湾水库为界,西至华阳河,北抵南漪湖、新郎川河。随后1993年编制的《安徽省港口湾水库工程初步设计》[3]中亦引用了该规划成果。
2000年港口湾水库建成运行后,由于水利建设资金缺乏等原因,该灌区未按规划建设实施,港口湾水库以下至宣城市区范围内,水阳江两岸农田基本维持原有灌溉状况,仅有刘村坝引水灌溉333.33 hm2,佟公坝引水灌溉水阳江沿岸3 333.33 hm2、塘埂头和天子门水库灌溉0.39万hm2,以及其他小型水库和提水泵站灌溉少量耕地。灌区范围内其它约2.67万hm2耕地基本是“望天田”,旱作面积过大,种植结构不合理、粮食产量低,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近10年来,随着中央和地方政府对农田水利投入进一步增加,港口湾水库灌区迎来了建设机遇。2011年,设计单位重新编制了《港口湾水库灌区规划报告》[4]并上报了水利部,2013年水利部批复,基本同意报告中确定的港口湾水库灌区范围、规模以及工程的总体布局。其后,根据国家基建程序有关要求,设计单位分别于2014和2017年编制完成了《安徽省港口湾水库灌区工程项目建议书》[5]、《安徽省港口湾水库灌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6] ,上述成果均得到了安徽省和国家的批准,并列入了国家“十二五”“十三五”期间建设的172项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的项目中。
3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3.1 项目是根本解决当地旱灾,保障粮食生产的重要工程
拟建的港口湾水库灌区位于长江南岸支流水阳江流域,是安徽省粮食主产区之一。灌区所在区域多为丘陵区,降雨量大,水资源总量丰沛,但由于水资源时空分配不均,又缺乏灌溉水利工程,水资源难以有效利用,一直存在着工程性缺水问题,遇少雨年份易出现旱灾。建国以来,陆续出现1958、1966、1967、1978、1994、2000、2002等干旱年份,特别是2000年以来,社会经济发展对水的需求更加迫切,工程性缺水对社会经济发展和农业生产造成了较大影响。据统计,2000年以来,受旱耕地面积计7.13万hm2,粮食产量减少1.075亿kg。粮食减产对当地经济亦产生了影响,农民收入减少,种粮积极性下降,现有灌区面积不断萎缩,圩区双季稻面积不断减小,无稳定灌溉水源的丘岗区种植结构亦逐渐转变,由种植水稻逐渐转向耗水量小的作物。
该项目建成后,可使灌溉保证率提高至90%,解决了如1978、1994、2000、2002等干旱年份的农田灌溉问题,该项目可新增2.09万hm2农田灌溉面积,并使灌区所有3.49万hm2农田灌溉保证率达到90%,从根本上解决了该地区工程性缺水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
3.2 项目是“安徽省新增22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规划纲要”的要求
2008年安徽省向国务院上报了“国家粮食安全工程安徽省新增220亿斤生产能力建设规划纲要”[7],在纲要中提出至2020年安徽省粮食产量比2007年增产110亿kg的规划目标。纲要指出:“水利基础设施薄弱一直是制约安徽粮食增产的瓶颈因素……,在国家大力支持下,我省长江、淮河流域防洪、除涝、灌溉骨干工程体系建设得到显著加强,对于提高农业抗御洪、涝、旱灾的能力,促进粮食增产稳产的作用非常明显。目前,我省旱涝保收农田仅占耕地面积的62%,今后一个时期,进一步改善水利设施条件,提高全省粮食生产能力的空间大、成本低、效益高。”
纲要要求“……选择39个重点县(市、区)作为水稻核心区。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普及水稻生产机械化……促进水稻生产能力提升。稳定双季稻主产区面积,提高单季稻产量水平,按照市场需求,因地制宜逐步扩大粳稻生产”。灌区范围内的宣城市和郎溪县亦纳入安徽省水稻糧食生产核心区重点县、市、区名单。
纲要要求“以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为主,大力推广水稻节水灌溉技术,进行渠道防渗衬砌和渠系建筑物配套,适当发展管道输水技术,建设一批节水灌溉示范片”。在纲要“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规划项目汇总表”中,灌溉工程以淠史杭灌区、青弋江灌区等现有灌区更新改造为主,港口湾水库灌区是其中唯一新建灌区。
可见,港口湾水库灌区及所在宣州区和郎溪县是安徽省粮食生产的主要区域之一,在安徽省粮食增产建设项目中具有重要地位。建设该灌区,可以为灌区范围内耕地提供保障程度高的灌溉水源,对提高灌区粮食产量、改善种植结构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提高安徽省粮食安全保障水平和增产110亿kg粮食产量目标也有着重要意义。
3.3 项目是地区经济社发展的迫切需要
港口湾水库灌区涉及宣城市所辖的宁国市、宣州区及郎溪县,近年来宣城市进入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时期,对水资源保障提出了更高要求。由于现状城市水源不足,宁国市、宣城市亦正着手开辟新水源,水资源供给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已初步显现。 2020年,宁国市、宣州区及郎溪县规划人口近160万,三产业增加值由现状320亿元增加至1 020亿元,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更加迫切。同时,灌区范围内的十字镇、港口镇和洪林镇经济发展迅速,用水需求不断增长,其现有水源为中型水库或水阳江抽取,从未来发展看,已难以满足要求,需要开辟新的水源。
从水资源供给角度分析,该地区属水资源丰沛地区,供水与需水的矛盾主要体现在水利工程缺乏导致的水量供给不足,随着工业及生活用水量加大,现有灌溉设施更不能满足农田灌溉用水需求,势必会导致规划灌溉范围内种植结构不合理、水稻面积较小、粮食产量较低的局面,不能实现“安徽省新增22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规划纲要”的粮食增产要求。该灌区建成后,在保证各地城镇生活及工业用水、灌区3.49万hm2农田灌溉用水的基础上,通过灌区供水管理和水价市场化运作,可以倒逼农田和城市加强节水,提高节水水平,带动灌区农作物生产机械化、规模化,减少成本,提高产量,通过水资源合理利用和分配,建设节水型灌区、节水型社会,促进该地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3.4 项目是港口湾水库工程发挥整体效益的配套工程
如前所述,港口湾水库工程规划设计之初,就考虑了建设港口湾灌区和港口湾电站综合利用水资源。但由于当时水利建设资金缺乏,国家水利资金优先投入了防洪排涝骨干工程,2000年港口湾水库建成运行后,灌区未按规划建设实施。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中央和地方政府对农田水利投入大幅增加,特别是201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8]及安徽省对该决定的实施意见颁发后,港口湾水库灌区迎来了建设机遇。目前,港口湾水库已经发挥了防洪、发电效益,尽快建成港口湾水库配套灌区,可以实现水库设计的防洪、发电、灌溉三大功能,充分发挥水库兴利作用。
3.5 项目是整合现有灌区提高粮食生产水平的有效手段
近年来,虽然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对农田水利的投入,但由于资金总量不足,且多用于急需的防洪除涝治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相对滞后。灌区范围内现有水源工程各自分片灌溉,未能有效整合,导致现有灌区零散分布,灌溉面积小,未能充分利用该地区优越的水资源条件扩大灌区规模,增加灌溉面积,提高灌溉保证率。
由于灌溉水利工程不足,农田灌溉难以保证,作物种植无法形成规模,种植成本上升,经济效益下降,导致灌区范围内形成了种粮积极性下降和灌区萎缩的不利趋势。据调查,塘埂头水库灌区规划灌溉面积0.37万hm2,现状仅灌溉0.20万hm2左右,天子门水库灌区规划灌溉0.32万hm2,实际仅灌溉0.19万hm2左右,佟公坝灌区规划灌溉面积0.57万hm2,现状仅灌溉0.33万hm2。
要扭转灌区萎缩趋势,提高灌溉保证率,增加粮食产量,须对现有灌区进行整合。建设港口湾水库灌区除新增灌溉面积外,亦可对现有灌区进行水量补充,以渠为带,以水为媒对现有灌区进行统一整合、建设,使现有灌区农田得到有效灌溉,遏制灌区萎缩趋势,扩大灌溉面积,提高粮食生产水平。
4 结论
综合上述5个方面分析,港口湾水库灌区是港口湾水库工程的配套工程,在抵御旱灾、保障粮食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整合現有灌区、优化水资源配置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在目前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情况下,粮食安全保障和城镇优质供水更加重要,港口湾水库灌区建设亦更显必要和迫切。
参考文献
[1] 安徽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水阳江、青弋江流域规划报告[R].1974.
[2] 安徽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安徽省港口湾水库灌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R].1989.
[3] 安徽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安徽省港口湾水库工程初步设计[Z].1992.
[4] 安徽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港口湾水库灌区规划报告[R].2012.
[5] 安徽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安徽省港口湾水库灌区工程项目建议书[Z].2014.
[6] 安徽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安徽省港口湾水库灌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R].2017.
[7] 安徽省人民政府.国家粮食安全工程安徽省新增220亿斤生产能力建设规划纲要[A].2008.
[8]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A].2011.